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4591发布日期:2023-01-18 00:0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全自动推片染色机。


背景技术:

2.样本染色是在对样本检测和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以血涂片为例,传统的血涂片染色方法基本通过手工完成,效率低下;
3.进一步的,随着目前检测量的增加,人工制作涂片的方式在效率上已经完全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繁重的工作也会造成工作人员的身心疲惫,进而有可能出现工作失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的涂片制作,大大的提高涂片制作效率,同时也能保证涂片制作的质量。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上料模块、涂片制作模块和涂片染色模块,
7.所述上料模块,用于对容纳待测样本的试管及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架进行驱动,并对试管表面的条形码信息进行识别,以及吸取试管内的待测样本并将待测样本输送至所述涂片制作模块中的载玻片上;
8.所述涂片制作模块,用于自动拾取载玻片和推玻片,并驱动推玻片对载玻片上的待测样本进行推平并风干处理,以及在载玻片上打印条形码并将打印好条形码的载玻片驱动至所述涂片染色模块;
9.所述涂片染色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涂片制作模块的载玻片进行染色以及风干处理,并将风干后的载玻片进行整理收集。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模块包括物料架和试管架驱动机构,所述物料架上设置有物料托板,所述试管架设置在所述物料托板上,所述试管架驱动机构用于将放置在物料托板一端上的试管架驱动至物料托板的另一端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扫描试管表面条形码的扫描仪,所述扫描仪位于所述物料托板中间位置的一侧,
12.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试管旋转驱动轮和试管旋转辅助轮,两个所述试管旋转辅助轮并排的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上方,两个所述试管旋转辅助轮可由试管的一侧插入试管间的间隙并夹持住所述试管,所述试管旋转驱动轮和扫描仪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试管的两侧,所述试管旋转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试管旋转。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待测样本吸取支架,所述待测样本吸取支架上依次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试管支座、第二试管支座和穿刺针支座,所述穿刺针支座上设置有穿刺针,
14.位于所述待测样本吸取支架一侧的底板上设置有可四向移动的第一运动副,所述第一运动副上设置有可旋转以及开闭的试管夹,所述试管夹用于将试管架上经过扫描后的试管夹取放置在所述第一试管支座和第二试管支座之间,所述第一试管支座向第二试管支座靠近以夹紧所述试管的两端,所述穿刺针支座向第二试管支座靠近、所述穿刺针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试管支座并插入所述试管。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管支座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试管支座的高度。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片制作模块包括玻片放置机构、推玻片机构、载玻片机构和待测样本放样机构,
17.所述玻片放置机构包括推玻片架和载玻片架,所述推玻片架用于放置推玻片,并向所述推玻片机构推送推玻片,所述载玻片架用于放置载玻片,并向所述载玻片机构推送载玻片,
18.所述待测样本放样机构用于将来自所述穿刺针的待测样本滴至所述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
19.所述载玻片机构用于从所述载玻片架上接取载玻片,所述推玻片机构用于从所述推玻片架上接取推玻片,并利用该推玻片将位于所述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的待测样本进行推平。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条形码打印机构和第一风扇,所述条形码打印机构和第一风扇分别位于所述载玻片机构的上方,所述条形码打印机构用于在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打印条形码,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对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的待测样本进行风干。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片染色模块包括玻片输送机构、玻片染色缸、玻片夹持机构和玻片回收盒,
22.所述玻片输送机构将位于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输送至玻片染色缸附近,所述玻片夹持机构将玻片输送机构上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染色缸、并将玻片染色缸内染色完毕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回收盒。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风扇、第一烘干风扇和玻片中转盒,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玻片输送机构靠近玻片染色缸一端的侧面,所述玻片中转盒设置在所述玻片输送机构与玻片染色缸之间,所述第一烘干风扇位于所述玻片中转盒的一侧,
