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检测主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5959发布日期:2023-05-11 00:0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检测主机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温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检测主机。


背景技术:

1、温湿度箱等环境试验设备可以为工业过程、计量检测等活动提供特定的温度和/或温度场,为了确保环境试验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温场温度,通常,在出厂前或者使用前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校验等,以保证其提供的温度等指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2、现有技术下,温度检测方法包括,先让被检设备(即前述的环境试验设备)对被检温场进行控制,尽可能达到一个温度稳定的状态,待被检温场稳定之后,利用标准传感器等温度测量设备,对被检温场内的温度进行测量,以得到被检温场的实际温度,一般的,根据被检设备的类型不同,对实际温度的测量需要持续特定的检测时长,得到检测数据,检测数据包括检测时长内、按照检测频率分布的一组数据,利用检测数据可以对被检设备进行检测。

3、由于检测之前,被检设备的情况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并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指标才能准确判定被检温场处于稳定状态,因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如下手段进行温度判稳:

4、根据被检设备的出厂设定等指标先确定一个判稳指标;

5、当被检设备达到该判稳指标后,并不立即进行温度采集,而是先等待一段时间(例如30min),在等待期间,如果被检设备仍能保持符合判稳指标的状态,则可以视为被检设备确实达到了稳定状态,即可进行检测数据的采集,进而对被检设备进行检测。

6、前述方案存在问题:出厂设定只能作为被检设备的一个参考数据,被检设备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比出厂设定更好,即判稳标准设置较低,也可能更差,即判稳标准设置较高。

7、若判稳标准设置较高,而被检设备的控温稳定性相对较差,则被检设备可能已达到控稳状态,但其温度波动仍不满足持续判稳阶段的要求,此时,即使在某一时间点强行开始数据采集阶段,亦很难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公允性;

8、若判稳标准设置过低,而被检设备的控温稳定性相对较好,或者,被检设备的控温速率相对较慢,则被检设备可能尚未达到其控稳状态,其温度变化已满足持续判稳阶段要求而进入数据采集阶段,此时所采集到的温度校验数据明显劣于被检设备实际的性能情况,同样,不满足数据采集所要求的可靠性和公允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检测主机,所述温度检测方法首先按照预设采样频率持续进行采样,在所采集的样本满足采集条件后,记录预采数据,再根据其它条件在所述预采数据中筛选获得一组用于评价被检设备的检测数据,最后根据所述检测数据与目标温度值对所述被检设备的相关性能进行评价。本技术提供的方法无需传统方案中的持续判稳阶段,从而避免设置持续判稳标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几个方面: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方法,所述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被检设备,所述被检设备用于产生被检温场,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和温度测量设备,所述温度测量设备用于对所述被检温场进行测量,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所述温度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温度检测方法包括: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目标温度值和采集条件,所述目标温度值用于指示所述被检设备对所述被检温场进行控制,所述采集条件包括,所述测量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小于等于第一偏差阈值,和/或,所述测量数据的波动范围小于等于第一波动阈值;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采集时长和采集频率,所述采集时长大于检测时长,所述采集频率等于或倍数于检测频率,所述检测时长和所述检测频率基于所述被检设备的检测需求而确定;所述数据采集器周期性地从所述温度测量设备获取所述测量数据,并和所述采集条件进行比对,当所述测量数据达到所述采集条件,所述数据采集器在所述采集时长内,按照所述采集频率持续地采集所述测量数据,并存储为第一预采数据;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对所述第一预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两组第一预检数据,每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包括所述检测时长内按照所述检测频率分布的所述第一预采数据,不同组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至少部分不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进行比对,输出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作为检测数据;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检测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对所述被检设备进行检测。

4、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所述的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进行比对,输出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包括:分别计算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的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偏差值、平均值和波动度中的一个;输出所述评价参数最优的一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作为所述检测数据。

5、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所述的对所述第一预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两组第一预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采数据的变化信息,得到第一筛选函数;根据所述第一筛选函数对所述第一预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预采数据,使,所述第二预采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小于等于第二偏差阈值,和/或,所述第二预采数据的波动范围小于等于第二波动阈值,所述第二偏差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偏差阈值,所述第二波动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波动阈值;对所述第二预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两组第一预检数据,使,每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包括所述检测时长内按照所述检测频率分布的所述第二预采数据。

6、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测量设备包括一个主传感器和至少一个其它传感器,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预采数据的变化信息,得到第一筛选函数,包括:确定第一主预采数据,所述第一主预采数据为所述主传感器对应于第一预采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主预采数据的变化信息,得到所述第一筛选函数;根据所述第一筛选函数对所述第一主预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主预采数据,使,所述第二主预采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偏差阈值,和/或,所述第二主预采数据的波动范围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波动阈值;确定第二其它预采数据,所述第二其它预采数据和所述第二主预采数据具有相同的采集时刻,且来源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传感器;对所述第二主预采数据和所述第二其它预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两组第一预检数据。

