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9537发布日期:2022-08-17 07:4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属于电缆电线领域。


背景技术:

2.电缆电线的制备加工和后期测试的衔接十分重要,这是检测电缆电线是否复合使用需求和达到使用标准的测试,提升加工精度反馈和制备精细度的纠正错位操作,也保证测试后产品合格度提升,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3.电缆线的电容量临界值和额定功率需要预先检测,但常规检测的电容端多用引脚接线柱形成插接和横截面隔断式测量,这样容易造成端头电容量检测高效,但线体中段可能由于芯线粗细不均而电容量偏差波动较大的现象产生,致使整体电子数据承受安全风险性激增,且造成测试点位和多端点测试密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以解决电缆线的电容量临界值和额定功率需要预先检测,但常规检测的电容端多用引脚接线柱形成插接和横截面隔断式测量,这样容易造成端头电容量检测高效,但线体中段可能由于芯线粗细不均而电容量偏差波动较大的现象产生,致使整体电子数据承受安全风险性激增,且造成测试点位和多端点测试密度不足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其结构包括:人机界面屏、机台支柱座、手曳轮、放大镜座、电容继电盘座、托台板、配电基座,所述电容继电盘座嵌套于托台板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托台板安装于配电基座的顶部上并且相互平行,所述机台支柱座插嵌在配电基座的右上角并且相互垂直,所述放大镜座嵌套于机台支柱座前端的底部下,所述人机界面屏插嵌在机台支柱座的右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手曳轮嵌套于机台支柱座的右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放大镜座安装于电容继电盘座的正上方,所述电容继电盘座设有柱端扇板块、凸环框座、低衬电板盘,所述柱端扇板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凸环框座的上下两侧,所述凸环框座插嵌在低衬电板盘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低衬电板盘嵌套于托台板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端扇板块由格栅继电板、电容圆片、扇格槽板块、触点柱帽组成,所述电容圆片插嵌在触点柱帽的底部下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触点柱帽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扇格槽板块的左右上角,所述格栅继电板插嵌在扇格槽板块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继电板由扇衬板、引脚条杆、电阻管块组成,所述引脚条杆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插嵌在电阻管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电阻管块设有两个以上竖直并排成一条直线且均安装于扇衬板的内部,所述扇衬板、引脚条杆、电阻管块
三者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格槽板块为顶部带双窄端槽扇柜端面的复合槽板结构,方便窄端收束继电端子且扇面端组合电容继电形成电阻排列测试的操作效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点柱帽为引脚四方柱帽插接正负极引脚接线柱杆的继电端头结构,方便正负极接线柱灵活继电电缆线不同端点形成放电回路架构检测电容继电量的操作效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衬板为上窄下宽呈扇形带格栅条槽的复合面板结构,方便插接引脚端杆提升横向格栅继电穿插回路架构的均衡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阻管块为左右弧端面中隔电阻块的复合管槽块结构,方便电阻继电配合管壳防护有效保护电缆继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工作人员操作人机界面屏调控机台支柱座在配电基座上配合手动回转手曳轮从而调控放大镜座对正电容继电盘座在托台板上检测放置的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操作,通过柱端扇板块在凸环框座与低衬电板盘内继电对接电缆不同分节端头,使格栅继电板在扇格槽板块内对接电容圆片让触点柱帽接触电缆线的铜芯线放电传输,从而让扇衬板包裹引脚条杆与电阻管块形成格栅继电逐步递推电容量的复合测试操作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16.