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14563发布日期:2022-10-04 21: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钢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钢材作为主要的材料类型,广泛应用于厂房、建筑建设、仪器制造等领域,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需对钢材出厂前进行抗形变检测,以避免应用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存在,现如今,主要通过电学、磁学、超声波等方式进行钢材抗形变性能的检测,但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使得检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钢材抗形变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方向不够全面且检测分析的深度不足,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材抗形变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方向不够全面且检测分析的深度不足,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得到定位点信息;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构建分级测试力集合,其中,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每个分级测试力具有对应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通过所述定位设备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进行定位固定,当定位固定完成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完成后的图像采集,并基于图像采集结果生成形变评价结果;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则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并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输出测试结果。
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得到定位点信息;集合构建模块,所述集合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构建分级测试力集合,其中,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每个分级测试力具有对应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定位固定模块,所述定位固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设备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进行定位固定,当定位固定完成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形变评价模块,所述形变评价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完成后的图像采集,并基于图像采集结果生成形变评价结果;阈值判断模块,所述阈值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则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并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性能测试模块,所述性能测试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
能测试,输出测试结果。
8.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获得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基于测试图纸信息获取定位点信息并构建分级测试力集合,其中,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每个分级测试力具有对应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通过所述定位设备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进行定位固定,当定位固定完成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完成后的图像采集,并生成形变评价结果;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则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并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输出测试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材抗形变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方向不够全面且检测分析的深度不足,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钢材的全方位精准检测的目的。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中目标钢材的定位固定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中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生成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10.附图标记说明:信息获取模块11,集合构建模块12,定位固定模块13,形变评价模块14,阈值判断模块15,性能测试模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1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基于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获取定位点信息并构建分级测试力集合,通过定位设备进行定位固定,当定位固定完成后对目标钢材进行抗形变性能测试;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完成后的图像采集,并生成形变评价结果,当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并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再次进行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材抗形变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方向不够全面且检测分析的深度不足,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
1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与图像采集设备、定位设备、测试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得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得到定位点信息;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该系统与图像采集设备、定位设备与测试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对测试力作用于所述目标钢材一定持续时间后进行图像采集,进而进行形变分析,所述定位设备可对钢材
形变检测的受力点进行位置定位,所述测试设备可对测试力作用于钢材受力点后的抗形变数据进行检测,首先,获取所述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所述测试图纸信息包括了所述目标钢材的结构构造、尺寸大小、待测试位置点等,基于所述测试图纸信息对所述目标钢材的定位点信息进行获取,所述定位点信息指所述测试图纸信息中对应的待进行抗形变性能检测的具体位置信息,通过获取所述测试图纸信息为后续进行测试分析提供了基本信息来源。
13.步骤s200: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构建分级测试力集合,其中,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每个分级测试力具有对应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步骤s300:通过所述定位设备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进行定位固定,当定位固定完成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具体而言,基于所述测试图纸信息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的构建,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为作用于所述目标钢材上进行抗形变性能检测的多个不同度的力,各个分级测试力具有对应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所述初始测试持续时间为各个分级测试力对所述目标钢材的作用时间,对多个分级测试力与初始测试持续时间进行对应整合,生成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一步的,基于所述测试图纸获取所述定位点信息,以所述定位点信息为参考,通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钢材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进行定位固定,其中,获取的定位固定结果与所述定位点信息相对应,当定位完成后,以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为测试标准,基于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抗形变性能测试,确定所述目标钢材的形变程度与形变回弹能力。