7、可选地,所述的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进行比对,输出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包括:确定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偏差值、平均值和波动度中的至少一个;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分别计算所述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基于所述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进行筛选,确定作为所述检测数据的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

8、进一步地,所述的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分别计算所述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包括:所述评价参数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单项参数,所述单项参数为偏差值、平均值和波动度中的一个;所述评价参数还包括单项权重函数,所述单项权重函数用于在评价参数总值的计算中确定所述单项参数的单项影响比例;根据所述单项权重函数,分别计算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的所述评价参数总值,用于所述的对各组所述第一预检数据进行筛选。

9、进一步地,所述单项权重函数被配置为:以所述单项参数为自变量产生与之对应的权重函数值;当所述自变量在第一单项阈值的一侧变化,所述权重函数值随自变量单调变化,所述第一单项阈值为所述单项参数的理论最优值;第二单项阈值将所述自变量分为两个第一变化区间和第二变化区间,所述第一变化区间包括所述第一单项阈值和所述第二单项阈值,对应于所述第一变化区间的所述权重函数值和对应于所述第二变化区间的所述权重函数值不连续,所述第二单项阈值为所述单项参数的最大允许误差;当所述自变量位于所述第一变化区间,第一权重函数值随所述自变量的变化具有较小变化,第二权重函数值随所述自变量的变化具有较大变化,当所述自变量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单项阈值时产生所述第一权重函数值,当所述自变量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单项阈值时产生所述第二权重函数值;当所述自变量位于所述第二变化区间,第三权重函数值随所述自变量的变化具有较小变化,第四权重函数值随所述自变量的变化具有较大变化,当所述自变量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单项阈值时产生所述第三权重函数值,当所述自变量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单项阈值时产生所述第四权重函数值。

1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检测主机,所述检测主机用于温度检测,具体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处理程序;通讯模块,用于获取测量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数据处理程序,按照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11、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的检测主机,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有检测控制程序;所述通讯模块信号连接于温度测量设备,所述温度测量设备用于对被检设备的温场进行测量;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检测控制程序,包括:获取目标温度值和采集条件,所述目标温度值用于指示所述被检设备对温场进行控制,所述采集条件包括,所述测量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小于等于第一偏差阈值,和/或,所述测量数据的波动范围小于等于第一波动阈值;获取采集时长和采集频率,所述采集时长大于检测时长,所述采集频率等于或倍数于检测频率,所述检测时长和所述检测频率基于所述被检设备的检测需求而确定;周期性地从所述通讯模块获取所述测量数据,并和所述采集条件进行比对,当所述测量数据达到所述采集条件,在所述采集时长内持续地采集所述测量数据,并存储为第一预采数据。

12、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的检测主机,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有检测控制程序,所述通讯模块通讯连接于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温度测量设备进行采集,得到所述测量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检测控制程序,包括:向所述通讯模块下发数据采集任务,所述数据采集任务包括采集频率,所述采集频率等于或倍数于检测频率,所述检测频率基于被检设备的检测需求而确定,使,所述数据采集设备按照所述数据采集任务对温度测量设备进行采集;获取目标温度值和采集条件,所述目标温度值用于指示所述被检设备对温场进行控制,所述采集条件包括,所述测量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小于等于第一偏差阈值,和/或,所述测量数据的波动范围小于等于第一波动阈值;获取采集时长,所述采集时长大于检测时长,所述检测时长基于所述被检设备的检测需求而确定;从所述通讯模块获取所述测量数据,并和所述采集条件进行比对,当所述测量数据达到所述采集条件,记录当前时刻为采集起始时刻,持续所述采集时长后,记录当前时刻为采集结束时刻;确定所述采集起始时刻和所述采集结束时刻之间的所述测量数据,并存储为第一预采数据。

13、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的检测主机,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有检测控制程序,所述通讯模块用于通讯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温度测量设备进行采集,得到所述测量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检测控制程序,包括:获取目标温度值和采集条件,所述目标温度值用于指示被检设备对温场进行控制,所述采集条件包括,所述测量数据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小于等于第一偏差阈值,和/或,所述测量数据的波动范围小于等于第一波动阈值;获取采集时长和采集频率,所述采集时长大于检测时长,所述采集频率大于等于检测频率,所述检测时长和所述检测频率基于所述被检设备的检测需求而确定;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值、所述采集条件、所述采集时长和所述采集频率,产生数据采集任务;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发送所述数据采集任务,使,所述数据采集器周期性地从所述温度测量设备获取所述测量数据,并和所述采集条件进行比对,当所述测量数据达到所述采集条件,所述数据采集器在所述采集时长内持续地采集所述测量数据,并存储为第一预采数据;从所述通讯模块获取所述第一预采数据。

14、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以及系统不包括持续判稳阶段,在控温阶段完成后立即按照数据采集阶段所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各采样点的实际温度进行采样,在采样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结束采样,再对所采集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校验数据,最后从多个数据分析结果中筛选校验结果。本技术提供的方法省略持续判稳阶段,从而不再需要设置持续判稳标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判稳标准难以设定的问题,并且,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对以不同起始时刻所获得的校验数据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