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9862发布日期:2023-01-04 05:1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


背景技术:

2.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锚杆对工程建筑的主体进行加固,因此对于锚杆的抗拉拔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使用锚杆前需要使用锚杆拉力计对锚杆进行测试,检测锚杆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4221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锚杆拉力计,设置于矿用巷道内,锚杆拉力计包括千斤顶和油泵,千斤顶设有底座,底座设有螺母,底座通过螺母固定在巷道墙壁上,并与巷道内的锚杆位置对应,锚杆拉力计设有高压油管,千斤顶和油泵分别设有油管接头,油泵的油管接头设有压力表,油泵将油挤压通过高压油管输送至千斤顶内,油管接头的压力表能够感应回油压力,并显示具体压力值,从而检测出锚杆锚固力。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测试锚杆锚固力的过程中,千斤顶的中心轴线要与锚杆保持同轴,但有时锚杆在使用过程与墙面并非垂直设置,现有技术进行测量时千斤顶的底座通常与墙面垂直设置,因此锚杆在检测过程中千斤顶与锚杆不在同一轴线上,易使得锚杆的测量数值不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测量数值的精准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
6.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连接有多向支撑机构,多向支撑机构包括底板、第一半圆板、第二半圆板和支撑组件,第一半圆板、第二半圆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并且与底板垂直,第一半圆板、第二半圆板背离底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弧形槽,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支撑板的两端,支撑板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固定板开设有与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的圆弧面适配的第一凹槽,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连接有若干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依次穿设定位板和弧形槽并螺纹连接有螺母,底板转动连接有转盘。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转盘将底板固定在与锚杆连接的平面上,当需要测试的锚杆与水平面并非处于垂直状态时,转动底板使得锚杆的轴线与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平行,通过固定板上的第一凹槽使得固定板沿着圆弧面进行滑动,进而通过调整固定板与底板的夹角来使得支撑板所在平面与锚杆的轴线垂直,之后通过第一螺栓对定位板进行固定,使得支撑平面稳定,最终使得锚杆能够穿过第一通孔与位于支撑板上端面的千斤顶连接,让锚杆与千斤顶处于在同一轴线上,进而利用千斤顶对锚杆的拉力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较为准确,误差较小,有利于提高锚杆的测量数值的精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靠近底板的端部固设有若干梯形块,底板
开设有与梯形块适配的滑轨,梯形块均螺纹连接有夹紧螺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轨对梯形块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可以沿着滑轨移动,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对锚杆进行夹紧抵触,通过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对锚杆的限位作用,使得锚杆轴线与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处于平行状态,便于提高测量精度。
11.可选的,所述底板与第一半圆板平行的中心线上设有电机,电机固输出轴固设有齿轮,第一半圆板固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第二半圆板固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底板开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适配的通槽,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开设有与电机设配的让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同步移动,使得对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位置的调整更加便捷和准确。
13.可选的,所述转盘开通有滑移槽,滑移槽径向贯穿转盘,滑移槽的两端固设有矩形块,矩形块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条形块的端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靠近转盘圆心的端部开设有三角槽,矩形块之间连接有两根限位杆,限位杆穿设限位块,螺纹杆远离限位块的端部固设有转动握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转盘时会将锚杆穿设第二通孔,通过转动两个握把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移动,进而使螺纹杆端部的限位块相互靠近,当需要测量的锚杆并未处于第二通孔圆心处时,锚杆与三角槽的斜面抵触,调整转盘,使得锚杆两侧分别与两个三角槽中心位置抵触,进而对锚杆进行夹紧定位,防止后续测量过程中锚杆发生移动,提高锚杆的稳定性,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15.可选的,所述定位板沿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支撑板靠近定位板的两端连接有若干与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拆卸和安装第二螺栓调整支撑板与定位板的连接位置,便于对不同长度的锚杆进行拉力测量,有利于提高锚杆拉力计的多适用性。