14.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技术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10:根据所述定位点信息和所述定位设备确定定位点特征;步骤s320:当所述定位设备确认定位完成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定位设备和所述目标钢材的图像采集,得到确定定位图像;步骤s330:通过所述定位点特征进行所述确定定位图像的特征识别,获得特征识别结果;步骤s340:当所述特征识别结果为识别通过时,则输出定位固定完成的结果。
15.具体而言,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与所述定位设备进行所述定位点特征的提取,所述定位点特征指所述目标钢材待进行检测位置的特征信息,例如端点位置、拐点、焊接点等,确定相应的可视化特征集合,在所述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定位完成后,对定位完成后的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目标钢材基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所述确定定位图像,所述确定定位图像包含其中多个定位点的标识信息,进一步以所述定位点特征为识别标准对所述确定定位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对定位完成结果进行检验,获取所述特征识别结果,当所述定位点特征与所述确定定位图像的特征识别结果一致时,确定所述特征识别结果为识别通过,将识别通过的所述特征识别结果作为所述定位固定完成的结果进行输出,以提高进行定位固定的准确度。
16.步骤s400: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完成后的图像采集,并基于图像采集结果生成形变评价结果;具体而言,以所述定位点信息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为基准,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抗形变性能测试,以所述初始测试持续时间为测试间隔时间,对测试完成的所述目标钢
材基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基于图像采集结果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形变分析,确定所述目标钢管的多个所述定位点在所述分级测试力下的形变程度,进一步的,分析所述目标钢材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产生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还是塑性形变,若所述目标钢管产生形变后可回弹恢复则属于弹性形变,说明所述目标钢管性能合格,若所述目标钢管受力后状态无法得到恢复,说明该钢管属于残次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生成所述形变评价结果,为后续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检测夯实了基础。
17.步骤s500: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则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并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步骤s600: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输出测试结果。
18.具体而言,进行所述预期阈值的设置,所述预期阈值指所述定位点受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作用产生形变的程度与进行形变恢复的限定极限值,对生成的所述形变评价结果进行所述预期阈值判断,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所述预期阈值时,对当前形变程度对应的所述分级测试力进行记录,以记录的所述分级测试力为基准向两边进行扩充,以分级精度约束参数为约束条件进行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的获取,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指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二次检测的分级测试力集合,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分级精度高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
19.进一步的,以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为基准,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目标钢管进行抗形变性能检测,基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所述目标钢材的测试过程进行图像采集,进一步对获取的图像采集结果进行信息提取,确定多个测试位置对应的形变量数据与形变位置数据并进行数据标识,基于标识结果对应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测试结果,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20.进一步而言,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则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本技术步骤s500还包括:步骤s510-1:获得所述分级测试力和前分级测试力,其中,所述前分级测试力为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已测试的所述分级测试力的相邻测试力;步骤s520-1:根据所述前分级测试力和所述分级测试力构建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步骤s530-1:通过所述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弹性形变节点测试,输出弹性形变测试结果。
21.具体而言,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获取所述分级测试力与所述前分级测试力,所述前分级测试力与所述分级测试力相邻,指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已经进行测试的分级测试力,基于所述前分级测试力与所述分级测试力进行所述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的构建,所述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为所述目标钢材进行多级测试力检测时,钢材可受力回弹恢复的节点位置,不同位置点对应的形变测试力与形变程度存在差异性,以所述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为基准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弹性形变测试,获取所述弹性形变测试结果,所述弹形变测试结果包括对应的所述分级测试力与测试位置,获取弹性形变节点并进行形变检测,为后续进行新增分级测试力的确定提供了信息依据,同时缩减了分析信息量。
22.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本技术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2:获得预定测定精度信息;步骤s520-2:根据所述预定测定精度信息生成分级精度约束参数;步骤s530-2:根据所述分级精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后的测试力分级约束,根据约束结果获得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
23.具体而言,对所述目标钢管进行所述预定测定精度信息的获取,所述预定测定精度信息指所述目标钢管最终确定的抗形变性能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包括形变限定程度,以所述预定精度信息为基准生成所述分级精度约束参数,所述分级精度约束参数指进行所述新增测试力级别划分时各级别之间的限定约束参数,以所述分级精度约束参数为基准对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测试后记录的所述分级测试力进行分级约束,以该分级测试力为中心向两边进行扩充,基于约束结果生成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包括测试力数据与测试持续时间,进一步以所述新增测试力为基准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二次测试检测,可有效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24.进一步而言,所述检测系统与超声波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本技术步骤s600还包括:步骤s610-1:通过所述超声波测试装置进行所述目标钢材信号波发射,并接收反馈信号波数据;步骤s620-1:通过大数据构建信号波波形特征集合,通过所述信号波波形特征集合进行所述反馈信号波数据的波形匹配,得到波形匹配结果;步骤s630-1:根据所述波形匹配结果生成所述目标钢材的缺陷特征信息;步骤s640-1:根据所述缺陷特征信息输出所述测试结果。
25.具体而言,基于所述检测系统控制所述测试设备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所述检测系统与所述超声波测试装置通信连接,基于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信号波发射,确定好所述信号波的波形与传播方向,当所述信号波在所述目标钢材内部传播时,可通过获取传播速度进行应力变化判断,基于大数据进行所述信号波波形特征集合的构建,例如波形的脉冲尖峰、波形的单双向、周期性等,所述信号波可以是方波、锯齿波、正弦波等,基于所述波形特征集合进行所述反馈信号波数据的波形匹配,获取所述波形匹配结果,通过发射信号波作用于所述目标钢材,获取对应的反馈信号波,进一步对所述反馈信号波的波形、周期、波形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特征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缺陷特征信息,例如所述目标钢材表面或内部的缩孔、裂纹、气孔等,上述缺陷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确定所述缺陷特征信息的位置与缺陷程度作为所述测试结果进行输出,通过信号波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分析测试,快速便携且检测过程无损。
