一种用于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1029发布日期:2022-03-23 15:1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气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进行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击穿特性研究,通常采用的试验装置的电极是不可以移动的,因此每次调节电极距离时必须要先把罐盖打开,更换不同形状的电极,然后从内部测量电极间的间隙,操作繁琐、效率低。即使采用的实验装置中的电极可以发生移动,也是电极在容器中需要辅助的绝缘支撑,电极调节在上端,高压电极也接在上端。由于移动电极在高压端,调节不方便。另外高压电极没有高压套管引出,试验的电压不能很高,试验电压高时,高压外露端会对侧壁发生表面爬电。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其包括:调节手柄、封盖、压力容器主体、板状电极、针状电极、高压套管和中心铜棒;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板状电极连接,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封盖相对移动,以调节所述压力容器主体内部的所述板状电极和所述针状电极之间的距离;所述压力容器主体与所述封盖密闭连接;所述中心铜棒设置在所述高压套管内部,所述中心铜棒的第一端与所述高压套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中心铜棒的第二端与所述针状电极连接;所述高压套管的第二端通过法兰与所述压力容器主体固定连接。
5.可选的,所述封盖上设置有套管和充气口,所述套管和所述调节手柄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手柄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均设置有密封圈。
6.可选的,所述调节手柄上设置有油杯,所述油杯填充有密封物。
7.可选的,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设置转轮,第二端设置外螺纹;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封盖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与所述板状电极螺纹连接。
8.可选的,所述调节手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封盖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板状电极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9.可选的,所述压力容器主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外侧安装金属法兰,所述金属法兰的内侧设置有窗口片。
10.可选的,所述金属法兰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压力容器主体外侧密封连接。
11.可选的,所述中心铜棒用作高压端引出线,所述中心铜棒的第一端与所述高压套管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中心铜棒的第二端与所述针状电极螺纹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密封物为硅脂。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通过转动调节手柄来实现板状电极和针状电极的相对移动,可方便、高效和准确的完成不同电极距离下的放电试验。2)采用两次密封处理,气体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号:1-调节手柄、11-转轮、12-油杯、2-封盖、21-套管、22-充气口、3-压力容器主体、31-观察窗、32-窗口片、4-板状电极、41-套管、5-针状电极、6-高压套管、7-中心铜棒。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调节手柄1、封盖2、压力容器主体3、板状电极4、针状电极5、高压套管6和中心铜棒7;调节手柄1与板状电极4连接,调节手柄1与封盖2相对移动,以调节压力容器主体3内部的板状电极4和针状电极5之间的距离;压力容器主体3与封盖2密闭连接;中心铜棒7设置在高压套管6内部,中心铜棒7的第一端与高压套管6的第一端连接,中心铜棒7的第二端与针状电极5连接;高压套管6的第二端通过法兰(未示出)与压力容器主体3固定连接,其中高压套管6下端部安装有法兰,法兰上有螺纹孔,用于和压力容器主体3固定。
20.调节手柄1主要用于和封盖2配合,调节压力容器主体3内部的板状电极4和针状电极5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手柄1来实现电极的相对移动,可方便、高效和准确的完成不同电极距离下的放电试验。
2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封盖2上设置有套管21和两个充气口22,充气口22用于充放实验气体以及安装监视仪表。上述套管21内部设有内螺纹,与调节手柄1上方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可以用于调节上述板状电极4和针状电极5之间的距离。调节手柄1上被油杯12遮盖的部分和套管21远离封盖2的一端的内侧均设有密封槽(未示出),通过放置密封圈来保证密封性能。调节手柄1上设有油杯12,用于盛放填充物。当内部充入的气体在动密封不良的情况下,通过油杯12的二次密封可进一步确保气体不泄露。由于采用了两次密封处理,因此气体密封效果好。
2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调节手柄1的第一端设置转轮11,可以方便手动调节,第二端设置外螺纹;上述调节手柄1与上述封盖2螺纹连接,上述调节手柄的1第二端与上述板状电极4螺纹连接。封盖2的中心内部位置设置有内螺纹,板状电极4可以采用罗格夫斯基电极结构。板状电极4底部设置有m12内螺纹,可与调节手柄1上的外螺纹相配合,达到紧固的效果,其材料可以为无氧铜。
2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压力容器主体3的外侧为金属法兰(未示出),用于和压力容器主体3上的观察窗31连接;金属法兰上有密封槽(未示出),用于安装密封胶圈;金属法兰中心配置窗口片32,窗口片32可采用透明玻璃,用于从外面观察压力容器主体3内部的试验现象。通过法兰嵌件将窗口片32固定在观察窗31上,金属法兰和压力容器主体3上通过密封圈密封。上述压力容器主体3侧面有两个观察窗31,两者在压力容器上可以相差90
°‑
180
°
,用于观察压力容器主体3内部的板状电极4和针状电极5的相对位置及试验时可能发生的放电现象。
2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中心铜棒7用作高压端引出线,上述中心铜棒7的第一端与上述高压套管6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上述中心铜棒7的第二端与上述针状电极5螺纹连接。
25.更为具体地,上述中心铜棒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外螺纹,上述高压套管6的第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上述针状电极5设置有内螺纹。
26.其中,高压套管6可以用环氧树脂或硅橡胶制成,高压套管6中间有一根中心铜棒7穿过,其中,中心铜棒7可以是黄铜导电杆,中心铜棒7的上端用于引出高压,下端和针状电极5连接。针状电极5的内部设有m12内螺纹,可与高压套管6相连。
2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物可以采用硅脂等绝缘材料。
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