17.可选的,所述转盘靠近底板的端面固设有圆环块,圆环块位于转盘的圆心位置,并且圆环块开设有与锚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底板开设有与圆环块适配的第三通孔,圆环块穿设第三通孔与底板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可以围绕圆环块进行转动,便于调整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与锚杆之间的夹角,第二通孔便于锚杆通过。
19.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均连接有定位销,转盘设有若干与定位销适配的插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与锚杆的轴线处于平行状态时,可以通过定位销与插孔配合对底板进行限位,减少测量过程中底板发生的移动,进而提高测量精度。
21.可选的,所述千斤顶下端部固设有方形板,方形板开通有与第一通孔适配的第四通孔,支撑板远离底板的端部开设有与方形板适配的第二凹槽,方形板连接有若干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设方形板与支撑板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槽对方形板进行限位,防止方形板发生偏斜,通过
第三螺栓将千斤顶与支撑板进行固定,使得千斤顶与支撑板保持垂直,进而提高锚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首先通过转盘将底板固定在与锚杆连接的平面上,当需要测试的锚杆与水平面并非处于垂直状态时,转动底板使得锚杆的轴线与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平行,通过固定板上的第一凹槽使得固定板沿着圆弧面进行滑动,进而通过调整固定板与底板的夹角来使得支撑板所在平面与锚杆的轴线垂直,之后通过第一螺栓对定位板进行固定,使得支撑平面稳定,最终使得锚杆能够穿过第一通孔与位于支撑板上端面的千斤顶连接,让锚杆与千斤顶处于在同一轴线上,进而利用千斤顶对锚杆的拉力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较为准确,误差较小,有利于提高锚杆的测量数值的精度;
25.2.利用滑轨对梯形块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可以沿着滑轨移动,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对锚杆进行夹紧抵触,通过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对锚杆的限位作用,使得锚杆轴线与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处于平行状态,便于提高测量精度;
26.3.安装转盘时会将锚杆穿设第二通孔,通过转动两个握把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移动,进而使螺纹杆端部的限位块相互靠近,当需要测量的锚杆并未处于第二通孔圆心处时,锚杆与三角槽的斜面抵触,调整转盘,使得锚杆两侧分别与两个三角槽中心位置抵触,进而对锚杆进行夹紧定位,防止后续测量过程中锚杆发生移动,提高锚杆的稳定性,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旨在突显转盘的结构关系的示意图。
30.图4是旨在突显支撑组件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千斤顶;11、方形板;111、第四通孔;12、第三螺栓;21、底板;211、滑轨;212、通槽;213、定位销;22、第一半圆板;221、弧形槽;222、梯形块;223、定位螺栓;224、第一齿条;225让位槽;23、第二半圆板;231、第二齿条;24、支撑组件;241、支撑板;242、固定板;234、第一通孔;244、第一凹槽;245、定位板;246、第一螺栓;247、螺母;248、螺纹孔;25、第二螺栓;26、第三通孔;27、第二凹槽;3、转盘;31、滑移槽;32、矩形块、33、螺纹杆;34、限位块;341、三角槽;35、限位杆;36、握把;37、圆环块;38、第二通孔;39、插孔;4、电机;41、齿轮;5、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向锚杆拉力计。
34.参照图1,一种多向锚杆5拉力计,包括千斤顶1,千斤顶1连接有多向支撑机构。对锚杆5进行拉力测量时,,多向支撑机构包括底板21、第一半圆板22、第二半圆板23和支撑组件24。当千斤顶1位于支撑组件24上并对锚杆5进行拉力测量时,锚杆5穿过千斤顶1,并且锚杆5被千斤顶1的上端部夹紧。
35.参照图1和图2,初始位置时,锚杆5固定于平面上。底板21连接有转盘3,转盘3的圆心处固定有圆环块37,圆环块37开有第二通孔38,对锚杆5进行测量时,将锚杆5穿过第二通孔38,锚杆5与圆环块37不抵触。底板21开设有与圆环块37适配的第三通孔26,圆环块37位于第三通孔26内,底板21可以绕圆环块37进行转动。
36.参照图2和图3,为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使锚杆5处于第二通孔38的圆心处,转盘3开通有滑移槽31,滑移槽31径向贯穿转盘3,滑移槽31的两端均固定有矩形块32。滑移槽31内还安装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杆35,限位杆35的两端与矩形块32固定连接。
37.参照图2和图3,矩形块32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3,螺纹杆33穿设矩形块32并且螺纹杆33的一端位于转盘3外,螺纹杆33位于转盘3外的一端固定有握把36,转动握把36时,螺纹杆33将在螺纹的作用下向转盘3内移动。
38.参照图2和图3,螺纹杆33远离握把36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34,当螺纹杆33移动时,会带动限位块34沿着滑移槽31一同移动,限位块34还被限位杆35穿设,使得限位块34的移动更加稳定。限位块34背离螺纹杆33的端部开设有三角槽341,当限位块34在螺纹杆33的带动下向转盘3的圆心位置移动时,三角槽341的斜面会与锚杆5发生抵触。由于锚杆5固定,操作人员调整转盘3的位置,使得锚杆5的两侧处于两个三角槽341的中心位置,并让锚杆5的两侧分别与三角槽341的中心处抵触,此时锚杆5处于第二通孔38的圆心位置。