运用电容继电盘座与配电基座相配合,通过柱端扇板块的触点柱帽触点继电配合低位电容圆片和组合格栅继电板的电阻管块安设形成配电基座底盘配合分线端电缆电容测试的分段多节点放电检测操作效果,提升整体测试设备的测试加工台观测和电位数据反馈操作效果,提升一体化电感测试精密检测的操作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继电盘座详细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柱端扇板块工作状态的俯瞰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格栅继电板工作状态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人机界面屏-1、机台支柱座-2、手曳轮-3、放大镜座-4、电容继电盘座-5、托台板-6、配电基座-7、柱端扇板块-51、凸环框座-52、低衬电板盘-53、格栅继电板-511、电容圆片-512、扇格槽板块-513、触点柱帽-514、扇衬板-5111、引脚条杆-5112、电阻管块-511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机,其结构包括:人机界面屏1、机台支柱座2、手曳轮3、放大镜座4、电容继电盘座5、托台板6、配电基座7,所述电容继电盘座5嵌套于托台板6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托台板6安装于配电基座7的顶部上并且相互平行,所述机台支柱座2插嵌在配电基座7的右上角并且相互垂直,所述放大镜座4嵌套于机台支柱座2前端的底部下,所述人机界面屏1插嵌在机台支柱座2的右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手曳轮3嵌套于机台支柱座2的右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放大镜座4安装于电容继电盘座5的正上方,所述电容继电盘座5设有柱端扇板块51、凸环框座52、低衬电板盘53,所述柱端扇板块5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凸环框座52的上下两侧,所述凸环框座52插嵌在低衬电板盘53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低衬电板盘53嵌套于托台板6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26.请参阅图3,所述柱端扇板块51由格栅继电板511、电容圆片512、扇格槽板块513、触点柱帽514组成,所述电容圆片512插嵌在触点柱帽514的底部下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触点柱帽514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扇格槽板块513的左右上角,所述格栅继电板511插嵌在扇格槽板块513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扇格槽板块513为顶部带双窄端槽扇柜端面的复合槽板结构,方便窄端收束继电端子且扇面端组合电容继电形成电阻排列测试的操作效果,所述触点柱帽514为引脚四方柱帽插接正负极引脚接线柱杆的继电端头结构,方便正负极接线柱灵活继电电缆线不同端点形成放电回路架构检测电容继电量的操作效果。
27.请参阅图4,所述格栅继电板511由扇衬板5111、引脚条杆5112、电阻管块5113组成,所述引脚条杆5112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插嵌在电阻管块5113的左右两侧,所述电阻管块5113设有两个以上竖直并排成一条直线且均安装于扇衬板5111的内部所述扇衬板5111、引脚条杆5112、电阻管块5113三者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扇衬板5111为上窄下宽呈扇形带格栅条槽的复合面板结构,方便插接引脚端杆提升横向格栅继电穿插回路架构的均衡度,所述电阻管块5113为左右弧端面中隔电阻块的复合管槽块结构,方便电阻继电配合管壳防护有效保护电缆继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8.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操作人机界面屏1调控机台支柱座2在配电基座7上配合手动回转手曳轮3从而调控放大镜座4对正电容继电盘座5在托台板6上检测放置的电缆电线电容测试操作,通过柱端扇板块51在凸环框座52与低衬电板盘53内继电对接电缆不同分节端头,使格栅继电板511在扇格槽板块513内对接电容圆片512让触点柱帽514接触电缆线的铜芯线放电传输,从而让扇衬板5111包裹引脚条杆5112与电阻管块5113形成格栅继电逐步递推电容量的复合测试操作效果。
29.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运用电容继电盘座5与配电基座7相配合,通过柱端扇板块51的触点柱帽514触点继电配合低位电容圆片512和组合格栅继电板511的电阻管块5113安设形成配电基座7底盘配合分线端电缆电容测试的分段多节点放电检测操作效果,提升整体测试设备的测试加工台观测和电位数据反馈操作效果,提升一体化电感测试精密检测的操作效果,以此来解决电缆线的电容量临界值和额定功率需要预先检测,但常规检测的电容端多用引脚接线柱形成插接和横截面隔断式测量,这样容易造成端头电容量检测高效,但线体中段可能由于芯线粗细不均而电容量偏差波动较大的现象产生,致使整体电子数据承受安全风险性激增,且造成测试点位和多端点测试密度不足的问
题。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