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1179发布日期:2023-03-22 14: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控制及温度采集系统(1),其具有振动台(1-1);试验夹具(2),固定在所述振动台(1-1)上;位移机构(4),其包括位于所述振动台(1-1)两侧的主架(4-1),主架(4-1)在所述振动台(1-1)上方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4-2),升降机构(4-2)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机构(4-3),所述转动机构(4-3)能够受驱动绕固定在升降机构(4-2)底端的转动轴旋转;加温系统(3),固定在所述转动机构(4-3)上,所述加温系统具有筒体,筒体内具有与筒体同轴的加温腔(3-1);所述受感部(8)的一端夹持于试验夹具(2)上,另一端伸入所述加温腔(3-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及温度采集系统(1)还包括电气柜(1-2)及上位机(1-3),所述电器柜(1-2)连接所述振动台(1-1),用于为所述振动台(1-1)提供振动力,所述上位机(1-3)电连接所述受感部(8),用于接收所述受感部(8)的测点温度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4-1)的底端设置有能够移动及锁死的万向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夹具(2)上固定有振动传感器(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系统(3)的筒体侧壁上还开设有入射孔(3-2),所述入射孔(3-2)连通所述加温腔(3-1),所述转动机构(4-3)上固定有激光位移传感器(6),当所述受感部(8)的工作端伸入所述加温腔(3-1)后,所述受感部(8)的工作端能够透过所述入射孔(3-2)被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6)所感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6)为蓝光激光位移传感器。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还包括高温防护系统(5),所述高温防护系统(5)包括冷气喷射机构(5-1),所述冷气喷射机构(5-1)包括固定端及冷气喷射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主架(4-1)上,所述冷气喷射端朝向所述准受感部(8)与试验夹具(2)的装夹部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防护系统(5)还包括耐高温透明材料(5-2)及耐高温隔热材料(5-3),所述耐高温透明材料(5-2)设置在入射孔(3-2)中,所述耐高温隔热材料(5-3)设置在试验夹具(2)与振动台(1-1)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感部热振联合加载试验机。该试验机包括振动控制及温度采集系统(1),其具有振动台;试验夹具(2),固定在所述振动台上;位移机构(4),其包括位于振动台两侧的主架,主架在振动台上方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机构;加温系统(3),固定在转动机构上,加温系统具有筒体,筒体内具有与同轴的加温腔;受感部的一端夹持于试验夹具上,另一端伸入加温腔内。本申请能够实现受感部三个轴向上振动载荷与受热载荷的叠加,实现高温振动组合试验的不同试验工况,在试验同时能够对总温受感部的测温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实时监测。实时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袁帅 张代龙 李勋 周鑫 杨洪旭 宋振宇 安中彦 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3/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