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1483发布日期:2022-12-28 03:5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安全检测仪。


背景技术:

2.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且目前的大部分食品,如蔬菜水果、米面、茶叶、各类副食品以及腌制食品等在生产运输过程中通常会施加农药、保鲜剂和其它多种添加剂等,这些物质如果存留在食品中,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亚硝酸盐、重金属、苏丹红等六十余种有害物质都会存留在各种食品中,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检测多种有害物质的食品安全检测仪。目前市场上也有多种食品安全检测仪,但这些检测仪均无法做到同时检测不同类型的有害物质,即所有检测单元在同一时间都只能检测同一种有害物质,从而严重影响检测效率,不适宜大批量检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安全检测仪,此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各检测单元可单独工作,能够在同一时间检测不同种的有害物质,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适宜大批量检测工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食品安全检测仪,包括工控机主板,所述工控机主板电连接有信号处理中继单元;所述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包括mcu电路,所述mcu电路电连接有第一接口电路和用于与所述工控机主板通信的通信电路,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电连接有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所述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电连接的第二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电连接有译码电路、d/a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和第三接口电路,所述译码电路、所述d/a转换电路和所述a/d转换电路均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电路,所述第三接口电路电连接有多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所述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三接口电路电连接的第四接口电路,所述第四接口电路电连接有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电连接有多个光强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有多个光强采集电路,所述光强采集电路电连接有光电池。
6.其中,所述mcu电路包括mcu芯片u1,所述mcu芯片u1的型号为atmega128,所述mcu芯片u1的第九管脚pe7(int7/ic3)、第十管脚pb0(ss)、第十一管脚pb1(sck)、第十二管脚pb2(mosi)、第十三管脚pb3(miso)和第十四管脚pb4(oco)电连接所述通信电路;所述mcu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pb5(oc1a)、第十六管脚pb6(oc1b)、第十七管脚pb7(oc2/oc1c)、第十八管脚pg3(tosc2)、第二十九管脚(ic1)pd4、第三十管脚(xck1)pd5、第三十一管脚(t1)pd6、第三十二管脚(t2)pd7、第五十六管脚pf5(adc5/tms)、第五十七管脚pf4(adc4/tck)和第五十八管脚pf3(adc3)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电路。
7.其中,所述通信电路包括usb管理控制芯片u4,所述usb管理控制芯片u4的型号为ch376s,所述usb管理控制芯片u4的第一管脚int、第十八管脚scs/d3、第十九管脚bz/d4、第二十管脚sck/d5、第二十一管脚sdi/d6和第二十二管脚sdo/d7电连接所述mcu芯片u1;所述usb管理控制芯片u4的第十管脚ud+和第十一管脚ud-电连接用于与所述工控机主板电连接的接口j6,所述第十管脚ud+和所述第十一管脚ud-还电连接有esd保护芯片u3。
8.其中,所述a/d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管脚与所述第三接口电路电连接的运算放大器u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管脚电连接有模数转换芯片u14的输入管脚,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14的输出管脚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电路。
9.其中,所述d/a转换电路包括数模转换芯片u8,所述数模转换芯片u8的型号为mcp4725,所述数模转换芯片u8的第一管脚vout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电路,所述数模转换芯片u8的第四管脚sda和第五管脚scl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电路。
10.其中,所述译码电路包括译码芯片u9,所述译码芯片u9的型号为74ls138,所述译码芯片u9的第一管脚a、第二管脚b、第三管脚c和第六管脚g1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电路;所述译码芯片u9的第七管脚y7、第九管脚y6、第十管脚y5、第十一管脚y4、第十二管脚y3、第十三管脚y2、第十四管脚y1和第十五管脚y0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电路。
11.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芯片u10,所述第一开关芯片u10的型号为cd4051,所述第一开关芯片u10的第三管脚out/in、第六管脚inh、第九管脚c、第十管脚b和第十一管脚a电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电路,所述第一开关芯片u10的第十三管脚0、第十四管脚1、第十五管脚2、第十二管脚3、第一管脚4、第五管脚5六个输出管脚分别与六个所述光强控制电路电连接。
12.其中,所述光强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2,所述运算放大器u12的正输入管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芯片u10的六个输出管脚中的一个;所述运算放大器u12的输出管脚电连接有电阻r35,所述电阻r35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0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0的正极电连接5v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地gnd,同时通过阻容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2的负输入管脚。
13.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芯片u11,所述第二开关芯片u11的型号为cd4051,所述第二开关芯片u11的第三管脚out/in、第六管脚inh、第九管脚c、第十管脚b和第十一管脚a电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电路,所述第一开关芯片u10的第十三管脚0、第十四管脚1、第十五管脚2、第十二管脚3、第一管脚4、第五管脚5六个输入管脚分别与六个所述光强采集电路电连接。
14.其中,所述光强采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3,所述运算放大器u13的型号为op07,所述运算放大器u13的第一管脚电连接光电池,所述运算放大器u13的第二管脚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电连接地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13的第六管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芯片u11的六个输入管脚中的一个。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由于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包括工控机主板,工控机主板电连接有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信号处理中继单元电连接有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 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有多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电连接六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比色皿检测单元包括光强控制电路和光强采集电路,
