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0977发布日期:2022-05-11 14:4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里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各种避雷设施也层出不穷,避雷设施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故障,所以需要使用到专门的防雷检查装置进行检测,以免避雷效果不好,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现有的例如专利号为202021411714.9的专利,包括防雷检测仪本体、工型块、u型快、连接板和操作杆等,虽然该装置通过卡紧板与插孔的交叉设置,有效的保证操作杆插入后的稳定性,安装方便,步骤较少,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安装工作,而且拆卸亦是如此,再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情况下,还提高了安装后的美观性,但是装置整体高度不方便调节,装置内部散热效果较差,且不方便对其他工具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铰接设有箱盖,所述箱体前端面和所述箱盖上端面均设有把手,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左侧设有检测仪,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左侧对应所述检测仪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箱体左端面底部贯穿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和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箱体左端对应所述风机设有防尘罩,所述箱体右端面底部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内均设有过滤网,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右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板右端面对应多个所述限位板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箱体右端内壁上对应多个所述限位板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下端面四角均设有安装座,多个所述安装座下端均设有支撑杆,多个所述安装座下端面分别对应所述支撑杆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杆和安装孔螺纹连接,方便拆装。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支撑杆外端面底部均滑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上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方便调节高度。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箱盖右端面前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设有t型板,所述t型槽左端内壁上对应多个所述套管分别开设有通孔,方便收放。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通孔左端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弹簧,方便取用。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t型板右端面前侧滑动设有定位杆,所述t型槽左端内
壁上对应所述定位杆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右端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和t型板之间连接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杆右端设有固定环,方便t型板开启。
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箱盖下端面右侧对应多个所述限位板设有挡板,对限位板实现封盖。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风机的设计,检测时检测仪产生大量热量,检测仪控制开启风机,风机经防尘罩从外界吸收空气,送入箱体和支撑板之间的空腔内,检测仪工作产生的热量经第一散热孔进入空腔内,风机吹动热空气经第二散热孔向外扩散,第二散热孔内的过滤网避免灰尘进入内部,提高散热效果;限位板的设计,根据需要对限位板进行拆装,限位板对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安装,对不同大小的工具进行分类或卡紧,关闭箱盖时,箱盖底端的挡板配合限位板,对内部的工具实现封盖,方便收纳;支撑杆的设计,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和对应合适的第二螺纹孔拧紧固定,实现支撑杆和套管的拧紧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支撑杆对应安装座的安装孔安装,支撑杆和安装孔螺纹连接,方便支撑固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优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优选的未安装有支撑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优选的未安装有支撑杆和限位板的整体结构开启状态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优选的未安装有支撑杆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优选的未安装有t型板的箱盖结构剖面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优选的支撑杆和套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
23.图中:1、箱体;2、箱盖;3、把手;4、支撑板;5、检测仪;6、第一散热孔;7、风机;8、防尘罩;9、第二散热孔;10、过滤网;11、固定板;12、限位板;13、第一限位槽;14、第二限位槽;15、安装座;16、支撑杆;17、安装孔;18、套管;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1、t型槽;22、t型板;23、通孔;24、第一弹簧;25、定位杆;26、定位孔;27、定位环;28、第二弹簧;29、固定环;3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
26.请参阅图1-4,一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端铰接设有箱盖2,箱体1前端面和箱盖2上端面均设有把手3,箱体1内部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端面左侧设有检测仪5,支撑板4上端面左侧对应检测仪5开设有第一散热孔6,第一散热孔6设置有多个,箱体1左端面底部贯穿设有风机7,所述风机7和检测仪5电性连接,箱体1左端对应风机7设有防尘罩8,箱体1右端面底部开设有第二散热孔9,第二散热孔9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散热孔9内均设有过滤网10,支撑板4上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和箱体1固定连接,固定板11右端设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设置有多个,固定板11右端面对应多个限位板12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箱体1右端内壁上对应多个限位板12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4。
27.请参阅图1-7,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下端面四角均设有安装座15,多个安装座15下端均设有支撑杆16,多个安装座15下端面分别对应支撑杆16开设有安装孔17,支撑杆16和安装孔17螺纹连接,多个支撑杆16外端面底部均滑动设有套管18,套管18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9,支撑杆16上对应第一螺纹孔19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0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9和第二螺纹孔20通过螺栓连接,箱盖2右端面前侧开设有t型槽21,t型槽21内滑动设有t型板22,t型槽21左端内壁上对应多个套管18分别开设有通孔23,多个通孔23左端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弹簧24,t型板22右端面前侧滑动设有定位杆25,t型槽21左端内壁上对应定位杆25开设有定位孔26,定位杆25右端设有定位环27,定位环27和t型板22之间连接设有第二弹簧28,定位杆25右端设有固定环29,抓握带有固定环29的定位杆25,拉动固定环29,将定位杆25从定位孔26内抽出,挤压定位环27和t型板22之间的第二弹簧28,进而实现对t型板22的拉动,t型板22相对t型槽21向前滑动,t型板22不再对通孔23内部的套管18实现挤压,通孔23内的第一弹簧24推动套管18向外,将套管18从通孔23内取出后,将箱盖2和箱体1之间的锁具打开,打开铰接的箱盖2,从箱体1内取出螺栓,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19和对应合适的第二螺纹孔20拧紧固定,实现支撑杆16和套管18的拧紧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支撑杆16对应安装座15的安装孔17安装,支撑杆16和安装孔17螺纹连接。
28.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箱盖2下端面右侧对应多个限位板12设有挡板30,箱盖2底端的挡板30配合限位板12,对内部的工具进行封盖。
29.实施例二:
30.综上,在使用时,首先抓握带有把手3的箱体1,将箱体1提拉携带,携带装置到达待检测位置后,抓握带有固定环29的定位杆25,拉动固定环29,将定位杆25从定位孔26内抽出,挤压定位环27和t型板22之间的第二弹簧28,进而实现对t型板22的拉动,t型板22相对t型槽21向前滑动,t型板22不再对通孔23内部的套管18实现挤压,通孔23内的第一弹簧24推动套管18向外,将套管18从通孔23内取出后,将箱盖2和箱体1之间的锁具打开,打开铰接的箱盖2,从箱体1内取出螺栓,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19和对应合适的第二螺纹孔20拧紧固定,实现支撑杆16和套管18的拧紧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支撑杆16对应安装座15的安装孔17安装,支撑杆16和安装孔17螺纹连接。
31.实施例三:
32.综上,在使用时,支撑杆16和套管18安装完成后,实现对箱体1高度的支撑调节,调节完成后,将检测仪5和外界电源连接,检测仪5对高层建筑物进行防雷检测,检测时检测仪
5产生大量热量,检测仪5控制开启风机7,风机7经防尘罩8从外界吸收空气,送入箱体1和支撑板4之间的空腔内,检测仪5工作产生的热量经第一散热孔6进入空腔内,风机7吹动热空气经第二散热孔9向外扩散,第二散热孔9内的过滤网10避免灰尘进入内部,使用箱体1携带不同工具时,可根据需要对限位板12进行拆装,限位板12对应第一限位槽13和第二限位槽14安装,对不同大小的工具进行分类或卡紧,关闭箱盖2时,箱盖2底端的挡板30配合限位板12,对内部的工具实现封盖。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