24.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对位于玻片输送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的待测样本进行风干,所述玻片夹持机构先将玻片输送机构上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中转盒,然后再将位于玻片中转盒中烘干后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染色缸,所述第一烘干风扇用于对放置在玻片中转盒内部的载玻片进行加热烘干。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玻片回收盒支架和载玻片检测器,所述玻片回收盒支架用于同时放置数个玻片回收盒,并推动玻片回收盒进行移动,所述载玻片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玻片回收盒支架上,所述载玻片检测器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玻片回收盒支架上的玻片回收盒内载玻片的数量。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包括上料模块、涂片制作模块和涂片染色模块,其中上料模块用于对容纳待测样本的试管及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架进行驱动,并对试管表面的条形码信息进行识别,以及吸取试管内的待测样本并将待测样本输
送至涂片制作模块中的载玻片上;涂片制作模块用于自动拾取载玻片和推玻片,并驱动推玻片对载玻片上的待测样本进行推平并风干处理,以及在载玻片上打印条形码并将打印好条形码的载玻片驱动至涂片染色模块;涂片染色模块用于对来自涂片制作模块的载玻片进行染色以及风干处理,并将风干后的载玻片进行整理收集;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的涂片制作,大大的提高了涂片的制作效率,同时因为采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涂片的制作,因此也能进一步的保证涂片制作的质量。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传动杆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中的试管架驱动机构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中的试管架驱动机构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中的上料模块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中的涂片制作模块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中的涂片制作模块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中的涂片制作模块的第三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发明中的涂片染色模块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2为本发明中的回收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3为本发明中的玻片回收盒支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5.如图1-13所示,
46.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上料模块、涂片制作模块和涂片染色模块,
47.上料模块,用于对容纳待测样本的试管2及放置试管2的试管架3进行驱动,并对试管2上的条形码信息进行识别,以及吸取试管2内的待测样本并将待测样本输送至涂片制作模块中的载玻片上;
48.涂片制作模块,用于自动拾取载玻片和推玻片,并驱动推玻片对载玻片上的待测样本进行推平并风干处理,以及在载玻片上进行相关信息的打印作业并将打印好信息的载玻片驱动至涂片染色模块;
49.涂片染色模块,用于对来自涂片制作模块的涂片进行染色以及风干处理,并将风干后的涂片进行整理收集。
50.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模块包括物料架5和试管架驱动机构,物料架5上设置有物料托板6,物料托板6的各边沿处分别设置有试管架挡板,数个试管架3并排的设置在物料托板6上,试管架驱动机构用于将放置在物料托板6上的试管架3逐个的由物料托板6的右端经由物料托板6的前边沿移动至其左端;
51.具体的,试管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试管架驱动机构、第二试管架驱动机构和第三试管架驱动机构,
52.第一试管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7,第一滑轨7沿底板1的前后方向设置在底板1上,第一滑轨7上设置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上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杆10,第一传动杆1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块11,传动块1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试管架夹块12,两个试管架夹块12分别位于放置在物料托板6上的试管架3的两端,
53.第一传动杆10两端的下表面以及传动块11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销13,传动块11上的第一弹簧销13与与其相邻的第一传动杆10上的第一弹簧销1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
