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4269发布日期:2022-07-23 11:2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所有建筑工地都在大量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但是很多不法开发商或者施工单位为了谋取利益不顾消费者安全私自使用标号更低的混凝土,导致建筑质量大大降低,严重甚至会导致楼房垮塌,严重威胁业主生命财产安全,故需要使用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对建筑用混凝土进行检测。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大多操作过程复杂,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大多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底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持平台,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侧壁靠近下夹持平台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螺纹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持平台,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测定口,两个所述测定口的内部均插接有和测定口相适配的回弹仪。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装置外壳、第一电机、支撑柱、下夹持平台、螺纹口、螺纹柱、轴承、上夹持平台、测定口和回弹仪的配合,工作人员将待测混凝土放置于下夹持平台,通过在螺纹口内转动螺纹柱使上夹持平台对待测混凝土进行夹紧,在测定口内按压回弹仪,对待测混凝土强度进行初步测定,并且可以在夹紧待测混凝土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柱和下夹持平台转动,进而带动上夹持平台和待测混凝土转动,再次按压回弹仪进行测试,在保证混凝土测定面积的同时,尽量简化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与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8.可选的,所述回弹仪外侧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圈的设置,防止回弹仪从测定口内脱落。
10.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外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装置外壳位于开口内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装置外壳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尼转轴和密封板的配合,可以通过阻尼转轴转动密封板对装置外壳进行打开与密封,尽量减少不使用装置时灰尘或水体进入装置外壳,影响装置使用寿命。
12.可选的,所述密封板为透明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密封板设置为透明板,使工作人员在测定进行时可以通过密封板观察装置外壳内部情况。
14.可选的,所述下夹持平台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上夹持平台上表面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检测发射器,所述第二旋转臂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检测接收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超声波检测发射器和超声波检测接收器的配合,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转动,直至超声波检测发射器和超声波检测接收器均紧贴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超声波测定,进一步提高装置测定准确度。
16.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设置为步进电机,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操作装置的精准度。
18.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垫的设置,可以减少装置使用时震动对装置产生的损耗,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20.可选的,所述下夹持平台的上表面和上夹持平台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可以增大下夹持平台和上夹持平台对待测混凝土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被夹持之后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装置外壳、第一电机、支撑柱、下夹持平台、螺纹口、螺纹柱、轴承、上夹持平台、测定口和回弹仪的配合,工作人员将待测混凝土放置于下夹持平台,通过在螺纹口内转动螺纹柱使上夹持平台对待测混凝土进行夹紧,在测定口内按压回弹仪,对待测混凝土强度进行初步测定,并且可以在夹紧待测混凝土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柱和下夹持平台转动,进而带动上夹持平台和待测混凝土转动,再次按压回弹仪进行测试,在保证混凝土测定面积的同时,尽量简化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与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24.2.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超声波检测发射器和超声波检测接收器的配合,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转动,直至超声波检测发射器和超声波检测接收器均紧贴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超声波测定,进一步提高装置测定准确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装置外壳;2、第一电机;3、支撑柱;4、下夹持平台;5、螺纹口;6、螺纹柱;7、轴承;
8、上夹持平台;9、测定口;10、回弹仪;11、限位圈;12、开口;13、阻尼转轴;14、密封板;15、第二电机;16、第三电机;17、第一旋转臂;18、第二旋转臂;19、超声波检测发射器;20、超声波检测接收器;21、缓冲垫;22、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1,装置外壳1外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2,装置外壳1位于开口12内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13,装置外壳1通过阻尼转轴13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4,通过阻尼转轴13转动密封板14远离装置外壳1,将需要测试的混凝土通过开口12放入装置外壳1内,密封板14为透明板。
32.参照图1、图2和图3,装置外壳1内底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远离第一电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持平台4,装置外壳1上表面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口5,螺纹口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6,螺纹柱6外侧壁靠近下夹持平台4的一端设置有轴承7,轴承7远离螺纹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持平台8,轴承7内圈和螺纹柱6固定,轴承7外圈和上夹持平台8固定。将需要测试的混凝土放置于下夹持平台4,转动螺纹柱6使上夹持平台8下降,直至夹紧混凝土,下夹持平台4的上表面和上夹持平台8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2。
33.参照图1、图2和图3,装置外壳1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测定口9,两个测定口9的内部均插接有和测定口9相适配的回弹仪10,当混凝土被固定于下夹持平台4和上夹持平台8之间后,工作人员按压两个回弹仪10获得两个回弹仪10所测测区的混凝土回弹值,第一电机2带动支撑柱3和下夹持平台4转动,进而带动混凝土和上夹持平台8转动,进而测定不同区域混凝土的回弹值,回弹仪10外侧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1。
34.参照图1、图2和图3,下夹持平台4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上夹持平台8上表面靠近第二电机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6,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15和第三电机16均为步进电机,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臂17,第三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臂18,第一旋转臂17远离第二电机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检测发射器19,第二旋转臂18远离第三电机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检测接收器20,当对混凝土回弹值测试完成后,第二电机15和第三电机16分别带动第一旋转臂17和第二旋转臂18转动,直至超声波检测发射器19和超声波检测接收器20均紧贴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超声波测定。
35.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阻尼转轴13转动密封板14远离装置外壳1,将需要测试的混凝土通过开口12放入装置外壳1内,将需要测试的混凝土放置于下夹持平台4,转动螺纹柱6使上夹持平台8下降,直至夹紧混凝土,当混凝土被夹紧固定后,通过阻尼转轴13转动密封板14靠近装置外壳1,对装置外壳1进行密封,当混凝土被固定于下夹持平台4和上夹持平台8之间后,工作人员按压两个回弹仪10获得两个回弹仪所测测区的混凝土回弹值,第一电机2带动支撑柱3和下夹持平台4转动,进而带动混凝土和上夹持平台8转动,进而测定不同区域混凝土的回弹值,当对混凝土回弹值测试完成后,第二电机15和第三电机16分别带动第一旋转臂17和第二旋转臂18转动,直至超声波检测发射器19和超声波检测
接收器20均紧贴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超声波测定,在整个侧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透明的密封板14观察装置内部,确保装置正常运转,在测试完成后,转动螺纹柱6使上夹持平台8上升,取出混凝土,完成测试。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