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2268发布日期:2023-03-25 12:4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力仪表是工业控制和测量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气象等领域,为提高压力仪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合格率与稳定性,需对被检定的压力仪表进行真空和压力的检测,此时需为被检仪表提供容量大、密封性好、操作简便的气压箱来进行检定。
3.大多数检定箱通常用多个螺栓来安装舱盖,将舱盖与舱体之间用密封条进行压紧密封,比较笨重,加工难度大,且只留一个观察口。
4.使用上述检定箱进行压力检测时,不容易实时观察内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检定箱难以实时观察内部情况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密封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密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密封装置,包括真空腔体,真空腔侧盖、真空腔端盖和真空腔底盖,所述真空腔侧盖呈环状,所述真空腔端盖位于所述真空腔体的一端,所述真空腔底盖位于所述真空腔体远离所述真空腔端盖的一端,所述真空腔体指所述真空腔侧盖、所述真空腔端盖和所述真空腔底盖所围成的内部空间,所述真空腔侧盖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真空腔底盖上开设有充压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待检测的检测设备放置在真空腔体内进行压力检测,能够通过透明的真空腔侧盖实时观察真空腔体内的内部情况,从而改善了传统检定箱难以实时观察内部情况的缺陷;具体地,通过真空腔底盖、真空腔端盖和真空腔侧盖的设置,能够在其中形成真空腔体,从而能够将待检测的检测设备在真空腔体内进行压力检测;通过将真空腔侧盖由透明材料制成,能够通过真空腔侧盖观察到内部的实时情况;通过充压口的设置,能够通过充压口向真空腔体内部进行充压。
8.可选的,所述真空腔底盖上还开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上穿设有检测接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检测接嘴外接检测装置,从而能够检测真空腔体内部的实时的实际压力;通过充压口和检测口能够形成气路联通,从而能够防止密封装置在启合过程中对被检定产品的激发。
10.可选的,所述真空腔底盖上设有气密性航空插座组件,所述气密性航空插座组件包括气密性密封座以及安装在气密性密封座上的气密性航插,所述真空腔底盖上开设有密封口,所述气密性密封座安装在所述密封口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气密性航插代替标准化的插座,从而能够通过气密性航插来随时调节连接接口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密封装置的功能性。
12.可选的,所述气密性密封座与所述真空腔底盖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真空腔体的密封性;具体地,通过密封条和密封槽的设置,能够将密封条卡接在密封槽内,从而能够提高气密性密封座与真空腔底盖之间的密封性。
14.可选的,所述真空腔端盖上设有便携式舱门组件,所述便携式舱门组件包括真空舱门,所述真空腔端盖上开设有真空舱口,所述真空舱门设置在所述真空舱口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真空舱口将被检定设备放置入真空腔体内,或从真空腔体内取出;能够通过舱门控制真空舱口的开启和闭合。
16.可选的,所述便携式舱门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栓、手轮和手柄,所述手轮设置在所述真空舱门远离所述真空腔体的一侧,所述锁紧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手轮与所述真空舱门之间,且与所述手轮和所述真空舱门配合使用;所述手柄设有若干个且沿所述手轮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手轮和手柄来控制舱门的开启和闭合,从而能够通过手轮和手柄提高开启和关闭真空舱门的便捷性;当手轮转动时,能够带动锁紧螺栓进一步锁紧,从而使得真空舱门与真空舱口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直线行程,使得真空舱门能够从真空腔端盖内退出。
18.可选的,所述真空腔端盖上还设有防泄漏组件,所述防泄漏组件包括螺母套、压盖、压杆、固定螺钉和搭扣,所述真空腔端盖远离所述真空腔底盖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固定所述压杆的固定块,所述手轮与所述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螺钉与其中一组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搭扣与另一组所述固定块卡接;所述搭扣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当所述搭扣转动至与所述真空腔端盖平行时,所述搭扣能够将所述压杆锁紧,当所述搭扣转动至与所述真空腔端盖垂直时,所述压杆能够与所述搭扣脱离,以另一组所述固定块为轴心进行转动;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真空舱门远离所述真空腔体的一侧;所述螺母套固定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栓上,且与所述锁紧螺栓相互配合使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强真空舱门的密封性,同时能够提高打开和关闭舱门的操作的便捷性;具体地,能够通过螺母套和压盖减少连接处的缝隙,从而提高密封性;还能够通过压杆和搭扣避免舱门在意外拨动手轮的情况下产生松动或者开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泄露的问题;当需要打开舱门时,能够通过转动搭扣解除对压杆的卡接,使得压杆能够以其铰接的固定块为轴心进行转动,此时转动手轮使真空舱门打开时,即可使真空舱门同压杆一起转动打开。
