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6620发布日期:2022-09-28 02: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粉尘清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大气检测是指对大气质量的好坏进行检测,大气质量的好坏反应了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广义的大气检测是指对大气的组成成分的检测。狭义的大气检测,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重点研究的是室内大气检测。它是指室内指装饰材料、家具等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释放到家居、办公环境中造成的装修污染,来检测大气质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对于多点城市流动环境监测,随着空气的收集,空气中大量的灰尘会在设备的内部造成堆积,随着灰尘的增加,过滤板表面上的细孔会逐渐被灰尘所覆盖,以至于不能进行后续有效过滤的问题;
4.2、过滤出来的灰尘若是直接排放出去,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包括大气检测器、空气质量显示屏和空气收集过滤箱,所述大气检测器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空气质量显示屏,所述大气检测器的背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空气收集过滤箱。
8.所述空气收集过滤箱包括灰尘收集箱,所述灰尘收集箱的左侧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清理口,所述空气收集过滤箱的顶部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进风过滤箱,所述清理口的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导灰支管,所述导灰支管的一端延伸至灰尘收集箱的外表面上。
9.所述进风过滤箱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正面上设置有多边槽口,所述多边槽口的内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多边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料出灰口。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边过滤孔的正面上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内陷对接凹槽,所述多边过滤孔包括过滤多边口,所述过滤多边口的正面上设置有卡接密封条,所述卡接密封条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在内陷对接凹槽的内侧表面上。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多边口的内表面设置有导电器,所述过滤多边口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静电吸附过滤板,所述静电吸附过滤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下料开口,所述过滤多边口的底部内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灰口,所述导灰口
的底部与导料出灰口的内侧一端上相连接。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静电吸附过滤板的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圆槽口,所述圆槽口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静电吸附条,所述静电吸附条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限位固定圈。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密封条的两侧内部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一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环,所述弹力环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推动块。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压推动块的一端延伸至卡接密封条的外表面上,所述挤压推动块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挤压摩擦块。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收集过滤箱的右侧偏上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一端延伸至灰尘收集箱的左侧内表面上,所述导风管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导风口,所述灰尘收集箱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降尘板。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风过滤箱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过滤箱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延伸至进风过滤箱的底部内表面上,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加热棍,所述进风过滤箱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出风口。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采用多边槽口、多边过滤孔、导料出灰口、过滤板、导灰支管、对接头、内陷对接凹槽、过滤多边口、卡接密封条、导电器、静电吸附过滤板、下料开口、导灰口、固定盘、圆槽口和静电吸附条的结合,配合多边过滤孔在多边槽口的内表面上进行对接,利用对接头外表面上的内陷对接凹槽与过滤多边口外表面上的卡接密封条进行对接,配合过滤多边口对外界流动的空气进行引导,配合静电吸附过滤板表面上的固定盘对空气进行接触,空气穿过圆槽口的内部,配合导电器对静电吸附条进行通电,将空气的内部进行磁力吸附内部的灰尘,将其包裹在其表面上,再通过导电器对静电吸附过滤板进行断电,附着在表面上的灰尘,就会在设备的抖动下进行降落,配合下料开口对其进行引导,掉落进导灰口的内部去,顺着过滤板表面上的导料出灰口将其导向导灰支管的内部去,具备对过滤板表面上被堵住的孔洞进行更换的特点,解决随着灰尘的增加,过滤板表面上的通风口会逐渐被灰尘所覆盖,以至于不能进行后续有效过滤的问题,达到了对过滤板表面上被堵住的孔洞进行更换的效果。