54.第一滑块8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5,第一连接块15上设置有第一齿块16,第一连接块15和第一齿块16之间设置有第一齿形带17,第一齿块16与第一齿形带17之间啮合,位于第一滑轨7后端的底板1上通过支架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形带轮、前端的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的主轴上设置有第二齿形带轮,第一齿形带17套装在第一齿形带轮和第二齿形带轮上;
55.通过上述设计结构可知:第一电机19主轴转动通过第一齿形带17、第一齿块16和第一连接块15实现驱动第一滑块8沿第一滑轨7前后移动,进而实现驱动连接板9、第一传动杆10、传动块11和试管架夹块12整体一起前后移动,
56.因此,首先将数个放置有试管2的试管架3按照前后方位并排的放置在物料托板6的右端上,此时两个试管架夹块12位于数个试管架3的后方,当需要推动位于两个试管架夹块12前方的这个试管架3时,第一电机19驱动两个试管架夹块12向后移动,因为两个试管架夹块12分别与第一传动杆10的两端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的连接,因此,两个试管架夹块12分别向外偏转张开以实现由后一个试管架3的前方来到前一个试管架3的前方,此时,两个试管架夹块12在第一弹簧14的作用力下进行回位,然后再通过第一电机19和两个试管架夹块12驱动位于两个试管架夹块12后方的这个试管架3向后移动直至触碰到位于物料托板6右端前边沿的接触开关即可,依次类推,可以实现将位于物料托板6右端上的试管架3逐个往后推动,等物料托板6右端上的试管架3全部移动完毕后,操作者可往物料托板6上添加放置有试管2的试管架3即可;
57.进一步的,第二试管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滑轨7左侧的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上沿左右方向的设置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轨2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板24,第一传动板24的背面可转动的设置有试管架拨爪25,且位于试管架拨爪25右侧的第一传动板24上设置有限位块26,第一传动板24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二弹簧销27,第二弹簧销27位于试管架拨爪25的左侧,第二弹簧销27上勾接有第二弹簧28,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与试管架拨爪25的下端勾接,
58.第二滑块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9,第二连接块29上设置有第二齿块30,第二连接块29和第二齿块30之间设置有第二齿形带31,第二齿块30与第二齿形带31之间啮合,位于第二滑轨22左端的第一支撑板21上通过支架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齿形带轮、右端的第一支撑板21上设置有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的主轴上设置有第四齿形带轮,第二齿形带31套装在第三齿形带轮和第四齿形带轮上。;
59.通过上述设计结构可知:第二电机33主轴转动通过第二齿形带31、第二齿块30和第二连接块29实现驱动第二滑块23沿第二滑轨22左右移动,进而实现驱动第一传动板24和试管架拨爪25整体一起左右移动,
60.因此,当通过第一电机19将试管架3驱动至物料托板6右端的前边沿时,此时第二电机33驱动试管架拨爪25向右移动,因为试管架拨爪25与第一传动板24之间通过轴承实现可左右偏转的连接,此时,试管架拨爪25的上端向左偏斜进而越过试管夹3下端的边框,直至试管架拨爪25的上端移动至试管架3底部的凹槽时,试管架拨爪25就会在第二弹簧28的作用下恢复至竖直状态,因此试管架拨爪25的上端插入试管架3底部的凹槽内,然后第二电机33驱动试管架拨爪25向左移动,试管架拨爪25的上端在限位块26的阻挡下,不会再向右偏转,因此就能实现驱动试管架3向左移动直至触碰到位于物料托板6左端左边沿的接触开关即可,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实现逐个的将位于物料托板6右端后边沿的试管夹3移动至物料托板6左端的后边沿;
61.优选的,试管架拨爪25的右上角圆角设置,使得试管架拨爪25向右移动时,使其能够更好的划过试管夹3的下端,运动的更为顺畅;
62.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知:试管架拨爪25向左移动时,在限位块26的作用下保持纵
向状态,以此更好的推动试管夹3向左移动,当试管架拨爪25移动至物料托板6左端时,此时这个试管夹3已经推动至物料托板6的左端,因此,试管架拨爪25就会向右移动去推动下一个试管夹3,此时,因为试管架拨爪25与第一传动板24之间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在试管架拨爪25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试管架拨爪25的上端就会向左偏转以此能够顺利的通过试管夹3的下端,当试管架拨爪25移动至下一个试管夹3的下方时,因为每个试管夹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凹槽,试管架拨爪25来到试管夹3的下方时,在第二弹簧28的作用下,就会自动回位时竖直的状态,这样试管架拨爪25的上端就会插入试管夹3下方的凹槽内,进而通过试管架拨爪25推动试管夹3向左移动;
63.再进一步的,第三试管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1左侧的第二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5的前侧设置有第三电机36,第三电机36的主轴向后贯穿第二支撑板35,且其端部螺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37,第二传动杆3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推动杆38,两个推动杆38的前端分别向前贯穿第二支撑板35,两个推动杆38的前端共同连接的设置有试管架推动板39,
