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6797发布日期:2023-03-18 02:2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加氢站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氢站用维护设备。


背景技术:

2.加氢站作为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基础设施,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十分关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商业化离不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氢站需要使用氮气作为消耗品,对各类仪表以及氢气管路进行吹扫或者内部气体置换。
3.现有加氢站存储氮气的设备为氮气集装格,其气体输出口阀门与氮气导气管之间通过安装在导气管上的螺母拧合,在进行氮气集装格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先拆卸导气管,然后对导气管进行螺母内螺纹检测,检测导气管螺母上的内螺纹是否存在因长时间使用、更换氮气集装格带来的自然磨损或者因对接偏差带来旋拧的损伤,导致螺母内螺纹出现局部变形或者缺口的现象。
4.但现有的拆卸方式中,导气管螺母拆卸下后,其螺母与外界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且缺乏保护结构,导气管螺母上的内螺纹附着空气中灰尘,导气管重新接入集装格后,内螺纹中的灰尘会通过导气管进入到连通的管路中,导致后续氮气使用过程中,灰尘进入储氢罐的管路,并进入储氢罐,导致储氢罐污染,违背了现有氢气安全技术中:凡是与氢气接触的部件/装置/设备,不得沾有油类、灰尘和润滑脂,这一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检测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拆卸阀门上的导气管,并检测导气管螺母上的内螺纹是否损伤,但现有的拆卸方式中,导气管螺母拆卸下后,其螺母与外界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且缺乏保护结构,导气管螺母上的内螺纹附着空气中灰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氢站用维护设备。
6.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氢站用维护设备,包括有固定组件、检测组件、检测头、检测杆、拆卸组件、弹力布和限位块;两个固定组件之间连接有一个用于检测导气管螺母上的内螺纹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上连接有用于检测导气管螺母上的内螺纹的检测头;检测头内滑动连接有三个检测杆;检测组件的前部连接有拆卸组件;拆卸组件的上连接有四个用于隔绝导气管上螺母与空气的弹力布;拆卸组件上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限位块。
7.可选地,检测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并内置有红外线检测器。
8.可选地,三个检测杆上前上侧和后上侧均设置为与检测头斜面平行的的斜面。
9.可选地,弹力布整体在俯视视角上呈l型,增强贴合后的密闭性。
10.可选地,固定组件包括有卡块和弹性伸缩杆;左方的两个卡块的右部连接有一个弹性伸缩杆;右方的两个卡块的左部连接有另一个弹性伸缩杆。
11.可选地,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框、第一连接板、第一限位框、连接框、显示器、第一电动推杆、第二限位框、第二连接板、第三限位框、第四限位框、第六连接板、吸尘机和
检测部件;两个弹性伸缩杆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安装框;第一安装框上开设的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框;第一安装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第一安装框下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连接框与第一限位框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框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框;第一安装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限位框;第三限位框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框;第一限位框的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检测部件;两个检测部件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尘机;第一安装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六连接板。
12.可选地,右侧的检测部件包括有第三连接板、第二安装框、动力单元、伸缩板、第一封堵板、螺纹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套筒、第二封堵板、第四连接板、吸尘嘴、导流管、第五连接板和弹性件;第一限位框的后部连接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的上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框;第二安装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力单元;动力单元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的伸缩板;四个伸缩板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封堵板;第一封堵板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螺纹管;第二安装框的内部穿设有一个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贯穿第一封堵板和螺纹管;第一连接管的前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第二连接管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封堵板;套筒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嘴;吸尘嘴上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贯穿第四连接板与第一连接管连通;套筒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与检测头连接;检测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等距分布的弹性件;三个弹性件分别与一个检测杆固定连接;导流管与螺纹管固定连接;检测杆与检测头滑动连接;第五连接板与螺纹管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六连接板与吸尘机连通。
