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9273发布日期:2022-08-17 10:3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汽车装配线等场合,经常需要进行物料输送,在某个工位接收到上游工序转来的物料或工件时,需要通过检测装置确认工件已经到达设定位置(落位),之后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暂停工件的输送,进行当前工位的装配作业等)。因此,准确检测输送线上的工件是否落位,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输送线上普遍采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工件的落位情况,当工件移动到预定位置,传感器即可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确认工件已落位。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现有的光电传感器由于光线容易被杂物遮挡,以及受干扰光线等影响,容易产生误判,可靠性欠佳,影响了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落位检测机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电式落位检测机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行程开关和触发装置;安装支架包括立板和垂直连接于立板顶部的横板;行程开关与立板固定连接;横板上开设有通孔;触发装置与横板活动连接,且触发装置能够沿通孔的轴线上下移动;所述行程开关上的触发机构位于所述触发装置的活动范围内。
7.进一步的,触发装置包括竖直的导向轴、固定连接于导向轴顶端的上压板、以及连接于导向轴底端的触发板;上压板的横截面积和触发板的横截面积均大于导向轴的横截面积。
8.进一步的,横板上还设置有与通孔同轴的导向套;导向套的内径与导向轴的外径相匹配。
9.进一步的,所述落位检测机构还包括套设于导向轴外侧的弹簧;弹簧位于上压板与横板之间。
10.进一步的,横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触发装置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导向轴。
11.进一步的,行程开关的触发机构为摆杆;行程开关水平布置于触发装置的卸下方;摆杆上的远离行程开关的一端位于触发板的下方。
12.进一步的,摆杆上的远离行程开关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13.进一步的,摆杆的摆动范围为0
°
~90
°
14.进一步的,摆杆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
15.进一步的,立板上开设有长圆形的安装孔。
1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中的落位检测机构,当接收到工件后,工件压下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再推动行程开关的触发机构,从而使行程开关向控制系统输出电信号,因此整体上是以机械方式运行的。其不受杂物和无关光线干扰,可靠性极高,有效保证了生产的持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的主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的左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2.附图标号:1、安装支架;11、立板;12、横板;2、行程开关;21、摆杆;22、滑槽;3、触发装置;31、导向轴;32、触发板;33、上压板;4、导向套;5、弹簧;6、工作台;7、工件;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线的落位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支架1、行程开关2和触发装置3;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立板11和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板11顶部的横板12;所述行程开关2与所述立板11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触发装置3与所述横板12活动连接,且所述触发装置3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线上下移动;所述行程开关(2)上的触发机构位于所述触发装置(3)的活动范围内。
25.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光电式落位检测机构存在的容易受干扰、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采用机械式触发方式,当触发装置3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时,触发装置3的底部能够推动行程开关2的触发机构动作,以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本技术的落位检测机构安装支架固定在工作台6的侧面,当工件7被输送线送到预定位置后,工件7的底部压在触发装置3的顶部,可使触发装置3竖直向下移动,触发装置3的底部通过触碰行程开关2的触发机构,使得行程开关2得到触发,进而,行程开关2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即可确认工件7已经落位,可以进行下一步相应操作了。
26.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装置3包括竖直的导向轴31、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轴31顶端的上压板33、以及连接于所述导向轴31底端的触发板32;所述上压板33的横截面积和所述触发板32的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导向轴31的横截面积。
27.触发装置3可设计成图1所示的方式,其由顶部具有上下平面的上压板33、中部的导向轴31和底部的触发板32组成,三部分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固定方式。其导向轴31位于横板12上的通孔的内侧,当上压板33受到图2中箭头所示的下压力时,导向轴31沿通孔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触发板32同步下移
28.进一步的,所述横板1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导向套4;所述导向套4的内径与所述导向轴31的外径相匹配。
29.为了保证导向轴31的平稳移动、并保证落位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应在通孔处同轴设置导向套4,导向套4为筒体状结构,其内径略大于导向轴31的外壁,从而使二者形成较紧密的滑动配合。导向套4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以,其包括顶部的法兰盘和连接于法兰盘下方的套体,套体自上而下伸入到通孔中,法兰盘尺寸大于通孔因而法兰盘的底面贴合在横板12的上面上,之后采用螺栓将横板12与法兰盘连接,从而实现了导向套4的固定。
30.进一步的,所述落位检测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导向轴31外侧的弹簧5;所述弹簧5位于所述上压板33与所述横板12之间。
31.在实际应用时,落位检测机构并非一次性使用,而是要多次动作,因而,当触发装置3下移而触发行程开关2后,需要使触发装置3自动恢复到未下移时的初始状态,为此,本技术在导向轴31的外侧套设了圆柱形的复位用弹簧5。弹簧5的底面位于横板12上方(采用前述的带法兰盘的导向套4时,弹簧5底面与法兰盘的上表面相接触),顶面位于上压板33的底平面下方。
32.进一步的,所述横板1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触发装置3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导向轴31。
33.为了保持触发装置移动的稳定性,本技术将触发装置3中设置了两根平行的导向轴31。两根导向轴31共用同一块上压板33和同一块触发板32,从而保证了两根导向轴31同步动作。相应的,弹簧5也为两根,在横板12开设的通孔也为两个,两个通孔的中心距与两根导向轴31的中心距一致。
34.进一步的,所述行程开关2的触发机构为摆杆21;所述行程开关2水平布置于所述触发装置的卸下方;所述摆杆21上的远离所述行程开关2的一端位于所述触发板32的下方。
35.行程开关2有多种形式,例如直动式、摆动式等,本技术优选摆杆式行程开关。为了更好地布置,本技术将行程开关2以水平方式安装于立板11上,其触发机构为摆杆21,摆杆21的中部或右部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行程开关2左端的转动机构上,摆杆21的左端悬空设置并位于触发板32的下发。摆杆21在未动作时,其与行程开关2一样保持水平状态,当触发装置3下移时,触发板32的底面开始接触摆杆21的左端,并带动摆杆21向下方逆时针旋转,随着触发装置3下移的距离越大、摆杆21摆动的角度越大,当摆动角度到达预设角度时,行程开关2被触发,并向外反馈电信号。
36.后续,当前工位的工作完成后,工件7被移走后,由于上压板33不再受到向下的压力,在弹簧5的作用下,触发机构向上移动而恢复原位,此时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摆杆21也复位到初始水平状态。
37.进一步的,所述摆杆21上的远离所述行程开关2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38.为了使摆杆21在受压时更容易摆动,摆杆21的左端可设置滚轮,将触发板32底面与摆杆21的接触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
39.进一步的,所述摆杆21的摆动范围α为0
°
~90
°
40.尽管行程开关2触发时所需摆杆21的摆动角度一般《90
°
,但为了适应不同工况,应使摆杆21的可摆动范围最大至90
°
(即到达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
41.进一步的,所述摆杆21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22。
42.为了调整摆杆21的位置,可在其中部设置通长的滑槽22,将摆杆21的左右位置调整好后,将紧固螺钉穿过滑槽22拧紧在行程开关2左端的转动机构上即可。
43.进一步的,所述立板11上开设有长圆形的安装孔8。
44.安装孔8用于落位检测机构的安装固定,为了调整落位检测机构在工作台6上的安装位置,安装孔8可设计为图1所示的长圆孔。
45.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46.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技术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4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