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3559403发布日期:2023-03-22 13:3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电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
3.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
4.目前,在对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的评估有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并没有限值依据,导致在对电场进行控制时,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在对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的评估有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并没有限值依据,导致在对电场进行控制时,存在一定的不便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在民房阳台和平台处工频电场限值的制定原则包括主观评价原则和客观评价原则;
8.步骤二:确定实验对象;
9.步骤三:在地面和民房平台上进行电场效应试验内容如下:
10.直接感受试验:考察不同工频电场中人体的直接感受,试验时人员直接站在电场中,感觉电场给毛发、脸颊、手臂等身体部位带来的刺激,以无感觉、轻微感觉和感觉明显3种描述记录受试人员的主观感受;
11.步骤四:极端条件下的暂态电击试验:在不同工频电场中,考虑在极端条件下2种类型的暂态电击感受,即对地绝缘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和站在地上的人触摸对地绝缘的金属体,以无感觉、轻微感觉、明显感觉和刺痛或疼痛4种描述记录受试人员的主观感受;
12.步骤五:单回交流试验线段三相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5-10m(可调),导线为4x500mm,分裂间距0.45m;导线弧垂最低点离地高度为6.6-20m(可调),试验用交流电压110-500kv;
13.步骤六: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统计对比。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主观评价原则为:人活动频繁的区域,由暂态电击试验确定;人不经常活动区域(如房顶平台),由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试验综合确定,这与交流输电线路下电场限值制定的原则基本一致;客观评价原则为:在对地绝缘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和良好接地的人触摸对地绝缘的金属体时,释放的电荷量不超过3μc,由此得到释放的能量在9-45mj之间。
1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实验对象包括: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效应试验志愿人员共120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50人,年龄分布在18-65岁之间,身高分布在1.53-1.86m之间,体重分布在50-95kg之间,职业分别有学生、公司职员、农民等。
1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一般条件下的暂态电击试验,即在不同工频电场中,穿布鞋和雨靴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试验和穿布鞋和雨靴的人触摸对地绝缘的金属体试验,以无感觉、轻微感觉、明显感觉和刺痛或疼痛4种描述记录受试人员的主观感受。
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试验环境为:在风速小于2m/s、无雨、无雾、无雪的好天气下进行;采用连续升压的方法,获得比较连续的电场分布,避免遗漏关键数据,工频电场范围0-10kv/m。
18.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当工频电场分别为3、4和4.5kv/m时,穿布鞋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时的样本未感到“明显的电击”和“疼痛”的概率分别为100%和100%、100%,穿雨靴时的概率分别为99.2%、99.2%和98.3%。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对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的电场进行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目前,在对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的评估有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并没有限值依据,导致在对电场进行控制时,存在一定的不便性的问题,对于直接感受与暂态电击感受,在相同工频电场下,在地面处和民房平台处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综合考虑人体在工频电场下的直接感受和可能出现的暂态电击,建议在人不是必须经常活动的房顶平台等地方,平台底面上1.5m的工频电场控制值取7kv/m,对于居民日常活动的区域,建议工频电场控制值与一楼地面的相同,即平台底面上1.5m的工频电场控制值取4kv/m。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2.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2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一:在民房阳台和平台处工频电场限值的制定原则包括主观评价原则和客观评价原则;
25.步骤二:确定实验对象;
26.步骤三:在地面和民房平台上进行电场效应试验内容如下:
27.直接感受试验:考察不同工频电场中人体的直接感受,试验时人员直接站在电场中,感觉电场给毛发、脸颊、手臂等身体部位带来的刺激,以无感觉、轻微感觉和感觉明显3种描述记录受试人员的主观感受;
28.步骤四:极端条件下的暂态电击试验:在不同工频电场中,考虑在极端条件下2种类型的暂态电击感受,即对地绝缘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和站在地上的人触摸对地绝缘的金属体,以无感觉、轻微感觉、明显感觉和刺痛或疼痛4种描述记录受试人员的主观感受;
29.步骤五:单回交流试验线段三相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5-10m(可调),导线为4x500mm,分裂间距0.45m;导线弧垂最低点离地高度为6.6-20m(可调),试验用交流电压110-500kv;
30.步骤六: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统计对比。
31.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一中,主观评价原则为:人活动频繁的区域,由暂态电击试验确定;人不经常活动区域(如房顶平台),由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试验综合确定,这与交流输电线路下电场限值制定的原则基本一致;客观评价原则为:在对地绝缘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和良好接地的人触摸对地绝缘的金属体时,释放的电荷量不超过3μc,由此得到释放的能量在9-45mj之间。
32.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二中,实验对象包括: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效应试验志愿人员共120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50人,年龄分布在18-65岁之间,身高分布在1.53-1.86m之间,体重分布在50-95kg之间,职业分别有学生、公司职员、农民等。
33.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四中,一般条件下的暂态电击试验,即在不同工频电场中,穿布鞋和雨靴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试验和穿布鞋和雨靴的人触摸对地绝缘的金属体试验,以无感觉、轻微感觉、明显感觉和刺痛或疼痛4种描述记录受试人员的主观感受。
34.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五中,试验环境为:在风速小于2m/s、无雨、无雾、无雪的好天气下进行;采用连续升压的方法,获得比较连续的电场分布,避免遗漏关键数据,工频电场范围0-10kv/m。
35.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六中,当工频电场分别为3、4和4.5kv/m时,穿布鞋的人触摸接地金属体时的样本未感到“明显的电击”和“疼痛”的概率分别为100%和100%、100%,穿雨靴时的概率分别为99.2%、99.2%和98.3%。
36.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对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的电场进行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目前,在对输电线路附近民房平台处电场的评估有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并没有限值依据,导致在对电场进行控制时,存在一定的不便性的问题,对于直接感受与暂态电击感受,在相同工频电场下,在地面处和民房平台处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综合考虑人体在工频电场下的直接感受和可能出现的暂态电击,建议在人不是必须经常活动的房顶平台等地方,平台底面上1.5m的工频电场控制值取7kv/m,对于居民日常活动的区域,建议工频电场控制值与一楼地面的相同,即平台底面上1.5m的工频电场控制值取4kv/m。
3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