13.可选地,导流管上内置与单向阀。
14.可选地,拆卸组件包括有电动滑轨、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七连接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八连接板、第九连接板、第三安装框、第二电机、直齿轮、弧形限位板、进液管、观测框和半齿轮;第一安装框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电动滑轨;两个电动滑轨的外表面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电动滑块;两个电动滑块的前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七连接板;两个第七连接板的相向侧各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三电动推杆;四个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八连接板;四个第八连接板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限位板;四个弧形限位板上分别与一个弹力布连接;前方的两个弹力布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液管;左方的两个弧形限位板之间阻尼式滑动连接有一个观测框;右方的两个弧形限位板之间阻尼式滑动连接有另一个观测框;两个观测框的外表面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半齿轮;两个第七连接板的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九连接板;两个第九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安装框;第三安装框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个直齿轮;直齿轮与半齿轮啮合。
15.可选地,弧形限位板上开设有弧形的滑槽。
16.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检测组件检测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的是否存在因长时间使用、更换氮气集装格带来的自然磨损或者因对接偏差带来旋拧的损伤,导致螺母内螺纹出现局部变形或者缺口的现象,并在检测的过程中清理导气管上螺母的内
螺纹上的灰尘,避免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上的灰尘在后续使用时进入储氢罐内,导致储氢罐污染;2、本发明在封闭空间内通过拆卸组件拧开氮气集装格的导气管上的螺母,从而分离集装格出气阀门与导气管,减少灰尘附着在导气管上螺母螺纹上,避免导气管螺母在检测或者在阀门处与检测点之间转移的过程中沾染灰尘,并通过注入有色液体,便于判断氮气集装格的出气阀门与导气管上的螺母连接处是否泄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第三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a区放大图;图10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检测组件的第四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拆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拆卸组件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加氢站用维护设备的拆卸组件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固定组件,2-检测组件,3-拆卸组件,101-卡块,102-弹性伸缩杆,201-第一安装框,202-第一连接板,203-第一限位框,204-连接框,205-显示器,206-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二限位框,207a-限位槽,208-第二连接板,209-第三限位框,2010-第四限位框,2011-第三连接板,2012-第二安装框,2013-动力单元,2014-伸缩板,2015-第一封堵板,2016-螺纹管,2017-第一连接管,2018-第二连接管,2019-套筒,2020-第二封堵板,2021-第四连接板,2022-吸尘嘴,2023-导流管,2024-第五连接板,2025-检测头,2026-弹性件,2027-检测杆,2028-第六连接板,2029-吸尘机,301-电动滑轨,302-电动滑块,303-第二电动推杆,304-第七连接板,305-第三电动推杆,306-第八连接板,307-第九连接板,308-第三安装框,309-第二电机,3010-直齿轮,3011-弧形限位板,3012-弹力布,3013-进液管,3014-观测框,3015-半齿轮,301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20.实施例一种加氢站用维护设备,如图1-13所示,包括有固定组件1、检测组件2、检测头2025、检测杆2027、拆卸组件3、弹力布3012和限位块3016;两个固定组件1之间连接有一个
检测组件2;检测组件2上连接有检测头2025;检测头2025内滑动连接有三个检测杆2027;检测组件2的前部连接有拆卸组件3;拆卸组件3的上连接有四个弹力布3012;拆卸组件3上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限位块3016。
21.检测头2025上设置有螺纹结构,并内置有红外线检测器。
22.三个检测杆2027上前上侧和后上侧均设置为与检测头2025斜面平行的的斜面。
23.弹力布3012整体在俯视视角上呈l型,增强贴合后的密闭性。
24.固定组件1包括有卡块101和弹性伸缩杆102;左方的两个卡块101的右部连接有一个弹性伸缩杆102;右方的两个卡块101的左部连接有另一个弹性伸缩杆102。
