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5215发布日期:2022-10-28 22:0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2.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锐线辐射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器及相应的检测装置)。火焰有多种火焰,目前普遍应用的是空气-乙炔火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利用空气-乙炔测定的元素可达30多种,若使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测定的元素可达70多种。但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安全性较差,应用不普遍。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般可检测到ppm级(10-6),精密度1%左右。国产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都可配备各种型号的氢化物发生器(属电加热原子化器),利用氢化物发生器,可测定砷(as)、锑(sb)、锗(ge)、碲(te)等元素。一般灵敏度在ng/ml级(10-9),相对标准偏差2%左右。
3.现有的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大多发射源仅仅只能安装一个发射灯,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的测量任务需要经常更换发射源的发射灯,给检测工作带来麻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旨在现有的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大多发射源仅仅只能安装一个发射灯,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的测量任务需要经常更换发射源的发射灯,给检测工作带来麻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第一工作箱,所述第一工作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工作箱,所述第二工作箱另一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工作箱,所述第二工作箱内设置有燃烧箱,所述第二工作箱位于燃烧箱底部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第一工作箱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发射孔,所述发射孔与燃烧箱呈连通设置,所述安装槽配套设置有光源筒。
6.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外表面设置有进料接口、出料接口和废料排放接口。
7.优选的,所述第二工作箱外表面铰链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输入槽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8.优选的,所述光源筒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所述光源筒另一端面中心处内嵌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贯穿光源筒,且驱动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筒。
9.优选的,所述光源筒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灯,所述光源筒外表面对称固定连
接有握把。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外壳与安装槽位置相配合,所述外螺纹外表面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转动筒外表面与安装外壳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端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灯槽,多个所述灯槽内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螺纹连接有发射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设置有第一工作箱,并在第一工作箱外表开设有安装槽,通过螺纹槽与安装外壳进行螺纹连接,方便装置进行安装工作,通过在转动筒位置设置有多个灯槽,分别安装多种发射灯,进行灯源的更换工作,即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筒进行转动,从而调节对应灯槽中的发射灯进行工作,无需进行灯源的替换工作,大大提升检测的便捷性,间接的提升检测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第一工作箱为发射源工作箱,用于发射射线,同时配套设置有反光镜,确保发射源的稳定性,第二工作箱的设置起到燃烧、金属原子进料和废料排出工作,其设置有支撑板,并在支撑板顶部设置有防滑垫,用于放置待检测金属的盛放皿,防止盛放皿滑落,确保检测安全性,而第三工作箱起到检测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工作箱;11、安装槽;12、螺纹槽;13、发射孔;2、第二工作箱;21、燃烧箱;22、输入槽;23、进料机构;24、支撑板;25、防滑垫;3、光源筒;31、工作灯;32、握把;33、驱动电机;34、安装外壳;35、外螺纹;4、转动筒;41、灯槽;42、连接槽;43、发射灯;5、第三工作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感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工作箱1,第一工作箱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工作箱2,第二工作箱2另一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工作箱5,第二工作箱2内设置有燃烧箱21,第二工作箱2位于燃烧箱21底部开设有输入槽22,输入槽2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23,第一工作箱1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2,安装槽11内开设有发射孔13,发射孔13与燃烧箱21呈连通设置,安装槽11配套设置有光源筒3,进料机构23外表面设置有进料接口、出料接口和废料排放接口。
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工作箱1为发射源工作箱,用于发射射线,同时配套设置有反光镜,确保发射源的稳定性,第二工作箱2的设置起到燃烧、金属原子进料和废料排出工作,其设置有支撑板24,并在支撑板24顶部设置有防滑垫25,用于放置待检测金属的盛放皿,防止盛放皿滑落,确保检测安全性,而第三工作箱5起到检测的作用。
23.进一步的,第二工作箱2外表面铰链连接有支撑板24,且支撑板24位于输入槽22的外表面,支撑板2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5。
24.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滑垫25用于放置待检测金属的盛放皿,防止盛放皿滑落,确保检测安全性。
25.进一步的,光源筒3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外壳34,安装外壳3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35,光源筒3另一端面中心处内嵌设置有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驱动端贯穿光源筒3,且驱动电机33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筒4。
26.在本实施方式中,其设置有第一工作箱1,并在第一工作箱1外表开设有安装槽11,通过螺纹槽12与安装外壳34进行螺纹连接,方便装置进行安装工作,通过在转动筒4位置设置有多个灯槽41,分别安装多种发射灯43,进行灯源的更换工作,即启动驱动电机33带动转动筒4进行转动,从而调节对应灯槽41中的发射灯43进行工作,无需进行灯源的替换工作,大大提升检测的便捷性,间接的提升检测效率。
27.进一步的,光源筒3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灯31,光源筒3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握把32,安装外壳34与安装槽11位置相配合,外螺纹35外表面与螺纹槽12螺纹连接。
28.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灯31确定装置是否在工作,而握把32的设置用于将光源筒3安装至第一工作箱1位置,并且外螺纹35外表面与螺纹槽12螺纹连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转动筒4外表面与安装外壳34内表面转动连接,转动筒4端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灯槽41,多个灯槽41内表面开设有连接槽42,连接槽42螺纹连接有发射灯43。
30.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灯槽41对应多个发射灯43,常见的发射灯43包括蒸气放电灯、无极放电灯和空心阴极灯钨丝灯等。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第一工作箱1为发射源工作箱,用于发射射线,同时配套设置有反光镜,确保发射源的稳定性,第二工作箱2的设置起到燃烧、金属原子进料和废料排出工作,其设置有支撑板24,并在支撑板24顶部设置有防滑垫25,用于放置待检测金属的盛放皿,防止盛放皿滑落,确保检测安全性,而第三工作箱5起到检测的作用,在第一工作箱1外表开设有安装槽11,通过螺纹槽12与安装外壳34进行螺纹连接,方便装置进行安装工作,通过在转动筒4位置设置有多个灯槽41,分别安装多种发射灯43,进行灯源的更换工作,即启动驱动电机33带动转动筒4进行转动,从而调节对应灯槽41中的发射灯43进行工作,无需进行灯源的替换工作,大大提升检测的便捷性,间接的提升检测效率。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