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3052发布日期:2022-10-18 23:0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热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热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以往的热测定装置,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5-102420号公报所记载的热测定装置。
3.在测定作为电池等蓄电装置的整体的热传导率的情况下,从提高测定精度的观点出发,需要一边抑制电池单元等的倾斜一边保持该单元。从上述观点出发,以往的热测定装置并不一定具备充分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精度高的热测定装置。
5.本技术的热测定装置是测定蓄电装置的热传导率的热测定装置,具备:高热部,所述高热部配置在蓄电装置的第一端部上;低热部,所述低热部配置在蓄电装置的位于与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上;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装置的第一端部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装置的第二端部上;以及罩构件,所述罩构件以覆盖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蓄电装置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并保持蓄电装置。罩构件包括与蓄电装置的侧面相向的内表面和从内表面突出并与蓄电装置的侧面抵接的肋。
6.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将根据与附图相关联地理解的本发明的接下来的详细说明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7.图1是示出电池单元的图。
8.图2是示出热测定装置的结构的图。
9.图3是图2所示的热测定装置的iii-iii剖视图。
10.图4是示出比较例的热测定装置的图。
11.图5是例示图4所示的热测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
12.图6是示出罩构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13.图7是图6所示的罩构件的主视图。
14.图8是示出罩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15.图9是图8所示的罩构件的主视图。
16.图10是图8、图9所示的罩构件的局部放大图。
17.图11是示出罩构件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18.图12是图11所示的罩构件的主视图。
19.图13是图11、图12所示的罩构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有时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不重复其说明。
21.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本技术的范围并不一定限定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构成要素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对于本技术而言并不一定是必须的。另外,本技术并不限定于必须起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全部的作用效果。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具备(comprise)”及“包括(include)”、“具有(have)”的记载为开放形式。即,在包括某个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包括该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也可以不包括。
23.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使用几何学的语句及表示位置、方向关系的语句、例如“平行”、“正交”、“倾斜45
°”
、“同轴”、“沿着”等语句的情况下,这些语句容许制造误差或者稍微的变动。在本说明书中,在使用“上侧”、“下侧”等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的语句的情况下,这些语句被用作表示1个状态下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语句,通过各机构的设置方向(例如使机构整体上下反转等),相对的位置关系可能反转或转动到任意的角度。
24.在本说明书中,“电池”不限定于锂离子电池,可以包括镍氢电池等其他电池。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正极及负极统称为“电极”。另外,可以将正极板及负极板统称为“电极板”。
25.在本说明书中,在使用“蓄电装置”、“蓄电单元”、“蓄电模块”以及“蓄电组”这些术语的情况下,“蓄电装置”、“蓄电单元”、“蓄电模块”以及“蓄电组”并不限定于电池、电池单元、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可以包括电容器等。
26.图1是示出作为“蓄电装置”的电池单元100的图。如图1所示,电池单元100形成为平坦面状的长方体形状。电极端子110包括正极端子111和负极端子112。电极端子110形成在方形的框体120上。框体120包括形成有电极端子110的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向的底面、在x-z平面方向上延伸的长侧面、以及在y-z平面方向上延伸的短侧面。在框体120中收容有电极体及电解液。通过将电池单元100沿y轴方向层叠而形成电池组。