64.位于物料托板6的左半部分的后边沿处的试管架挡板上设置有供试管架推动板39穿过的通孔;
65.通过上述设计结构可知:当第二电机33驱动试管架3向左移动直至触碰到位于物料托板6左端左边沿的接触开关,此时,第三电机36主轴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杆37和两个推动杆38驱动试管架推动板39向前移动贯穿位于物料托板6的左半部分的后边沿处的试管架挡板上的通孔、将位于试管架推动板39前方的试管架3往前推动,直至试管架3触碰到位于物料托板6左端前边沿的接触开关即可,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实现逐个的将位于物料托板6左端后边沿的试管夹3移动至物料托板6左端的前边沿;
66.综上所述,通过第一试管架驱动机构、第二试管架驱动机构和第三试管架驱动机构就可以实现将放置在物料托板6上的试管架3逐个的由物料托板6的右端经由物料托板6的前边沿移动至物料托板6左端的整个自动化上料作业。
67.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1上、用于扫描试管2表面条形码的扫描仪40,
68.底板1上设置有第四电机支架41,物料托板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第四电机支架41的上端贯穿物料托板6上的通孔,且其顶端设置有第四电机42,第四电机42的主轴上设置有试管旋转驱动轮43,且试管旋转驱动轮43的外圆周面与其正后方的试管2的表面接触,
69.底板1上设置有待测样本吸取支架44,待测样本吸取支架44上设置有第五电机支架45,第五电机支架45上设置有第五电机46,待测样本吸取支架44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三滑轨47,第三滑轨47上设置有第三滑块48,第三滑块48上设置有第二传动板49,第五电机46的主轴贯穿第二传动板49并与其螺接,第二传动板49上设置有第三传动板50,第三传动板50的前端上左右并排的设置有两个试管旋转辅助轮51,两个试管旋转辅助轮51与试管旋转驱动轮43设置在试管2的前后两侧;
70.通过上述设计结构可知:第五电机46的主轴转动驱动与其螺接的第二传动板49前后移动,进而通过第三传动板50驱动两个试管旋转辅助轮51向前移动直至两个试管旋转辅助轮51的内侧与同一个试管2的外侧壁接触,这样在两个试管旋转辅助轮51和试管旋转驱动轮43的共同作用下,进而驱动移动至此位置的试管架3上的试管2进行旋转,
71.进一步的,第五电机支架45的顶部设置有感应器,第五电机46的主轴上设置有与感应器配合的感应板,
72.这样,当试管2跟随试管架3在向左的过程中,当其来到扫描仪40的正前方时,此时如果试管2上的条形码正对扫描仪40,这样扫描仪40就能直接扫描试管2上的条形码,如果试管2上的条形码不是正对扫描仪40,这样扫描仪40就无法对试管2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这时,第四电机42和第五电机46分别进行旋转,进而驱动试管旋转驱动轮43和试管旋转辅助轮51共同驱动试管2进行旋转一定的角度,以使得试管2上的条形码能被扫描仪40识别,如果第五电机支架45上的感应器在连续两次感应到感应板时,扫描仪40仍未能扫描到试管2上的条形码,那就意味着该试管2上的条形码出现了问题或脱落,这样设备后续的采样步骤将不会对这个试管2内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开展。
73.在本实施例中,待测样本吸取支架44上设置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依次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试管支座53、第二试管支座54和穿刺针支座55,穿刺针支座55上设置有穿刺针56,
74.位于第二支撑板35后侧的底板1上设置有可四向移动的第一运动副,第一运动副上设置有可旋转及开合的试管夹58,试管夹58用于将试管架3上的试管2逐一夹取并放置在第一试管支座53和第二试管支座54之间,第一试管支座53向第二试管支座54靠近以夹紧试管2,穿刺针支座55向第二试管支座54靠近以使得穿刺针56的端部插入试管2以吸取试管2内部的待检测样本;
75.具体的,第一试管支座53、第二试管支座54和穿刺针支座55与第四滑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四滑块,且第四滑块分别滑动的设置在第四滑轨上;
76.第一试管支座53上设置有第六电机60,待测样本吸取支架44上设置有第六电机拉动板61,第六电机拉动板61上设置有拉动螺杆62,第六电机60的主轴为空心螺纹管,第六电机60的主轴套装在拉动螺杆62上且与其螺接,这样第六电机60的主轴旋转时,就能实现第六电机60和第一试管支座53整体沿着第四滑轨靠近或远离第二试管支座54;
77.待测样本吸取支架44上设置有第七电机支座,第七电机支座上设置有第七电机64,第七电机64的主轴上设置有螺纹,第七电机64的主轴贯穿穿刺针支座55且与其螺接,这样第七电机64的主轴旋转时,就能实现穿刺针支座55和穿刺针56整体沿着第四滑轨靠近或远离第二试管支座54;
78.优选的,第二试管支座54上设置有限位支座,限位支座上设置有限位杆66,穿刺针支座55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限位杆66远离限位支座的一端插入限位孔,且限位杆66上远离限位孔的一端的外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通过设计控制限位杆66上远离限位孔的一端的长度实现限定第二试管支座54和穿刺针支座55之间的距离,进而限定穿刺针56插入试管2内部的长度;
79.进一步的,限位杆66上套装有弹簧,且弹簧位于第二试管支座54和穿刺针支座55之间,该弹簧用于助推穿刺针56从试管2中脱离出来。
80.优选的,为了方便穿刺针56将试管2内部的待测样本吸取出来,设计第四滑轨左端的高度高于其右端的高度,这样试管2内的待检测样本就会聚集在试管2的右端,方便从右端插入试管2的穿刺针56吸取待检测样本。
8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运动副包括第一运动副支座67,第一运动副支座67上纵向的