19.2、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采用卡接密封条、内陷对接凹槽、方形槽、弹力环、挤压推动块和挤压摩擦块的结合,当卡接密封条有内陷对接凹槽进行对接的时候,配合挤压推动块在挤压摩擦块的挤压下向方形槽的内部进行收缩,配合弹力环对挤压推动块进行反向推动,增加挤压摩擦块与内陷对接凹槽之间的密封性和紧密性,具备了增加过滤口之间的紧密性的特点,解决若是过滤口之间较为松动,在日长的使用中,会有松动掉落的问题,达到了增加过滤口之间的紧密性的效果。
20.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采用清理口、导灰支管、导风管、导风口和灰尘收集箱的结合,通过导灰支管对清理口内部的灰尘进行引导,配合导风管下表面上的导风口将灰尘导向灰尘收集箱的内部去,配合降尘板对下落的灰尘进
行集中,将其限定在狭小的空间里,减少其飘散的空间,逐渐下沉,具备了对过滤下来的灰尘进行收集,降尘在进行统一收集的特点,解决过滤出来的灰尘若是直接排放出去,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的问题,以达到对过滤下来的灰尘进行收集,降尘在进行统一收集的效果。
21.4、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采用进风口、加热器、加热棍、出风口和过滤板的结合,配合进风口将外界的空气吸收进来,配合加热器对加热棍进行高温加热,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再通过过滤板对其进行过滤灰尘,再通过出风口将空气导向检测器的内部进行检测,具备了对经过的空气进行高温加热,清除内部水汽的特点,解决了在外界收集的空气内部会含有水汽,水汽会沾湿过滤板表面上的灰尘,导致过滤板表面出现堵塞的问题,达到了对经过的空气进行高温加热,清除内部水汽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空气收集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进风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多边过滤孔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过滤多边口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过滤多边口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静电吸附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的卡接密封条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的灰尘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大气检测器;2、空气质量显示屏;
33.3、空气收集过滤箱;31、灰尘收集箱;311、抽风机;312、导风管;313、导风口;314、降尘板;
34.32、清理口;
35.33、进风过滤箱;331、进风口;332、加热器;333、加热棍;
36.334、过滤板;335、出风口;336、多边槽口;
37.337、多边过滤孔;a1、对接头;a2、内陷对接凹槽;
38.a3、过滤多边口;a31、导电器;a32、静电吸附过滤板;a33、下料开口; a34、导灰口;a35、固定盘;a36、圆槽口;a37、限位固定圈;a38、静电吸附条;
39.a4、卡接密封条;a41、方形槽;a42、弹力环;a43、挤压推动块;a44、挤压摩擦块;
40.338、导料出灰口;
41.34、导灰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43.实施例1
44.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包括大气检测器1、空气质量显示屏2和空气收集过滤箱3,大气检测器 1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空气质量显示屏2,大气检测器1的背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空气收集过滤箱3。
4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空气收集过滤箱3对空气进行收集过滤,导向大气检测器1的内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配合空气质量显示屏2将检测的数据进行显示出来。
46.实施例2
47.如图1-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进风过滤箱33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过滤板334,过滤板334的正面上设置有多边槽口336,多边槽口336的内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多边过滤孔 337,过滤板334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料出灰口338,多边过滤孔337的正面上设置有对接头a1,对接头a1的内部设置有内陷对接凹槽a2,多边过滤孔337包括过滤多边口a3,过滤多边口a3的正面上设置有卡接密封条a4,卡接密封条a4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在内陷对接凹槽a2的内侧表面上,过滤多边口a3的内表面设置有导电器a31,过滤多边口a3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静电吸附过滤板a32,静电吸附过滤板a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下料开口a33,过滤多边口a3的底部内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灰口a34,导灰口a34 的底部与导料出灰口338的内侧一端上相连接,静电吸附过滤板a32的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固定盘a35,固定盘a3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圆槽口 a36,圆槽口a36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静电吸附条a38,静电吸附条a38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限位固定圈a37。
