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CT的双模式成像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1897发布日期:2022-10-11 22: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微型ct的双模式成像分析装置,用于将ct与光学成像结合在一起,实现对生物深部组织的准确定位与检测,以及灵活的ct扫描,其特征在于,该微型ct双模式成像分析装置包括放射源组件、旋转台组件、探测器组件、扫描仪框架组件、相机组件和防护板;所述放射源组件包括放射源组件底板、射线源组件、z轴移动组件、支撑板以及防尘罩组件;放射源组件用于发射x射线,x射线通过防尘罩组件上的梯形阶梯孔射出来;旋转台组件包括旋转台组件底板、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u型风琴防尘罩组件以及载物转台组件;旋转台组件用来承载物体,使待测物在一定范围内沿x轴和y轴移动,并使待测植物随旋转台组件平稳转动,使探测器组件和放射源组件分别能够全方位探测物体和射向待测植物;探测器组件包括探测器底板、探测器x轴组件、探测器y轴组件、探测器z轴组件、接收器、防尘罩风琴一、防尘罩风琴二以及挡板;探测器组件对待测物上的核辐射进行探测,并实现接收器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移动,实现灵活接收x射线源发射出的x射线;扫描仪框架组件包括周围框架、滑动门、控制器以及脚轮,用于防止成像分析受到干扰、便于移动,且防止x射线对操作人员辐射;相机组件包括相机与镜头、镜头底板以及固定板;其中,相机与镜头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与底板连接;相机组件成一定角度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防护板上,用于获取待测物表面轮廓数据;防护板上开设若干个矩形孔,用于安装相机组件罩、风琴罩和射线源护板,以便于观察待测物和射线透过;所述放射源组件的支撑板通过螺栓联接垂直固定在放射源组件底板上,z轴移动组件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支撑板上,射线源组件成一定角度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旋转台组件的x轴移动组件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旋转台组件底板上,y轴底板螺栓联接固定在x轴移动组件中滑块上,y轴移动组件通过螺栓联接固定y轴底板上;两个u型风琴防尘罩通过螺栓联接对称安装在y轴底板上,载物转台组件安装在y轴底板正中央,且在u型风琴防尘罩上方;所述探测器组件的探测器x轴组件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探测器底板上,探测器z轴组件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探测器x轴组件上,探测器y轴组件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探测器z轴组件上,接收器安装在探测器z轴组件上;挡板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探测器y轴组件上,防尘罩风琴一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挡板上,且位于接收器前方;防尘罩风琴通过螺栓联接固定探测器z轴后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型CT的双模式成像分析装置,用于将CT与光学成像结合在一起,实现对生物深部组织的准确定位与检测,以及灵活的CT扫描,其特征在于,该双模式成像分析装置包括放射源组件、旋转台组件、探测器组件、扫描仪框架组件、相机组件和防护板。本装置能够弥补单一成像模式对生物深部组织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不足,弥补CT扫描范围的不足,提高CT成像分析率和造影效果,并使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减小人工作业强度及人工成本,减小环境影响及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境影响及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境影响及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叶军立 刘荣勇 徐滨海 周谦 许先志 左正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10/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