20.可选的,所述真空腔端盖与所述真空腔底盖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杆,若干个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真空腔侧盖外,且沿所述真空腔侧盖的周向均匀分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强密封装置的稳定性。
22.可选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真空腔侧盖与所述真空腔端盖之间的连接处,另一组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真空腔侧盖与所述真空腔底盖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强密封装置的密封性;具体地,能够通过密封圈增强真空腔侧盖与真空腔端盖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还能够通过密封圈增强真空腔侧盖与真空腔底盖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24.可选的,所述真空腔体内设有定位块和托盘,所述托盘呈矩形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真空腔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定位块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真空腔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托盘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定位块将待检的检定装置定位在定位块上,通过整齐地摆放待检定装置,能够提高密封装置的美观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真空腔端盖、真空腔侧盖和真空腔底盖的设置,能够将待检测的检测设备放置在真空腔体内进行压力检测,能够通过透明的真空腔侧盖实时观察真空腔体内的内部情况,从而改善了传统检定箱难以实时观察内部情况的缺陷;2.通过充压口和检测口的设置,能够通过充压口向真空腔体内部进行充压,能够通过检测口上设置的检测接嘴外接检测装置,从而能够检测真空腔体内部的实时的实际压力;通过充压口和检测口能够形成气路联通,从而能够防止密封装置在启合过程中对被检定产品的激发;3.通过气密性航插组件的设置,能够通过气密性航插代替标准化的插座,从而能够通过气密性航插来随时调节连接接口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密封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真空腔体;2、真空腔端盖;21、第一定位板;211、第一定位孔;22、第一定位环;221、第一定位槽;23、真空舱口;24、固定块;3、真空腔底盖;31、第二定位板;311、第二定位孔;32、第二定位环;321、第二定位槽;33、充压口;331、充压接嘴;34、检测口;341、检测接嘴;35、密封口;4、真空腔侧盖;5、气密性航空插座组件;51、气密性密封座;511、密封槽;5111、密封条;52、气密性航插;6、便携式舱门组件;61、真空舱门;611、锁紧口;62、锁紧螺栓;63、手轮;64、手柄;65、手柄球;7、防泄漏组件;71、螺母套;72、压盖;73、压杆;74、固定螺钉;75、搭扣;76、手柄环;8、螺杆;81、六角螺母;9、托盘;91、定位块;911、卡槽;92、不锈钢把手;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密封装置。参照图1,一种新型密封装置包括真空腔体1、真空腔侧盖4、真空腔端盖2、真空腔底盖3、气密性航空插座组件5、便携式舱门组件6和防泄漏组件7;真空腔端盖2和真空腔底盖3设置在真空腔侧盖4的两端,气密性航空插座组件5设置在真空腔底盖3上,便携式舱门组件6和防泄漏组件7均设置在真空腔端盖2上。
31.参照图1,真空腔侧盖4水平设置,且纵截面呈环形,由透明材料制成;真空腔端盖2位于真空腔侧盖4长度方向的一端,真空腔底盖3位于真空腔侧盖4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真空腔端盖2、真空腔底盖3和真空腔侧盖4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形成真空腔体1。
32.参照图1和图2,真空腔端盖2呈圆形且其尺寸与真空腔侧盖4的纵截面尺寸一致,真空腔底盖3也呈圆形且其尺寸也与真空腔侧盖4的纵截面尺寸一致;真空腔端盖2的周侧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定位板21;真空腔底盖3的周侧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定位板31;每个第二定位板31均在水平方向上与一个第一定位板21正对设置;第一定位板2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1,第二定位板31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11正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孔311,第一定位孔211和第二定位孔311之间穿设有螺杆8,螺杆8的两端在第一定位孔211和第二定位孔311外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81。
33.参照图3和图4,真空腔体1内固定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真空腔侧盖4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托盘9,托盘9水平设置且呈矩形,托盘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91,定位块91沿真空腔侧盖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块91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检定设备的卡槽911;托盘9顶部还固定设置有不锈钢把手92。
34.参照图2和图3,真空腔端盖2靠近真空腔侧盖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环22,第一定位环22的外径与真空腔侧盖4的内径尺寸相等;真空腔底盖3靠近真空腔端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环32,第二定位环32的外径也与真空腔侧盖4的内径尺寸相等;第一定位环22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定位槽221;第二定位环32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定位槽321;第一定位槽221和第二定位槽321的尺寸相等,且第一定位槽221和第二定位槽321内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的尺寸与第一定位槽221和第二定位槽321的尺寸均相适配,密封圈10靠近真空腔侧盖4的一侧与真空腔侧盖4紧密抵接。