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螺接有第一螺母,位于第一螺杆上方的第一运动副支座67上设置有第八电机70,第八电机70的主轴与第一螺杆的上端通过轴套实现传动连接,第一螺母上设置有第九电机支座板71,第九电机支座板71上沿前后方向的设置有第五滑轨,第五滑轨上设置有第五滑块,第五滑块上设置有夹持电机74,夹持电机74的输出端设置有试管夹58,
82.进一步的,第九电机支座板71上设置有第九电机75和第五齿形带轮,第九电机75的主轴上设置有第六齿形带轮,第五齿形带轮和第六齿形带轮上套装有第三齿形带,第五滑块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三齿块,第三连接块和第三齿块之间设置有第三齿形带,且第三齿块与第三齿形带之间啮合。
83.通过上述结构可知:通过第八电机70、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相互配合可实现夹持电机74的上下移动,
84.通过第九电机75、第三齿块、第三齿形带、第五滑轨和第五滑块可实现夹持电机74的前后移动,
85.再配合夹持电机74本身可驱动试管夹58进行旋转,同时还能驱动试管夹58的张开和闭合,这样在上述运动结构的共同配合下,就可以实现利用试管夹58将位于试管夹58前方的试管2从试管架3上取出,然后夹持试管2至第一试管支座53和第二试管支座54中间的位置,然后将试管2偏转移动一定角度,然后第一试管支座53沿着第四滑轨靠近第二试管支座54将试管2夹持在第一试管支座53和第二试管支座54之间;
86.优选的,第一试管支座53和第二试管支座54上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凹槽,设计该凹槽便于在第一试管支座53和第二试管支座54夹持试管2时对试管2的两端进行定位。
87.在本实施例中,涂片制作模块包括玻片放置机构、推玻片机构、载玻片机构和待测样本放样机构,
88.玻片放置机构包括推玻片架和载玻片架,推玻片架用于放置推玻片,并向推玻片机构推送推玻片,载玻片架用于放置载玻片,并向载玻片机构推送载玻片,
89.待测样本放样机构用于将来自穿刺针56的待测样本滴至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
90.载玻片机构用于从载玻片架上接取载玻片,推玻片机构用于从推玻片架上接取推玻片82,并利用该推玻片82将位于载玻片机构上的载玻片表面的待测样本进行推平;
91.具体的,玻片放置机构还包括玻片放置支架85,玻片放置支架85包括纵向设置的侧板和横向按照上下方位设置的顶板和中间板88,顶板和中间板88的前端与侧板的侧壁连接,
92.玻片放置支架85位于物料架5后侧的底板1上,推玻片架和载玻片架分别设置在玻片放置支架85的顶板上方,推玻片架包括推玻片架本体86,载玻片架包括载玻片架本体87,推玻片架本体86内部堆叠有推玻片82,载玻片架本体87内部堆叠有载玻片,位于推玻片架和载玻片架下方的玻片放置支架85顶板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开槽,推玻片架和载玻片架的前后侧壁的下边沿分别设置有缺口,
93.玻片放置支架85的中间板88上设置有第十电机和第十一电机,玻片放置支架85的中间板88上通过转轴还设置有第七齿形带轮和第八齿形带轮,第十电机和第十一电机的主
轴上分别设置有第十齿形带轮和第十一齿形带轮,第七齿形带轮和第十齿形带轮上套装有第四齿形带,第八齿形带轮和第十一齿形带轮上套装有第五齿形带,
94.同时玻片放置支架85的中间板88上沿前后方向并排的设置有第六滑轨和第七滑轨,第六滑轨和第七滑轨上分别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第六滑块上设置有推玻片驱动板100,推玻片驱动板100位于推玻片架本体86下方,第七滑块上设置有载玻片驱动板101,载玻片驱动板101位于载玻片架本体87下方,第六滑块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上设置有第四齿块,第四连接块和第四齿块夹持在第四齿形带的两侧且第四齿块与第四齿形带啮合,第七滑块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块,第五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五齿块,第五连接块和第五齿块夹持在第五齿形带的两侧且第五齿块与第五齿形带啮合,
95.因此,通过第十电机可以驱动第六滑块沿第六滑轨前后移动,相应的,驱动推玻片驱动板100由推玻片架本体86前侧的缺口插入推玻片架本体86,同时将位于推玻片架本体86最下方的一块推玻片由推玻片架本体86后侧壁上的缺口推出推玻片架本体86;
96.同理,通过第十一电机可以驱动第七滑块沿第七滑轨前后移动,相应的,驱动载玻片驱动板101由载玻片架本体87前侧的缺口插入载玻片架本体87,同时将位于载玻片架本体87最下方的一块载玻片由载玻片架本体87后侧壁上的缺口推出载玻片架本体87;
97.具体的,待测样本放样机构包括放样针108、可前后上下四向移动第二运动副、放样针清洗套110和清洗水回收桶111,可前后上下四向移动第二运动副和清洗水回收桶111设置在底板1上,
98.第二运动副包括第二运动副支座112,第二运动副支座112上沿前后方向的设置有第八滑轨,第八滑轨上设置有第八滑块,第八滑块上设置有第十二电机支座,第十二电机支座顶部设置有第十二电机116,第十二电机支座上纵向的设置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螺接有第二螺母,第十二电机116的主轴与第二螺杆的上端通过轴套实现传动连接,放样针108设置在第二螺母上,放样针清洗套110设置在第八滑块上,放样针108的下端插接在放样针清洗套110内部并贯穿放样针清洗套110,
99.放样针清洗套110的内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放样针108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滑动密封连接,放样针清洗套110的侧壁上按照上下方位的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外部的进水管和回水管连通,
