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9402发布日期:2023-03-22 13:3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当前有关加热气溶胶空气加热方式的储热体的设计,其材料选择多为单一材料,要么选用单一的金属材料,要么选择单一的陶瓷材料。
3.其中,单一材料的储热体,在加热工作时,由于热量的传导作用,在靠近发热源位置的温度会高于远离发热源位置的温度,从而导致所述储热体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升温速度较慢等问题,进而造成所述储热体的导热性能差、及温度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以使储热体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蓄热效率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体,包括:
7.储热体基体,所述储热体基体包括多个导热孔;
8.内嵌部,所述内嵌部包括多个内嵌子部,一所述内嵌子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设置,其中,所述内嵌子部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的导热性能。
9.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储热体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热孔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10.其中,一所述内嵌子部与其对应的一所述导热孔中,所述内嵌子部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孔的厚度。
11.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导热孔沿着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其中,一所述内嵌子部与其对应的一所述导热孔中,所述内嵌子部完全填充所述导热孔。
12.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内嵌子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导热孔的截面形状相同。
13.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内嵌子部的材料为高导热性能的材料,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片、柔性石墨以及碳纤维中的一种。
14.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储热体还包括多个加热气孔,所述加热气孔沿着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
15.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加热气孔为设置在所述储热体基体内的穿孔。
16.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中,所述加热气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孔
的孔径,且所述加热气孔与所述导热孔间隔设置。
17.一种空气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和上述任一所述的储热体,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外表面上。
18.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空气加热组件。
19.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储热体包括储热体基体和内嵌部,所述储热体基体包括多个导热孔,所述内嵌部包括多个内嵌子部,一所述内嵌子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设置,其中,所述内嵌子部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的导热性能;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一所述内嵌子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设置,且所述内嵌子部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的导热性能,在储热过程中,位于所述储热体基体内部的所述内嵌部可迅速将所述储热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使所述储热体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蓄热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所述储热体整体温度的升温速度,缩短所述储热体的升温时间。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的俯视图;
23.图3为图2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26.请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储热体1包括储热体基体10和内嵌部20,所述储热体基体10包括多个导热孔11,所述内嵌部20包括多个内嵌子部21,一所述内嵌子部21对应一所述导热孔11设置,其中,所述内嵌子部21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导热性能。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有关加热气溶胶空气加热方式的储热体的设计,其材料选择多为单一材料,要么选用单一的金属材料,要么选择单一的陶瓷材料;其中,单一材料的储
热体,在加热工作时,由于热量的传导作用,在靠近发热源的位置的温度会高于远离发热源的位置,从而导致储热体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升温速度较慢等问题,进而造成所述储热体的导热性能差,所述储热体的温度分布越不均匀。
2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一所述内嵌子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设置,且所述内嵌子部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的导热性能,在储热过程中,位于所述储热体基体内部的所述内嵌部可迅速将所述储热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使所述储热体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蓄热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所述储热体整体温度的升温速度,缩短所述储热体的升温时间。
29.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0.请结合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热体的俯视图。
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体1,所述储热体1包括储热体基体10和内嵌部20,所述储热体基体10包括多个导热孔11,所述内嵌部20包括多个内嵌子部21,一所述内嵌子部21对应一所述导热孔11设置;其中,所述内嵌子部21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导热性能。
32.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上分布多个导热孔11,将所述嵌入部填装在所述导热孔11内,使一所述内嵌子部21对应一所述导热孔11设置,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储热体1结构,在所述储热体1进行储热过程中,由于所述内嵌子部21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导热性能,因此位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内部的所述内嵌子部21可迅速将所述储热体1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体1的各个部位,从而使所述储热体1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蓄热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所述储热体1整体温度的升温速度,缩短所述储热体1的升温时间。
33.进一步的,所述储热体基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a和第二端1b,所述导热孔11沿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延伸;其中,一所述内嵌子部21与其对应的一所述导热孔11中,所述内嵌子部21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孔11的长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孔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厚度,所述内嵌子部21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孔11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导热孔11沿着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10,其中,一所述内嵌子部21与其对应的一所述导热孔11中,所述内嵌子部21完全填充所述导热孔11。
34.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储热体1进行储热过程中,由于所述导热孔11沿着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10,一所述内嵌子部21与其对应的一所述导热孔11中,所述内嵌子部21完全填充所述导热孔11,因此位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内部的所述内嵌子部21可更快得将所述储热体1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体1的各个部位,从而使所述储热体1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