35.安装时,先将密封圈10固定在第一定位槽221和第二定位槽321内;然后将真空腔端盖2和真空腔底盖3对准在真空腔侧盖4上,将若干个螺杆8插入对应的若干个第一定位孔211和第二定位孔311内,将六角螺母81螺纹连接在螺杆8上,完成对真空腔体1的安装。
36.参照图1和图3,真空腔底盖3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充压口33和检测口34,充压口33的尺寸和检测口34的尺寸相同,且深度方向与真空腔侧盖4的长度方向相同,且纵截面均呈圆形;充压口33上固定穿设有充压接嘴331,充压接嘴331用于对真空腔体1内部充压;检测口34上固定穿设有检测接嘴341,检测接嘴341用于检测真空腔体1的内部压力;充压口33和检测口34形成了真空腔体1的气路连通,能够防止密封装置在启合过程中对被检定产品的激发。
37.参照图1和图3,气密性航空插座组件5包括气密性密封座51和气密性航插52;真空腔底盖3远离真空腔体1一侧的侧壁中心处开设有呈圆形的密封口35,气密性密封座51呈方形,且固定安装在真空腔底盖3远离真空腔体1一侧的侧壁中心处,气密性密封座51靠近真空腔底盖3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的密封槽511,密封槽511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条5111,密封条5111与真空腔底盖3紧密抵接。
38.参照图3和图4,气密性航插52水平设置,且长度方向与真空腔侧盖4的长度方向相同,其纵截面呈圆形,且与真空腔侧盖4同轴设置;气密性航插52穿设在密封口35内,且固定安装在气密性密封座51上。
39.参照图2和图3,便携式舱门组件6包括真空舱门61、锁紧螺栓62、手轮63、手柄64和手柄球65;真空腔端盖2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真空舱口23,真空舱口23的轴线方向与真空腔侧盖4的轴线方向相同;真空舱门61设置在真空舱口23内,且真空舱门61也呈圆形,其半径的大小与真空舱口23的半径大小相等;真空舱门61的中心处开设有呈圆形的锁紧口611,
锁紧口611的圆心与真空舱门61的圆心重合。
40.参照图2和图3,锁紧螺栓62的轴线方向与锁紧口611的轴线方向重合,且锁紧螺栓62设置在锁紧口611内与真空舱门61螺纹连接,锁紧螺栓62远离真空舱门61的一端与手轮63固定连接,手轮63也呈圆形且轴线方向与锁紧螺栓62的轴线方向相同;手柄64设有若干个且沿手轮63的周向均匀分布,手柄64的长度方向与手轮63的径向重合;手柄球65的数量与手柄64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手柄64远离手轮6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手柄球65。
41.参照图2和图3,防泄漏组件7包括螺母套71、压盖72、压杆73、固定螺钉74和搭扣75;螺母套71固定套设在锁紧螺栓62远离真空舱门61的一端,且与锁紧螺栓62同轴设置,螺母套71的外周侧与压杆73紧密抵接;真空腔端盖2远离真空腔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组固定块24,压杆73的中心处与手轮63远离手柄64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组固定块24通过固定螺钉74与压杆73的一端铰接,且铰接轴线方向与压杆73的长度方向垂直,与真空腔端盖2的所在平面平行,另一组固定块24能够通过搭扣75与压杆73的另一端卡接。
42.参照图2和图3,搭扣75与和其配合使用的固定块24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方向与压杆73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搭扣75远离真空腔端盖2的一侧穿设有手柄环76,手柄环76用于对搭扣进行锁紧;当手柄环76锁紧时,搭扣75无法转动,此时搭扣75与真空腔端盖2平行,压杆73也与真空腔端盖2平行,此时压杆73靠近搭扣75的一端被搭扣75限位,当手柄环76转动解锁时,搭扣75能够转动,当搭扣75转动至与真空腔端盖2平行时,压杆73靠近搭扣75的一端解除限位,能够与搭扣75脱离;压盖72设置在锁紧螺栓62远离真空腔体1的一侧,且呈环状,套设在锁紧螺栓62上与真空舱门61固定连接,其半径大小介于锁紧螺栓62与真空舱门61的半径大小之间。
43.使用时,先转动手柄球65带动手轮63转动,从而带动锁紧螺栓62转动,带动真空舱门61转动,使得真空舱门61与真空腔端盖2之间具有一个直线行程,此时即可将真空舱门61退出真空腔端盖2,然后通过转动手柄环76解除对搭扣75的锁紧,再转动搭扣75解除搭扣75对压杆73的限位,此时即可朝向远离真空腔体1的方向拉动手轮63带动压杆73和真空舱门61一同转动,从而打开真空舱门61,在真空腔体1内进行放置或者取出检定物品。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密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先将密封圈10固定在第一定位槽221和第二定位槽321内;然后将真空腔端盖2和真空腔底盖3对准在真空腔侧盖4上,将若干个螺杆8插入对应的若干个第一定位孔211和第二定位孔311内,将六角螺母81螺纹连接在螺杆8上,完成对真空腔体1的安装。
45.使用时,先转动手柄球65带动手轮63转动,从而带动锁紧螺栓62转动,带动真空舱门61转动,使得真空舱门61与真空腔端盖2之间具有一个直线行程,此时即可将真空舱门61退出真空腔端盖2,然后通过转动手柄环76解除对搭扣75的锁紧,再转动搭扣75解除搭扣75对压杆73的限位,此时即可朝向远离真空腔体1的方向拉动手轮63带动压杆73和真空舱门61一同转动,从而打开真空舱门61,在真空腔体1内进行放置或者取出检定物品。
4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密封装置,使用气密性航空插座代替了固定连接口和标准化的插座,可随时调节连接接口的数量,增加了检测接嘴341可防止在启合过程中对被检定产品的激发,内置定位块91和全方位观察的透明真空腔侧盖4可随时实时观察被检定设备,便携式舱门组件6极大的便捷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防泄漏组件7避免了泄漏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检定效率。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