100.清洗水回收桶111与放样针108沿前后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101.进一步的,载玻片机构包括载玻片座119和第三运动副,第三运动副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三运动副支座121,第三运动副支座121位于玻片放置机构的后方,第三运动副支座121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九滑轨122,两个第九滑轨122上分别设置有第九滑块,两个第九滑块上设置有载玻片座底板124,载玻片座底板124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第十滑轨125,第十滑轨125上设置有第十滑块,载玻片座119设置在第十滑块上,且载玻片座119位于放样针清洗套110的下方,
102.同理,载玻片座底板124通过设置在第三运动副支座121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载玻片座底板124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载玻片座底板124沿第九滑轨122前后移动;
103.同理,第十滑块通过设置在载玻片座底板124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滑块沿第十滑轨125左右移动;
104.再进一步的,推玻片机构包括推玻片座127和第四运动副,第四运动副包括第四运动副支座130,第四运动副支座130上纵向的设置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上螺接有第三螺母,位于第三螺杆上方的第四运动副支座130上设置有第十三电机133,十三电机133的主轴与第三螺杆的上端通过轴套实现传动连接,第三螺母上设置有第十四电机支座板134,第十四电机支座板134上沿前后方向的设置有第十一滑轨135,第十一滑轨135上设置有第十一滑块,推玻片座127设置在第十一滑块上,推玻片座127与推玻片架本体86沿前后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105.同理,第十一滑块通过设置在第十四电机支座板134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一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一滑块沿第十一滑轨135前后移动;
106.综上所述,载玻片座119首先向右再向前移动至载玻片架本体87的后方,位于载玻片架本体87上的感应器感应到载玻片座119位于合适的位置后,载玻片驱动板101将位于载玻片架本体87内部最下面的一块载玻片由载玻片架本体87后侧壁上的缺口、载玻片座119顶部的凹槽的前端入口推入载玻片座119顶部的凹槽的内部,然后载玻片座119向后再向左移动至放样针清洗套110的后方,
107.然后,放样针108向前移动至清洗水回收桶111的上方,放样针清洗套110的进水口开始进水,同时放样针108上下移动,对放样针108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从出水口回收至外部,同时少部分的污水会掉落至清洗水回收桶111内,待放样针108清洗完毕后,放样针108向后来到载玻片座119的上方,将来自穿刺针56的待检测样本滴至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上,然后载玻片座119向后再向右移动至推玻片座127的后方;
108.最后,推玻片座127向前移动至推玻片架本体86的后方,位于推玻片架本体86上的感应器感应到推玻片座127位于合适的位置后,推玻片驱动板100将位于推玻片架本体86内部最下面的一块推玻片由推玻片架本体86后侧壁上的缺口推入推玻片座127上,然后推玻片座127向后移动将位于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表面的待测样本进行推平处理;
109.优选的,还包括条形码打印机构137和第一风扇,条形码打印机构137位于第十滑轨125右端的上方,第一风扇位于第十滑轨125左端的上方,条形码打印机构137用于在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表面打印条形码,该条形码与该片载玻片表面上的待检测样本的来源信息一致,方便后期检测信息的统一管理,第一风扇用于对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表面的待测样本进行风干处理。
110.在本实施例中,涂片染色模块包括玻片输送机构、玻片染色缸139、玻片夹持机构和玻片回收盒140,
111.玻片输送机构将位于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输送至玻片染色缸139附近,玻片夹持机构将玻片输送机构上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染色缸139、并将玻片染色缸139内染色完毕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回收盒140;
112.具体的,玻片输送机构包括载玻片推动板141和载玻片输送座142,位于第十滑轨125左端的底板1上设置有载玻片推动板支座143,推动板支座143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的推动板上下滑轨,推动板上下滑轨上设置有推动板上下滑块,推动板上下滑块上设置有载玻片推动板底板144,推动板支座143上载玻片推动板底板电机145,载玻片推动板底板电机145的主轴贯穿载玻片推动板底板144并与其螺纹连接,载玻片推动板底板144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第十二滑轨,第十二滑轨上设置有第十二滑块,载玻片推动板141设置在第十二
滑块上,
113.同时,载玻片推动板底板144上设置有第十五电机146,第十五电机146的主轴贯穿载玻片推动板141,且与载玻片推动板141相互螺接,因此,通过载玻片推动板底板电机145和第十五电机146就可以驱动载玻片推动板141实现上下和前后的移动,因此,载玻片推动板141就可以由载玻片座119上用于放置载玻片的凹槽的前方开口进入载玻片座119上的凹槽,进而将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由载玻片座119上凹槽后端的开口推出载玻片座119;
