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2702发布日期:2022-11-12 03:1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高电压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对于高电压设备中电缆线在风力的作用下回出现舞动的现象,舞动对于电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会出现磨损,甚至会损坏电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电缆线断裂或者接线端子断裂,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针对电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对于高电压设备中电缆线在风力的作用下回出现舞动的现象,舞动对于电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会出现磨损,甚至会损坏电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电缆线断裂或者接线端子断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拉紧机构、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和检测项转换机构;
5.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有活动立柱,所述活动立柱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以及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压紧块;
6.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面上,且为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安装有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以及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h型块,所述h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套筒内壁为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h型块的侧壁转动穿接有管道;
7.所述检测项转换机构包括有活动台,所述活动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和固定立柱,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部为伸缩端,且伸缩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件安装板,所述固定立柱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以及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压紧块。
8.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伸缩端的底部与第一压紧块的顶面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的底部为弧形槽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底部为半圆弧槽设置。
9.优选的,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转动穿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轴接有固定设置于固定块侧壁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杠水平螺纹穿过活动立柱的侧壁,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的内壁与t型滑轨的外壁为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轴接有驱动齿轮。
11.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开设有齿牙,且齿牙与驱动齿轮啮合。
12.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板相向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弧形安装槽,两个所述弧形安装槽
与转盘两侧的外壁为滑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检测项转换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以及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轴接有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侧壁的第三电机,所述活动台的侧壁与导向杆的外壁为滑动穿接,以及侧壁与第二丝杠的外壁为螺纹穿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伸缩端的底部与第二压紧块的顶面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的底部为弧形槽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底部为半圆弧槽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将被检测线缆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且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压紧块下降压紧线缆,线缆另一端穿过管道、第二定位孔,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压紧块下降压紧线缆,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丝杠驱动活动立柱在t型滑轨上移动,拉紧线缆;第二电机通过驱动齿轮驱动转盘在两个立板上转动,管道做环形轨迹运行,则线缆跟随管道环形轨迹运行,由于线缆的两端固定,进而实现对线缆两端固定处进行耐疲劳性能检测,检测一定时间后,观察线缆的两端是否受损伤;转动螺纹套筒使得螺纹杆在螺纹套筒上伸缩,调节h型块到转盘圆心的距离,进而调节管道对线缆的撑紧角度;检测件安装板上可以安装线缆接线端子,然后线缆与夹线端子连接,然后拉紧机构拉紧线缆,旋转机构使得线缆转动,可以对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进行耐疲劳性能检测。
附图说明
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检测项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拉紧机构、3-驱动机构、4-旋转机构、5-检测项转换机构、201-活动立柱、202-第一定位孔、203-第一液压缸、204-第一压紧块、205-t型滑轨、206-固定块、207-第一丝杠、208-第一电机、301-电机座、302-第二电机、303-驱动齿轮、401-立板、402-转盘、403-第一矩形孔、404-第二矩形孔、405-环形槽、406-螺纹套筒、407-h型块、408-螺纹杆、409-管道、501-活动台、502-第二液压缸、503-固定立柱、504-检测件安装板、505-第二定位孔、506-第二液压缸、507-第二压紧块、508-固定板、509-导向杆、510-第二丝杠、511-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3.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疲劳性能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拉紧机构2、驱动机构3、旋转机构4和检测项转换机构5;
25.所述拉紧机构2包括有活动立柱201,所述活动立柱201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02,以及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03;所述第一定位孔2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压紧块204;
26.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面上,且为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401,两个所述立板401之间安装有可转动的转盘402,所述转盘40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403和第二矩形孔404,以及外壁开设有环形槽405;所述第一矩形孔40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406,所述第二矩形孔4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h型块407,所述h型块4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套筒406内壁为螺纹连接的螺纹杆408,所述h型块407的侧壁转动穿接有管道409;
27.所述检测项转换机构5包括有活动台501,所述活动台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502和固定立柱503,所述第二液压缸502的顶部为伸缩端,且伸缩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件安装板504,所述固定立柱503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定位孔505,以及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506;所述第二定位孔50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压紧块507。
28.所述第一液压缸203伸缩端的底部与第一压紧块204的顶面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204的底部为弧形槽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202的底部为半圆弧槽设置。
29.所述拉紧机构2还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面上的t型滑轨205,所述t型滑轨20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6,所述固定块206的侧壁转动穿接有第一丝杠207,所述第一丝杠207的一端轴接有固定设置于固定块206侧壁的第一电机208,所述第一丝杠207水平螺纹穿过活动立柱201的侧壁,所述活动立柱201的底部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的内壁与t型滑轨205的外壁为滑动连接。
30.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面上的电机座301,所述电机座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2,所述第二电机302的输出端轴接有驱动齿轮303。
31.所述环形槽405的底部开设有齿牙,且齿牙与驱动齿轮303啮合。
32.两个所述立板401相向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弧形安装槽,两个所述弧形安装槽与转盘402两侧的外壁为滑动连接。
33.所述检测项转换机构5还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面上的固定板508,所述固定板50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09,以及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510;所述第二丝杠510的一端轴接有固定设置于固定板508侧壁的第三电机511,所述活动台501的侧壁与导向杆509的外壁为滑动穿接,以及侧壁与第二丝杠510的外壁为螺纹穿接。
34.所述第二液压缸506伸缩端的底部与第二压紧块507的顶面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507的底部为弧形槽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505的底部为半圆弧槽设置。
35.使用时,将被检测线缆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202,且第一液压缸203驱动第一压紧块204下降压紧线缆,线缆另一端穿过管道409、第二定位孔505,第二液压缸506驱动第二压紧块507下降压紧线缆,第一电机208通过第一丝杠207驱动活动立柱201在t型滑轨205上移动,拉紧线缆;第二电机302通过驱动齿轮303驱动转盘402在两个立板401上转动,管道409做环形轨迹运行,则线缆跟随管道409环形轨迹运行,由于线缆的两端固定,进而实现对
线缆两端固定处进行耐疲劳性能检测,检测一定时间后,观察线缆的两端是否受损伤;转动螺纹套筒406使得螺纹杆408在螺纹套筒406上伸缩,调节h型块407到转盘402圆心的距离,进而调节管道409对线缆的撑紧角度;检测件安装板504上可以安装线缆接线端子,然后线缆与夹线端子连接,然后拉紧机构2拉紧线缆,旋转机构4使得线缆转动,可以对缆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进行耐疲劳性能检测。
3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