26.进一步而言,所述检测系统与磁声发射装置通信连接,本技术步骤s640-1还包括:步骤s641-1: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通过所述磁声发射装置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应力检测,得到应力检测结果;步骤s642-1:根据所述应力检测结果和所述缺陷特征信息进行同位置分析,根据同位置分析结果确定非缺陷特征的应力集中结果;步骤s643-1:根据所述应力集中结果生成结构缺陷特征;步骤s644-1:根据所述结构缺陷特征获得所述测试结果。
27.具体而言,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分析,获取所述形变评价结果,对所述形变评价结果进行判断,若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所述预期阈值时,
基于所述磁声发射装置发射磁信号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局部应力集中检测,确定所述目标钢材的多个高应力集中信息,获取所述应力检测结果,进一步对所述应力检测结果与所述缺陷特征信息进行同位置分析,确定同位置下所述缺陷特征信息对应的所述应力检测结果,即所述缺陷特征造成的应力集中,对所述应力检测结果中的所述缺陷特征造成的应力集中结果进行标识,便于进行识别区分,其中所述应力检测结果中未标识的应力集中为所述非缺陷特征造成的应力集中,所述非缺陷特征的应力集中结果指钢材的结构构造所造成的应力集中,以所述应力集中结果为基准对钢材对应的应力集中位置进行识别确定,进而对该位置的钢材结构进行分析,生成所述结构缺陷特征,例如钢材拐点、切口、开孔等,并进行所述非缺陷特征的应力集中结果与所述结构缺陷特征的对应,以获取所述测试结果,通过进行缺陷信息与结构缺陷的分析判定,可提高所述测试结果的分析深度。
28.进一步而言,本技术步骤s600还包括:步骤s610-2: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测试过程中的所述目标钢材的图像采集,基于图像采集结果识别获得形变量数据和形变位置数据;步骤s620-2:将所述形变量数据和形变位置数据同对应的测试力数据和持续时间进行同组标识;步骤s630-2:根据同组标识结果获得所述测试结果。
29.具体而言,以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为基准对所述目标钢材进行抗形变性能测试,并基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目标钢材的测试过程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一步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中所述目标钢材的所述形变量数据与所述形变位置数据进行识别,其中,所述形变量数据与所述形变位置数据一一对应,进一步对所述形变量数据与所述形变位置数据所对应的测试力数据与持续时间进行同组标识,便于进行识别区分,进而进行同组数据信息之间的对应整合处理,获取所述同组标识结果,将所述同组标识结果对应的数据信息作为所述测试结果,使得最终确定的所述测试结果精度更高。
30.实施例二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11,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得目标钢材的测试图纸信息,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得到定位点信息;集合构建模块12,所述集合构建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图纸信息构建分级测试力集合,其中,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每个分级测试力具有对应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定位固定模块13,所述定位固定模块13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设备基于所述定位点信息进行定位固定,当定位固定完成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形变评价模块14,所述形变评价模块14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的初始测试持续时间完成后的图像采集,并基于图像采集结果生成形变评价结果;阈值判断模块15,所述阈值判断模块15用于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则记录当前形变图像对应的分级测试力,并生成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性能测试模块16,所述性能测试模块16用于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新增分级
测试力集合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抗形变性能测试,输出测试结果。
31.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超声波测试装置进行所述目标钢材信号波发射,并接收反馈信号波数据;波形匹模块,所述波形匹配模块用于通过大数据构建信号波波形特征集合,通过所述信号波波形特征集合进行所述反馈信号波数据的波形匹配,得到波形匹配结果;信息生成模块,所述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波形匹配结果生成所述目标钢材的缺陷特征信息;测试结果输出模块,所述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缺陷特征信息输出所述测试结果。
32.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应力检测模块,所述应力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形变评价结果满足预期阈值时,通过所述磁声发射装置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应力检测,得到应力检测结果;信息分析模块,所述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力检测结果和所述缺陷特征信息进行同位置分析,根据同位置分析结果确定非缺陷特征的应力集中结果;特征生成模块,所述特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力集中结果生成结构缺陷特征;结果获取模块,所述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结构缺陷特征获得所述测试结果。
33.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特征确定模块,所述特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点信息和所述定位设备确定定位点特征;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定位设备确认定位完成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定位设备和所述目标钢材的图像采集,得到确定定位图像;特征识别模块,所述特征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定位点特征进行所述确定定位图像的特征识别,获得特征识别结果;定位固定结果输出模块,所述定位固定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特征识别结果为识别通过时,则输出定位固定完成的结果。
34.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测试力获取模块,所述测视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分级测试力和前分级测试力,其中,所述前分级测试力为所述分级测试力集合中已测试的与所述分级测试力的相邻测试力;节点构建模块,所述节点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前分级测试力和所述分级测试力构建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节点测试模块,所述节点测试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弹性形变多级分级节点进行所述目标钢材的弹性形变节点测试,输出弹性形变测试结果。
35.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精度信息获取模块,所述精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预定测定精度信息;参数生成模块,所述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定测定精度信息生成分级精度
约束参数;新增集合获取模块,所述新增集合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级精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分级测试力后的测试力分级约束,根据约束结果获得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
36.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图像识别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所述新增分级测试力集合测试过程中的所述目标钢材的图像采集,基于图像采集结果识别获得形变量数据和形变位置数据;数据标识模块,所述数据标识模块用于将所述形变量数据和形变位置数据同对应的测试力数据和持续时间进行同组标识;测试结果获取模块,所述测试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同组标识结果获得所述测试结果。
37.本说明书通过前述对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