114.另一方面,玻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十三滑轨147,第十三滑轨147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第十滑轨125后方的底板1上,第十三滑轨147上设置有第十三滑块,第十三滑块上设置有第十六电机149,载玻片输送座142设置在第十六电机149的主轴上,
115.同理,第十三滑块通过设置在底板1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三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三滑块沿第十三滑轨147左右移动,
116.当第十三滑块移动至载玻片座119的后方时,第十六电机149驱动载玻片输送座142进行旋转,使其上方凹槽的开口对准载玻片座119上放置有载玻片的凹槽的后端,这时载玻片推动板141就将位于载玻片座119上的载玻片由载玻片座119上凹槽的后端开口以及玻片输送座142上凹槽的开口推入玻片输送座142上的凹槽内部,然后第十六电机149驱动载玻片输送座142进行旋转使得输送座142上的凹槽的开口端朝上设置,然后第十三滑块移动至第十三滑轨147的左端,
117.玻片染色缸139位于第十三滑轨147左端的前方的底板1上,玻片回收盒140位于玻片染色缸139左侧的底板1上,
118.玻片夹持机构包括玻片夹持机构支架150,玻片夹持机构支架150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第十四滑轨151,第十四滑轨151上设置有第十四滑块,第十四滑块上设置有玻片夹爪第一底板153,玻片夹爪第一底板153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的第十五滑轨154,第十五滑轨154上设置有第十五滑块,第十五滑块上设置有玻片夹爪第二底板156,玻片夹爪第二底板156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的第十六滑轨,第十六滑轨上设置有第十六滑块,第十六滑块上设置有玻片夹爪159,且玻片夹爪159位于玻片染色缸139和玻片回收盒140的上方,
119.同理,第十四滑块通过设置在玻片夹持机构支架150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四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四滑块沿第十四滑轨151前后移动,
120.第十五滑块通过设置在玻片夹爪第一底板153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五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五滑块沿第十五滑轨154左右移动,
121.第十六滑块通过设置在玻片夹爪第二底板156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六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六滑块沿第十六滑轨上下移动,
122.根据上述结构设计可知:玻片夹爪159可实现上下左右前后的六向移动,因此,玻片夹爪159先向后移动,将位于玻片输送座142上玻片夹起,然后向前移动将玻片放入玻片染色缸139的内部,待玻片染色缸139内部的玻片染色完毕后,再将玻片染色缸139内部染色完毕后的玻片夹起并向左移动将其放入玻片回收盒140的内部。
123.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风扇160、第一烘干风扇161和玻片中转盒162,第二风扇160设置在第十三滑轨147左端的后侧,玻片中转盒162设置在第十三滑轨147的左端与玻片染色缸139之间,第一烘干风扇161位于玻片中转盒162右侧的底板1上,
124.第二风扇160用于对位于玻片输送座142上的载玻片进行风干,玻片夹爪159先将
玻片输送座142上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中转盒162,然后再将位于玻片中转盒162内风干好的载玻片夹持放入玻片染色缸139,第一烘干风扇161用于对放置在玻片中转盒162内部的载玻片进行加热烘干。
125.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玻片回收盒支架和载玻片检测器164,玻片回收盒支架用于同时放置数个玻片回收盒140,并推动玻片回收盒140进行移动,载玻片检测器164设置在玻片回收盒支架上,载玻片检测器164用于感应位于玻片回收盒支架上的每个玻片回收盒140内的载玻片的数量;
126.具体的,玻片回收盒支架包括支架立柱165,支架立柱165上设置有回收底板166,回收底板166上设置有成“u”字形的凹槽167,凹槽167的开口朝前设置,凹槽167的内部放置有数个玻片回收盒140,凹槽167上两条平行的侧边的底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通孔168,位于回收底板166下方的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第十七滑轨支架和第十八滑轨支架169,第十七滑轨支架和第十八滑轨支架169上分别设置有第十七滑轨和第十八滑轨171,第十七滑轨和第十八滑轨171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凹槽167底板上两个通孔的下方,且分别与凹槽167底板上的通孔平行设置,
127.第十七滑轨和第十八滑轨171上分别设置有第十七滑块和第十八滑块172,第十七滑块和第十八滑块17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和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
128.同理,第十七滑块通过设置在第十七滑轨支架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七滑块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七滑块沿第十七滑轨前后移动,
129.同理,第十八滑块172通过设置在第十八滑轨支架169上的电机、齿带轮和齿形带与设置在第十八滑块172上的连接块和齿块配合实现第十八滑块172沿第十八滑轨171前后移动,