39.参照图4,第一半圆板22、第二半圆板23靠近底板21的一端均固定有若干梯形块222.底板21上开设有与梯形块222适配的滑轨211,滑轨211对梯形块222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半圆板22、第二半圆板23可以沿着滑轨211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与底板21一直处于垂直状态。
40.参照图2和图4,底板21固定有电机4,电机4位于底板21与第一半圆块平行的中心轴线上。电机4的输出轴固设有齿轮41,第一半圆板22固定有第一齿条224,第二半圆板23固定有第二齿条231,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分别啮合于齿轮41的两侧。
41.参照图2和图4,底板21开设有与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适配的通槽212,通槽212对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进行限位。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可以在电机4的带动下在通槽212内相向移动,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移动时会带动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相互靠近。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开设有与电机4适配的让位槽,使得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电机4发生干涉。
42.参照图2,当相互靠近的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与倾斜设置的锚杆5发生抵触时,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会在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的拉动下带动底板21转动,将自身调整到与锚杆5轴线平行的位置。底板21的四个边角均连接有定位销213,转盘3设有若干与定位销213适配的插孔39,当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与锚杆5的轴线平行后,将定位销213插入对应位置的插孔39,对底板21进行定位。
43.参照图2,对底板21完成固定后,再次启动电机4,并且让电机4输出轴反向转动,将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恢复原位,在梯形块222上连接有定位螺栓223,拧紧定位螺栓223对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进行定位。
44.参照图1和图4,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背离底板21的一端均开设有弧形槽221,支撑组件24包括支撑板241和两个固定板242。两个固定板242分别连接于支撑板241的两端,两个固定板242均开设有与圆弧面适配的第一凹槽244。第一凹槽244和圆弧面配合对
固定板242进行限位,使得固定板242可以沿着圆弧面进行移动,进而可以调整支撑板241和底板21的夹角,支撑板241开设有第一通孔234,便于锚杆5穿过,使得支撑板241与倾斜的锚杆5可以相互垂直。
45.参照图2和图4,固定板242固定有定位板245,定位板245连接有若干第一螺栓246,第一螺栓246依次穿设定位板245和弧形槽221并且螺纹连接有螺母247。当通过移动固定板242将支撑板241调整到与锚杆5相互垂直的位置时,可以通过第一螺栓246和螺母247配合拧紧对固定板242进行夹紧定位,使得支撑板241可以稳定在相应位置,提高锚杆5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46.参照图2和图4,千斤顶1下端部固定有方形板11,方形板开有与第一通孔234适配的第四通孔111,支撑板241开有与方形板11适配的第二凹槽27。将千斤顶1安装到支撑板241时,第二凹槽27对方形板11进行限位,防止方形板11发生偏斜,方形板11连接有若干第三螺栓12,第三螺栓12穿设方形板11与支撑板241螺纹连接,通过第三螺栓12将千斤顶1与支撑板241进行固定,使得千斤顶1与支撑板241处于垂直状态,从而保证千斤顶1与锚杆5处于同轴,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47.参照图2,定位板245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48,螺纹孔248等间距设置,支撑板241靠近定位板245的两端连接有若干与螺纹孔248适配的第二螺栓25。可以通过第二螺栓25与螺纹孔248配合,调整支撑板241与转盘3圆心处的距离,进而使得千斤顶1可以对不同长度的锚杆5进行测量,有利于提高拉力计的多适用性。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向锚杆5拉力计的实施原理为:对倾斜的锚杆5进行拉力检测时,首先将转盘3固定在与锚杆5连接的平面上,并且使锚杆5处于第二通孔38内。转动握把36,通过螺纹杆33带动限位块34移动,使得锚杆5与限位块34三角槽341的斜面抵触。调整转盘3,使得锚杆5处于两个三角槽341的中心位置,进而将锚杆5调整到第三通孔26的圆心位置。固定好转盘3后,启动电机4,电机4输出轴带动齿轮41转动,进而使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相互靠近。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与锚杆5发生抵触后,在第一齿条224和第二齿条231的拉动下,使得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自动调整至与锚杆5的轴线相互平行的位置。通过定位销213和插孔39配合将底板21固定后,反向启动电机4将第一半圆板22和第二半圆板23移回原位,并使用定位螺栓223将其固定。沿着圆弧面滑动固定板242,使固定板242带动支撑板241移动,将支撑板241调整到与锚杆5垂直的位置,通过第一螺栓246将固定板242固定,最后将千斤顶1通过第三螺栓12穿设方形板11螺纹连接至固定板242上。此时千斤顶1与锚杆5处于同轴状态,进而使得通过千斤顶1对锚杆5进行测量时,得出的锚杆5检测数值精确度较高。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