25.检测组件2包括有第一安装框201、第一连接板202、第一限位框203、连接框204、显示器205、第一电动推杆206、第二限位框207、第二连接板208、第三限位框209、第四限位框2010、第六连接板2028、吸尘机2029和检测部件;两个弹性伸缩杆102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安装框201;第一安装框201上开设的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连接板202;两个第一连接板202之间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框203;第一安装框20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204;连接框204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205;第一安装框201下部内表面螺栓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206;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06的伸缩端贯穿连接框204与第一限位框203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框203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框207;第一安装框2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连接板208;两个第二连接板20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限位框209;第三限位框209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框2010;第一限位框203的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检测部件;两个检测部件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尘机2029;第一安装框201的下部螺栓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六连接板2028。
26.右侧的检测部件包括有第三连接板2011、第二安装框2012、动力单元2013、伸缩板2014、第一封堵板2015、螺纹管2016、第一连接管2017、第二连接管2018、套筒2019、第二封堵板2020、第四连接板2021、吸尘嘴2022、导流管2023、第五连接板2024和弹性件2026;第一限位框203的后部连接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三连接板2011;两个第三连接板2011的上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框2012;第二安装框2012的内部螺栓连接有动力单元2013;动力单元201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的伸缩板2014;四个伸缩板2014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封堵板2015;第一封堵板2015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螺纹管2016;第二安装框2012的内部穿设有一个第一连接管2017,第一连接管2017贯穿第一封堵板2015和螺纹管2016;第一连接管2017的前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管2018;第二连接管20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2019;第二连接管2018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封堵板2020;套筒2019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2021;第四连接板202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嘴2022;吸尘嘴2022上连接有导流管2023;导流管2023贯穿第四连接板2021与第一连接管2017连通;套筒201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板2024;第五连接板2024与检测头2025连接;检测头20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等距分布的弹性件2026;三个弹性件2026分别与一个检测杆2027固定连接;导流管2023与螺纹管2016固定连接;检测杆2027与检测头2025滑动连接;第五连接板2024与螺纹管2016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2017的另一端贯穿第六连接板2028与吸尘机2029连通。
27.导流管2023上内置与单向阀。
28.拆卸组件3包括有电动滑轨301、电动滑块302、第二电动推杆303、第七连接板304、
第三电动推杆305、第八连接板306、第九连接板307、第三安装框308、第二电机309、直齿轮3010、弧形限位板3011、进液管3013、观测框3014和半齿轮3015;第一安装框201的前部螺栓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电动滑轨301;两个电动滑轨301的外表面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电动滑块302;两个电动滑块302的前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推杆303;两个第二电动推杆303的伸缩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七连接板304;两个第七连接板304的相向侧各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三电动推杆305;四个第三电动推杆305的伸缩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八连接板306;四个第八连接板306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限位板3011;四个弧形限位板3011上分别与一个弹力布3012连接;前方的两个弹力布3012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液管3013;左方的两个弧形限位板3011之间阻尼式滑动连接有一个观测框3014;右方的两个弧形限位板3011之间阻尼式滑动连接有另一个观测框3014;两个观测框3014的外表面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半齿轮3015;两个第七连接板304的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九连接板307;两个第九连接板307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安装框308;第三安装框308内部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309;第二电机30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个直齿轮3010;直齿轮3010与半齿轮3015啮合。
29.观测框3014由框架与玻璃组成,便于观测。
30.弧形限位板3011上开设有弧形的滑槽。
