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8722发布日期:2022-11-26 1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被校真空氦漏孔(7)、压力计、机械泵(12)、氦气瓶(10);其中,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漏率值小于被校真空氦漏孔(7),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的漏率值大于被校真空氦漏孔(7);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被校真空氦漏孔(7)并联接入氦质谱检测仪(1),且各自前端设置阀门;所述被校真空氦漏孔(7)后端设置所述数字压力计(11),并分两路分别与机械泵(12)和氦气瓶(10)连接;所述机械泵(12)和氦气瓶(10)各自前端设有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均为气动阀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计为数字压力计(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漏率值小于且接近被校真空氦漏孔(7),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的漏率值大于且接近被校真空氦漏孔(7)。5.一种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漏率值q
标准漏孔漏率值1
小于被校漏孔漏率值且接近被校漏孔漏率值,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漏率值q
标准漏孔漏率值2
大于被校漏孔漏率值且接近被校漏孔漏率值,分别接入氦质谱检漏仪,氦质谱检漏仪显示值分别为q
标准漏孔示值1
和q
标准漏孔示值2
,则被校漏孔的漏率值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被校真空氦漏孔(7)与氦质谱检漏仪放在同一环境下不低于24小时,氦质谱检漏仪启动后先预热设定时间;s2、将被校真空氦漏孔(7)接入氦质谱检漏仪,准备一个四通气管,一端连接被校真空氦漏孔(7),一端连接数字压力计(11),一端通过第一气动阀(9)连接机械泵(12),一端通过针阀(8)连接氦气源;s3、关闭被校真空氦漏孔(7)前端的第二气动阀门(4),启动氦质谱检漏仪测量本底,本底小于1
×
10-12
pa﹒m3/s;s4、启动机械泵(12),打开第一气动阀门(9),排空四通气管内部气体;关闭第一气动阀门(9),调节针阀(8)往四通内放入少量氦气,然后关闭针阀(8),打开第一气动阀门(9),用机械泵(12)再次排空气管内部气体;s5、关闭第一气动阀门(9),调节针阀(8)使气管内压力为漏孔标签上标注压力或者设定压力,压力数值由数字压力计(11)显示;
s6、打开第二气动阀门(4),待氦质谱检漏仪显示值稳定时记录被校真空氦漏孔的漏率值q
被校漏孔示值
;s7、根据q
被校漏孔示值
选取一只漏率值大于q
被校漏孔示值
且接近q
被校漏孔示值
的第二标准漏孔(6),和一只漏率值小于q
被校漏孔示值
且接近q
被校漏孔示值
的第一标准漏孔(5),分别接入氦质谱检漏仪;s8、关闭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前端的第三气动阀门(2),待氦质谱检漏仪测量本底小于1
×
10-12
pa﹒m3/s时,打开第三气动阀门(2),待氦质谱检漏仪显示值稳定时记录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5)的漏率值q
标准漏孔示值1
;s9、关闭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前端的第四气动阀门(3),待氦质谱检漏仪测量本底小于1
×
10-12
pa﹒m3/s时,打开第四气动阀门(3),待氦质谱检漏仪显示值稳定时记录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6)的漏率值q
标准漏孔示值2
;s10、被校漏孔实际值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带氦气源的真空氦漏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被校真空氦漏孔、压力计、机械泵、氦气瓶;其中,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漏率值小于被校真空氦漏孔,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的漏率值大于被校真空氦漏孔;第一标准真空氦漏孔、第二标准真空氦漏孔、被校真空氦漏孔并联接入氦质谱检测仪,且各自前端设置阀门;所述被校真空氦漏孔后端设置所述数字压力计,并分两路分别与机械泵和氦气瓶连接;所述机械泵和氦气瓶各自前端设有阀门。各自前端设有阀门。各自前端设有阀门。


技术研发人员:刘贝贝 张忠立 刘燚 周宇仁 金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