3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热孔11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10,即,所述导热孔11的长度等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厚度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孔11的长度还可以小于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厚度。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嵌子部21的材料为高导热性能的材料,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片、柔性石墨以及碳纤维中的一种,所述储
热体基体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石墨、高导热碳、氮化铝、氧化锆陶瓷等导热好的材料;优选地,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为碳纤维,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材料为铝合金。
37.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储热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高导热材料嵌入装配到所述储热体基体10材料中,在所述储热体1进行储热过程中,嵌入在储热体基体10材料内部的高导热材料可迅速将所述储热体1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体1的各个部位,从而使所述储热体1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蓄热效率的目的;并且,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同体积的条件下,相对于储热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储热体1通过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材料内嵌入所述高导热材料,可以具有更好的蓄热能力。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粉末状或者有规则形状的固体状;其中,当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为粉末状时,所述储热体基体10还包括多个封装部,一所述封装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11设置,所述封装部用于对所述导热孔11内的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进行封装;当所述高导热性能的材料为有规则形状的固体状时,所述内嵌子部21的横截面与导热孔11的横截面大小、形状均相同。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形状为有规则的几何图形,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矩形体以及六棱柱中的一种,所述导热孔1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者十字形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导热孔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内嵌子部2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孔11沿着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延伸仅用于举例说明,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孔11还可以呈弯曲迂回延伸,具体可以呈螺旋状延伸或波浪状弯曲延伸,从而增加所述导热孔11的长度,从而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同体积的条件下,所述储热体基体10内可以填充更多的所述内嵌子部21,进而具有更好的蓄热能力。
41.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3为图2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热体1还包括多个加热气孔30,所述加热气孔30沿着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10;具体地,所述加热气孔30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内的穿孔,所述加热气孔30沿着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10,所述加热气孔30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者十字形中的一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气孔30呈直线状延伸,所述加热气孔30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孔11的孔径,且所述加热气孔30与所述导热孔11间隔设置,在所述储热体1进行储热过程中,热量在所述加热气孔30充分流通,所述加热气孔30可以使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热孔11内的所述内嵌子部21快速而充分受热。
4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储热体基体10包括多个导热孔11,所述内嵌部20包括多个内嵌子部21,一所述内嵌子部21对应一所述导热孔11设置,其中,一所述内嵌子部21与其对应的一所述导热孔11中,所述内嵌子部21完全填充所述导热孔11,所述加热气孔30与所述导热孔11间隔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导热孔11与所述加热气孔30中气体可以完成充分的对流换热。
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气孔30还可以呈弯曲迂回延伸,具体可以
呈螺旋状延伸或波浪状弯曲延伸,从而增加加热距离;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气孔30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的侧壁面上的凹槽,凹槽沿着所述第一端1a指向所述第二端1b的方向贯穿所述储热体基体10,即,所述加热气孔30的横截面为半封闭图形。
4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加热组件,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储热体1。
4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储热体1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4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储热体1的外表面,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通过所述加热气孔30的气体;具体地,所述加热元件优选为电阻发热线路,所述电阻发热线路涂覆在所述储热体1的外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阻发热线路的材料优选为浆材料。
4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可以设置在所述储热体基体10内并与所述储热体基体10为一体成型烧结体;具体地,所述加热元件优选为金属发热丝,所述金属发热丝绕成中空螺旋管状。
4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加热组件。
50.具体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将空气加热到预设温度,并采用加热后的空气对待加热的液体加热产生气溶胶;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隔热管、容纳管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加热组件,其中,所述隔热管内设置有一过气隔离片,所述过气隔离片将所述隔热管分隔成上管腔和下管腔,且所述过气隔离片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上管腔和所述下管腔的导气孔,所述下管腔设置有用于供外部空气进入的进气结构,所述空气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管腔内,用于将通过所述进气结构吸入所述下管腔内的空气加热至预设温度,使得经过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导气孔进入所述容纳管中并对所述烟体进行加热产生气溶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池组件以及驱动电路,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电连接以给所述空气加热组件提供不同的驱动电压,进而控制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
51.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储热体包括储热体基体和内嵌部,所述储热体基体包括多个导热孔,所述内嵌部包括多个内嵌子部,一所述内嵌子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设置,其中,所述内嵌子部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的导热性能;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一所述内嵌子部对应一所述导热孔设置,且所述内嵌子部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储热体基体的导热性能,在储热过程中,位于所述储热体基体内部的所述内嵌部可迅速将所述储热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使所述储热体整体的温度变得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蓄热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所述储热体整体温度的升温速度,缩短所述储热体的升温时间。
52.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储热体、空气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
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