31.首先工作人员将加氢站用维护设备安装在需要使用的氮气集装格侧面,接着控制氮气集装格运行并调试好,即工作人员拉伸两个弹性伸缩杆102带动卡块101相离运动,使卡块101移动至氮气集装格框架的外侧,而后工作人员松开弹性伸缩杆102,接着弹性伸缩杆102收缩带动卡块101相向移动,使卡块101卡住氮气集装格框架完成二次固定,而后控制电动滑块302在电动滑轨301上向上滑动,电动滑块302带动第二电动推杆303向上滑动,第二电动推杆303带动第七连接板304向上滑动,接着第七连接板304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部件向上移动,即带动第三电动推杆305、第八连接板306、第九连接板307、第三安装框308、第二电机309、直齿轮3010、弧形限位板3011、弹力布3012、进液管3013、观测框3014、半齿轮3015和限位块3016,带动弧形限位板3011向上移动靠近氮气集装格的阀门,在此过程中,控制第二电动推杆303推动第七连接板304向前移动,第七连接板304带与其相连接的部件向前移动,使限位块3016正对着螺母,接着控制第三电动推杆305推动第八连接板306,使第八连接板306相向移动,第八连接板306带动弧形限位板3011相向移动,使相对应的两个弧形限位板3011上开设的槽组形成一个环形闭环的滑轨,弧形限位板3011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部件相向移动,即带动弹力布3012、进液管3013、观测框3014、半齿轮3015和限位块3016相向移动,并在弹力布3012在弧形限位板3011的限制作用下,使四个弹力布3012靠近并贴合氮气集装格的阀门和导气管上的螺母的连接处,并配合两个观测框3014组成环形封闭空间,将氮气集装格的阀门和导气管上的螺母与外界隔绝,同时带动限位块3016靠近并接触导气管上的螺母的表面,在此过程中,两个半齿轮3015靠近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齿轮,使两个半齿轮3015组合后的齿轮与直齿轮3010啮合,接着控制第二电机309带动直齿轮3010转动,直齿轮3010带动啮合的半齿轮3015转动,半齿轮3015的带动与其连接的观测框3014在弧形限位板3011上开设的槽上滑动,观测框3014带动限位块3016转动,即限位块3016带动限位住的氮气集装格阀门上连接的导气管上的螺母转动,在此过程中,同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303推动第七连接板304向前移动,使导气管上的螺母与氮气集装格阀门分离。
32.如上所述为导气管上的螺母的拧开工作过程,在拧开的过程中,与外部隔绝,减少导气管上的螺母在转移的过程中周遭的空气流动,降低灰尘进入导气管上的螺母内的概率。
33.当螺母完全分离后,控制电动滑块302在电动滑轨301上向下滑动,即带动导气管以及导气管上的螺母向下移动,移动至第二限位框207的正前方,当移动到第二限位框207的正前方后,工作人员手持导气管,而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305收缩,使四个弹力布3012分离,松开固定住的导气管,接着工作人员,快速将导气管上的螺母放置在第二限位框207上的限位槽207a上,同时将导气管上的螺母接触到第二封堵板2020,接着推动导气管带动其上的螺母的内螺纹接触到检测头2025,而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06推动第一限位框203向上移动,第一限位框203带动第一连接板202在第一安装框201上开设的滑槽内向上滑动,第一限位框203带动第二限位框207移动靠近第四限位框2010,使第一限位框203与第三限位框209贴合,同时第二限位框207与第四限位框2010贴合,将导气管以及导气管上的螺母固定住,接着控制动力单元2013带动伸缩板2014转动,伸缩板2014带动第一封堵板2015转动,同时第一封堵板2015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部件转动,即带动螺纹管2016、第二连接管2018、套筒2019、第二封堵板2020、第四连接板2021、吸尘嘴2022、导流管2023、第五连接板2024、检测头2025、弹性件2026和检测杆2027转动,使检测头2025贴合导气管上的螺母内螺纹转动,转动检测头2025与导气管上的螺母上螺纹啮合,迫使检测头2025向前移动,同时拉伸伸缩板2014,检测头2025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部件向前移动,图9所示为检测杆2027被内螺纹挤压后的状态,检测杆2027与检测头2025上的螺纹结构初始状态为彼此错位状态,弹性件2026处于正常状态,人工推动检测头2025与内螺纹对齐然后进行旋拧后,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挤压三个检测杆2027,并拉伸弹性件2026,在此过程中,螺纹管2016带动第四连接板2021转动,而后螺纹管2016与导气管上的螺母配合,减少导气管上的螺母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检测过程中,灰尘进入导气管上的螺母内部,第四连接板2021带动吸尘嘴2022贴合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向前移动,同时控制吸尘机2029运行,通过第一连接管2017、吸尘嘴2022和导流管2023将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中已经存在的灰尘清理干净,在检测头2025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当遇到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缺口时,对应的检测杆2027失去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限位,并在对应的弹性件2026的带动下,使弹性件2026向前移动,同时检测杆2027在检测头2025内向前移动,并遮挡住检测头2025内置的红外线检测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观看显示器205,判断出导气管上的螺母的内螺纹是否损伤,在完成检测后,若导气管上的螺母没有损伤,接着动力单元2013运行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部件复位,而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06收缩,使导气管上的螺母失去限位,工作人员拉动导气管,使导气管上的螺母再次进入弧形限位板3011、弹力布3012和观测框3014组成空间内,接着控制电动滑块302带动导气管上的螺母向移动对齐氮气集装格的阀门,接着控制第二电动推杆303和第二电机309,将导气管上的螺母与氮气集装格的阀门拧紧,接着使用外接的泵机,并通过进液管3013向弧形限位板3011、弹力布3012和观测框3014注入有色液体,直至弧形限位板3011、弹力布3012和观测框3014注满有色液体,接着工作人员打开氮气集装格的阀门,而后工作人员通过观测框3014观测,观测其内的液体中是否出现气泡,以判断氮气集装格的阀门与导气管上的螺母拧紧后连接处是否泄漏。
3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
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