48.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多边过滤孔337在多边槽口336的内表面上进行对接,利用对接头a1外表面上的内陷对接凹槽a2与过滤多边口a3外表面上的卡接密封条a4进行对接,配合过滤多边口a3对外界流动的空气进行引导,配合静电吸附过滤板a32表面上的固定盘a35对空气进行接触,空气穿过圆槽口a36的内部,配合导电器a31对静电吸附条a38进行通电,将空气的内部进行磁力吸附内部的灰尘,将其包裹在其表面上,再通过导电器a31对静电吸附过滤板a32进行断电,附着在表面上的灰尘,就会在设备的抖动下进行降落,配合下料开口a33对其进行引导,掉落进导灰口a34的内部去,顺着过滤板334表面上的导料出灰口338将其导向导灰支管34的内部去,达到了对过滤板表面上被堵住的孔洞进行更换的效果。
49.实施例3
50.如图1-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卡接密封条a4的两侧内部设置有方形槽a41,方形槽a41的一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环a42,弹力环a42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推动块a43,挤压推动块a43的一端延伸至卡接密封条a4的外表面上,挤压推动块a43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挤压摩擦块a44。
51.在本实施例中,当卡接密封条a4有内陷对接凹槽a2进行对接的时候,配合挤压推动块a43在挤压摩擦块a44的挤压下向方形槽a41的内部进行收缩,配合弹力环a42对挤压推动块a43进行反向推动,增加挤压摩擦块a44 与内陷对接凹槽a2之间的密封性和紧密性,达到了增加过滤口之间的紧密性的效果。
52.实施例4
53.如图1-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空气收集过滤箱3包括灰尘收集箱31,灰尘收集箱31的左侧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清理口32,空气收集过滤箱3的顶部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进风过滤箱33,清理口32的两侧外表面上可
拆卸式安装有导灰支管34,导灰支管34的一端延伸至灰尘收集箱31的外表面上,空气收集过滤箱3的右侧偏上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抽风机311,抽风机311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导风管312,导风管312一端延伸至灰尘收集箱31的左侧内表面上,导风管31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导风口313,灰尘收集箱31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降尘板314。
5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灰支管34对清理口32内部的灰尘进行引导,配合导风管312下表面上的导风口313将灰尘导向灰尘收集箱31的内部去,配合降尘板314对下落的灰尘进行集中,将其限定在狭小的空间里,减少其飘散的空间,逐渐下沉,以达到对过滤下来的灰尘进行收集,降尘在进行统一收集的效果。
55.实施例5
56.如图1-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进风过滤箱33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进风口331,进风过滤箱33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加热器332,加热器332的输出端延伸至进风过滤箱33的底部内表面上,加热器332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加热棍333,进风过滤箱 33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出风口335。
57.在本实施例中,配合进风口331将外界的空气吸收进来,配合加热器332 对加热棍333进行高温加热,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再通过过滤板334对其进行过滤灰尘,再通过出风口335将空气导向检测器的内部进行检测,达到了对经过的空气进行高温加热,清除内部水汽的效果。
58.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具有粉尘自动清理功能的大气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9.如图1-10所示,配合进风口331将外界的空气吸收进来,配合加热器332 对加热棍333进行高温加热,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减少空气中的水汽,空气穿过圆槽口a36的内部,配合导电器a31对静电吸附条a38进行通电,将空气的内部进行磁力吸附内部的灰尘,将其包裹在其表面上,再通过导电器a31对静电吸附过滤板a32进行断电,附着在表面上的灰尘,就会在设备的抖动下进行降落,配合下料开口a33对其进行引导,掉落进导灰口a34 的内部去,顺着过滤板334表面上的导料出灰口338将其导向导灰支管34的内部去,再通过出风口335将空气导向检测器的内部进行检测,导向大气检测器1的内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配合空气质量显示屏2将检测的数据进行显示出来,通过导灰支管34对清理口32内部的灰尘进行引导,配合导风管 312下表面上的导风口313将灰尘导向灰尘收集箱31的内部去,配合降尘板 314对下落的灰尘进行集中,将其限定在狭小的空间里,减少其飘散的空间,逐渐下沉,当过滤板上被灰尘所堵塞的时候,将卡接密封条a4与内陷对接凹槽a2之间进行分开,进行更换。
60.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