130.进一步的,回收底板166后端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三玻片盒拨动块电机支架176和第十九滑轨177,第十九滑轨177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三玻片盒拨动块电机支架176上设置有第三玻片盒拨动块电机178,第十九滑轨177上设置第十九滑块179,第十九滑块179上设置有第三玻片盒拨动块180,第三玻片盒拨动块电机178的主轴贯穿第十九滑块179,且第十九滑块179之间螺接,因此,第三玻片盒拨动块电机178的主轴旋转即可驱动第三玻片盒拨动块180沿第十九滑轨177左右移动,以此将位于凹槽167右侧后端的玻片回收盒140推动至凹槽167左侧的后端位置,
131.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将空的玻片回收盒140放在凹槽167右侧的前端,玻片回收盒140在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的推动下缓慢向凹槽167的后端移动,在此过程中,玻片夹爪159同时将位于玻片染色缸139内染色完成的玻片夹取放入玻片回收盒140中,载玻片检测器164位于凹槽167右侧的后端位置,当玻片回收盒140移动至载玻片检测器164的左侧,载玻片检测器164对玻片回收盒140内的载玻片的数量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第三玻片盒拨动块180将玻片回收盒140推动至凹槽167左侧的后端,然后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将玻片回收盒140缓慢的向前推动,这样工作人员只需在凹槽167左侧的前端位置即可取得制作好的涂片。
132.优选的,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和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分别通过轴承与第十七滑块和第十八滑块172之间转动的连接,同时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和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的下端通过玻片盒拨动块弹簧181与分为设置在第十七滑块和第十八滑块172上的弹簧销
182连接,且第十七滑块上的弹簧销位于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的后方,第十八滑块172上的弹簧销182位于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的前方,位于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前方的第十七滑块上设置有玻片盒拨动块限位突起183,通过该玻片盒拨动块限位突起183以确保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位于竖直状态以及向后偏转,位于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后方的第十八滑块172上也设置有玻片盒拨动块限位突起183,通过该玻片盒拨动块限位突起183以确保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位于竖直状态以及向前偏转;
133.优选的,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的前上角圆角设置,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的后上角圆角设置,使得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向前以及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向后移动时,使其能够更好的划过玻片回收盒140的下端,运动的更为顺畅;
134.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知: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向后移动时,在第十七滑块上的玻片盒拨动块限位突起183的作用下保持纵向状态,以此更好的推动玻片回收盒140向后移动,当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移动至凹槽167的后端时,此时这个玻片回收盒140已经推动至凹槽167的后端,因此,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就会向前移动去推动下一个玻片回收盒140,此时,因为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与第十七滑块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在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的上端就会向后偏转以此能够顺利的通过玻片回收盒140的下端,当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移动至下一个玻片回收盒140的下方时,因为每个玻片回收盒140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凹槽,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来到玻片回收盒140的下方时,在玻片盒拨动块弹簧181的作用下,就会自动回位至竖直的状态,这样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的上端就会插入玻片回收盒140下方的凹槽内,进而通过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推动玻片回收盒140向后移动;
135.同理,第二玻片盒拨动块175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与第一玻片盒拨动块174的一致,只是二者移动的方向不同而已,因此不再赘述。
13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