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8958发布日期:2022-05-18 20:0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尿液,是从生物体中排出的代谢物,是一种液体,一般呈黄色或无色,临床上经常需要留取病人尿样标本用以化验,目前,国内医院用于留尿的容器不是专用的。
3.现有的尿杯通常是由一个广口杯或试管代替,利用这些尿杯进行尿液收集,对尿液进行化验检查时,需要将盛有尿液的尿杯运送到指定场所进行会化验检查。
4.现有的尿杯存在以下问题:
5.1、在接取尿液过程中,尿液容易流到装置外侧或者飞溅到皮肤上;
6.2、在接取尿液过程中,一般需要接取的尿液为中段尿液,不方便获取;
7.3、不方便对获取的中段尿液进行试纸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
9.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包括尿杯以及密封盖,密封盖安装在尿杯的顶端,尿杯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防溅罩,尿杯的内部下端固定有隔板,隔板上活动安装有密封珠,尿杯的下半端和隔板形成下储存腔,尿杯的上半端和隔板形成上储存腔,密封盖和尿杯之间为螺纹连接,密封盖内侧中心位置安装有检测试纸,检测试纸位于上储存腔内部。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尿杯上半端形状尺寸为上宽下窄,尿杯和防溅罩之间为一体式结构,防溅罩的形状尺寸为上宽下窄,防溅罩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上进液孔。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组下进液孔,每组下进液孔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密封珠。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下进液孔上下两端开口直径小于密封珠的直径,密封珠和隔板构成滑动结构。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密封盖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有夹持块,密封盖和夹持块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检测试纸的一端安装在夹持块的中心位置,检测试纸的另一端穿过上进液孔位于隔板的上方。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尿杯的上端上宽下窄结构设计,便于待检测人员将尿液注入到尿杯内部,同时,防溅罩的结构设计,使落到尿杯内部的尿液和正在注入的尿液两者不糊发生碰撞,进而避免尿液飞溅到待检测人员皮肤上,并且使用时由于尿杯处于倾斜状态,隔板上个别下进液孔处于疏通状态,尿液通过下进液孔流到下储存腔的内部,对初段尿液进行储存,当下储存腔内部储存到足够多的尿液时,此时密封珠浮起,将下进液孔被堵住,中段尿液储存在上储存腔内部,实现尿液的分段储存,通过将密封
盖安装到尿杯上,此时检测试纸的检测端位于上储存腔的内部,完成对待检测人员的中段尿液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防污染尿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防污染尿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防污染尿杯的横剖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尿杯;2、防溅罩;3、上进液孔;4、隔板;5、下进液孔;6、密封珠;7、下储存腔;8、上储存腔;9、密封盖;10、夹持块;11、检测试纸。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
23.本实施例的密封防污染尿杯,如图1-4所示,包括尿杯1以及密封盖9,密封盖9安装在尿杯1的顶端,尿杯1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防溅罩2,尿杯1的内部下端固定有隔板4,隔板4上活动安装有密封珠6,尿杯1的下半端和隔板4形成下储存腔7,尿杯1的上半端和隔板4形成上储存腔8,密封盖9和尿杯1之间为螺纹连接,密封盖9内侧中心位置安装有检测试纸11,检测试纸11位于上储存腔8内部。
24.尿杯1上半端形状尺寸为上宽下窄,尿杯1和防溅罩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防溅罩2的形状尺寸为上宽下窄,防溅罩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上进液孔3,尿杯1的上端上宽下窄结构设计,便于检测人员将尿液注入到尿杯1内部,同时,防溅罩2的结构设计,使落到尿杯1内部的尿液和正在注入的尿液两者不糊发生碰撞,进而避免尿液飞溅到检测人员皮肤上。
25.隔板4上均匀开设有多组下进液孔5,每组下进液孔5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密封珠6,下进液孔5上下两端开口直径小于密封珠6的直径,密封珠6和隔板4构成滑动结构,通过隔板4上开设的多组下进液孔5,使尿液通过下进液孔5流到下储存腔7的内部,对初段尿液进行储存,当下储存腔7内部储存到足够多的尿液时,此时密封珠6浮起,将下进液孔5被堵住,中段尿液储存在上储存腔8内部,实现尿液的分段储存。
26.密封盖9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有夹持块10,密封盖9和夹持块10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检测试纸11的一端安装在夹持块10的中心位置,检测试纸11的另一端穿过上进液孔3位于隔板4的上方,通过夹持块10对检测试纸11进行固定,对尿液进行检测时,通过将密封盖9安装到尿杯1上,此时检测试纸11的检测端位于上储存腔8的内部,完成对检测人员的中段尿液进行检测。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对待检测人员进行尿液收集时,通过手持尿杯1,此时,尿杯1处于倾斜状态,通过尿杯1的上端注入到尿杯1内部,经过防溅罩2中间位置开设的上进液孔3落到尿杯1下半端,同时,由于尿杯1处于倾斜状态,隔板4上个别下进液孔5处于疏通状态,尿液经过下进液孔5流向到下储存腔7中,完成人员初段尿液的储存,待下储存腔7下端储存满尿液后,密封珠6上浮,将下进液孔5上端堵住,此时,待检测人员的中段尿液储存在上储存腔8中,完成尿液收集后,将设置有检测试纸11的密封盖9旋转安装到尿
杯1上,完成对尿液的密封处理,密封的同时,检测试纸11的检测端位于上储存腔8的内部,完成对检测人员的中段尿液进行检测。
2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包括尿杯(1)以及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安装在所述尿杯(1)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杯(1)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防溅罩(2),所述尿杯(1)的内部下端固定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活动安装有密封珠(6),所述尿杯(1)的下半端和所述隔板(4)形成下储存腔(7),所述尿杯(1)的上半端和所述隔板(4)形成上储存腔(8),所述密封盖(9)和所述尿杯(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9)内侧中心位置安装有检测试纸(11),所述检测试纸(11)位于所述上储存腔(8)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杯(1)上半端形状尺寸为上宽下窄,所述尿杯(1)和所述防溅罩(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防溅罩(2)的形状尺寸为上宽下窄,所述防溅罩(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上进液孔(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上均匀开设有多组下进液孔(5),每组所述下进液孔(5)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密封珠(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液孔(5)上下两端开口直径小于所述密封珠(6)的直径,所述密封珠(6)和所述隔板(4)构成滑动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9)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有夹持块(10),所述密封盖(9)和所述夹持块(10)之间为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纸(11)的一端安装在夹持块(10)的中心位置,所述检测试纸(11)的另一端穿过上进液孔(3)位于所述隔板(4)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防污染尿杯,包括尿杯以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安装在所述尿杯的顶端,所述尿杯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防溅罩,所述尿杯的内部下端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活动安装有密封珠,所述尿杯的下半端和所述隔板形成下储存腔,所述尿杯的上半端和所述隔板形成上储存腔,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尿杯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内侧中心位置安装有检测试纸,所述检测试纸位于所述上储存腔内部,尿杯的上端上宽下窄结构设计,便于检测人员将尿液注入到尿杯内部,同时,防溅罩的结构设计,使落到尿杯内部的尿液和正在注入的尿液两者不糊发生碰撞,进而避免尿液飞溅到检测人员皮肤上。检测人员皮肤上。检测人员皮肤上。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玉 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