27.图2是示出热测定装置的结构的图。图3是图2所示的热测定装置的iii-iii剖视图。热测定装置是测定电池单元100的热传导率的热测定装置,如图2、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电池单元100的上表面(第一端部)上的加热用加热器200(高热部)、经由热传导片300设置在电池单元100的底面(第二端部)上的冷却用板400(低热部)、设置于电池单元100的上表面及底面的温度传感器500、以及以覆盖电池单元100的侧面的方式设置的单元罩600(罩构件)。
28.温度传感器500包括设置于电池单元100的上表面的第一传感器510(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电池单元100的底面的第二传感器520(第二温度传感器)。单元罩600保持电池单元100,使电池单元100的位置及方向稳定。
29.在评价电池单元100的热传导特性时,测定作为电池单元100的整体的热传导率。测定的结果在用于评价包括电池单元100的电池模块的散热特性的解析等中使用。为了进行该解析,需要3个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热传导率的实测值。
30.因此,如图2、图3所示,需要在将电池单元100立起的状态下测定z轴方向的热传导
率。加热用加热器200通过与设置于加热用加热器200的上方的按压块(未图示)紧固而被固定。在测定z轴方向的热传导率时,从加热用加热器200的上方经由按压块向下(朝向冷却用板400的方向)施加预定的载荷。该载荷的大小使用测力传感器(未图示)进行管理。
31.如图3所示,设置有从单元罩600的内表面突出的肋610,肋610与电池单元100抵接。加热用加热器200与单元罩600分离与肋610的高度相当的量。这样,加热用加热器200与单元罩600分离,两者被空气隔热,由此能够抑制热从加热用加热器200向单元罩600逃散。
32.图4是示出比较例的热测定装置的图。图5是例示图4所示的热测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如图4、图5所示,在比较例的热测定装置中,未设置单元罩600。因此,在从加热用加热器200的上方施加载荷时,如图5所示,有时电池单元100会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由此,通过作为被测定物的电池单元100的热流变得不均匀,可能会产生无法准确地进行热传导率的测定的情况。
33.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测定装置中,能够在利用单元罩600将电池单元100保持为直立状态(相对于z轴平行地立起的状态)的状态下进行热传导率的测定。其结果是,通过作为被测定物的电池单元100的热流变得均匀。另外,通过设置单元罩600,来自加热用加热器200的热容易传递到电池单元100。因此,能够准确地进行热传导率的测定。
34.单元罩600例如优选由聚碳酸酯构成,更具体而言,由玻璃纤维强化聚碳酸酯等树脂构成,但单元罩600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单元罩600的热传导率优选为0.4w/mk以下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2w/mk以下左右,但单元罩600的热传导率不限定于上述的范围。
35.通过将单元罩600的热传导率设定在预定的范围,能够抑制热传导率的测定时的从电池单元100的侧面的散热,能够进行更准确的热传导率的测定。
36.也可以在电池单元100与单元罩600的内表面之间设置热传导率比空气低的隔热件。
37.如图3所示,单元罩600优选设置成以沿着z轴方向从电池单元100的上表面到达底面的方式延伸,但也可以在电池单元100的z轴方向的一部分设置单元罩600。
38.图6是示出作为一例的单元罩600a的立体图。图7是单元罩600a的主视图。通过组合2个单元罩600a,能够覆盖电池单元100的侧面的整周。
39.如图6、图7所示,单元罩600a包括从与电池单元100的侧面相向的内表面突出并与电池单元100的侧面抵接的肋610a、620a。肋610a沿着z轴方向与电池单元100的长侧面抵接。肋620a沿着y轴方向与电池单元100的短侧面抵接。关于肋610a、620a的配置及根数,能够适当地变更。
40.肋610a、620a形成为带状或线状。通过设置这样的肋610a、620a,能够减少单元罩600a与电池单元100的接触面积,并且抑制电池单元100的倾斜。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从电池单元100经由单元罩600a的散热,能够进行更准确的热传导率的测定。
41.图8是示出作为变形例的单元罩600b的立体图。图9是单元罩600b的主视图。单元罩600b包括与电池单元100的侧面抵接的肋610b、620b。关于肋610b、620b的配置及根数,能够适当地变更。
42.图10是肋610b周边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0所示,肋610b形成为圆环状。即使是这样的肋610b,也能够减少单元罩600a与电池单元100的接触面积,并且抑制电池单元100的倾斜。另外,通过将肋610b设为圆环状并在其中央部分设置空洞,能够实现隔热性的进一步提
高。
43.图11是示出作为其他变形例的单元罩600c的立体图。图12是单元罩600c的主视图。单元罩600c包括与电池单元100的侧面抵接的肋610c、620c。关于肋610c、620c的配置及根数,能够适当地变更。
44.图13是肋610c周边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3所示,肋610c形成为曲面突起状。通过使用这样的肋610c,能够使单元罩600c与电池单元100的接触成为点接触,因此能够减少单元罩600c与电池单元100的接触面积,并且抑制电池单元100的倾斜。
45.在上述的例子中,通过组合分割后的2个部件来形成覆盖电池单元100的侧面的整周的单元罩600,但单元罩600也可以分割为3个以上,还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
4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