光强采集电路电连接有光电池。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共设有四十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这四十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通过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和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和开关电路可实现单独控制,即工控机主板将选定的要进行工作的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及光强信号下发给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将工控机主板下发的信号通过接口电路传输给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中的译码电路将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进行译码,完成八选一,确定出工控机主板选定的将要进行工作的比色皿检测单元所在的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并将该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传输给该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同时d/a转换电路将工控机主板下发的光强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也发送给该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由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中的开关电路最后确定出该编码是六个比色皿检测单元中的哪一个,完成六选一,然后将工控机下发的光强信号发送给该比色皿检测单元的光强控制电路;比色皿检测单元中的光强采集电路采集的检测结果信号和编码通过开关电路返回给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检测结果信号由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由译码电路译码后一同传输给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将接收到的检测结果数字信号和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信息上传给工控机主板,由工控机主板上传云平台,即完成了食品的检测。因此,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四十八个检测单元均可单独工作,从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项目,检测不同种的有害物质,实现了分时并行控制,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适宜大批量的检测工作。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品安全检测仪不能同时检测不同种物质、检测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各检测单元可单独工作,能够在同一时间检测不同种的有害物质,检测效率高,适宜大批量的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的结构框图;
19.图2是图1中信号处理中继单元的结构框图;
20.图3是图2中mcu电路的原理图;
21.图4是图2中通信电路的原理图;
22.图5是图2中第一接口电路的第一一接口的原理图;
23.图6是图2中第一接口电路的第一二接口的原理图;
24.图7是图2中第一接口电路的第一三接口的原理图;
25.图8是图1中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26.图9是图8中第二接口电路的第二一接口的原理图;
27.图10是图8中第二接口电路的第二二接口的原理图;
28.图11是图8中第二接口电路的第二三接口的原理图;
29.图12是图8中第三接口电路的第三一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30.图13是图8中a/d转换电路的原理图;
31.图14是图8中d/a转换电路的原理图;
32.图15是图8中译码电路的原理图;
33.图16是图1中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的结构框图;
34.图17是图16中第四接口电路的原理图;
35.图18是图16中第一开关电路的原理图;
36.图19是图16中第二开关电路的原理图;
37.图20是图16中光强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38.图21是图16中光强采集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40.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41.如图1所示,一种食品安全检测仪,包括工控机主板,工控机主板电连接有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信号处理中继单元电连接有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有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每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包括六个比色皿检测单元,共有四十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即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共设有四十八个检测通道,四十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均可单独工作。工控机主板还电连接有打印机和显示屏,用于打印和显示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还包括锂电池及充电管理单元,为工控机主板、信号处理中继单元、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及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提供电源。
42.如图1所示,因工控机主板、锂电池及充电管理单元、打印机和显示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在此不再详述。
43.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包括mcu电路,mcu电路电连接有第一接口电路、通信电路和稳压电路。第一接口电路与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通信电路与工控机主板电连接,用于实现mcu电路与工控机主板之间的通信;稳压电路与锂电池及充电管理单元电连接,因稳压电路为常规技术手段,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关于稳压电路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44.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mcu电路包括mcu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 mcu芯片u1的型号为atmega128。 mcu芯片u1的第九管脚pe7(int7/ic3)、第十管脚pb0(ss)、第十一管脚pb1(sck)、第十二管脚pb2(mosi)、第十三管脚pb3(miso)和第十四管脚pb4(oco)电连接通信电路。 mcu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pb5(oc1a)、第十六管脚pb6(oc1b)、第十七管脚pb7(oc2/oc1c)、第十八管脚pg3(tosc2)、第二十九管脚(ic1)pd4、第三十管脚(xck1)pd5、第三十一管脚(t1)pd6、第三十二管脚(t2)pd7、第五十六管脚pf5(adc5/tms)、第五十七管脚pf4(adc4/tck)和第五十八管脚pf3(adc3)电连接第一接口电路。mcu芯片u1的外围电路包括时钟电路和滤波电路等,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故在此不再详述。
45.如图13和图4共同所示,通信电路包括usb管理控制芯片u4及其外围电路,usb管理控制芯片u4的型号为ch376s。usb管理控制芯片u4的第一管脚int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九管脚pe7(int7/ic3); 第十八管脚scs/d3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管脚pb0(ss);第十九管脚bz/d4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四管脚pb4(oco);第二十管脚sck/d5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一管脚pb1(sck);第二十一管脚sdi/d6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二管脚pb2(mosi);第二十二管脚sdo/d7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三管脚pb3(miso)。usb管理控制芯片u4的第十管脚ud+电连接esd保护芯片u3的第五管脚104和电阻r9,电阻r9电连接usb接口j6的第三管
脚;第十一管脚ud-电连接esd保护芯片u3的第四管脚103和电阻r8,电阻r8电连接usb接口j6的第二管脚;usb接口j6电连接工控机主板。本实施方式中esd保护芯片u3的型号为ch412。
46.如图2、图3、图5、图6和图7共同所示,第一接口电路用于电连接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与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共设有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为第一一接口j3、第一二接口j4和第一三接口j5,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一接口j3、第一二接口j4和第一三接口j5均为六脚接口。第一一接口j3的第一管脚1电连接地gnd,第二管脚2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三十二管脚(t2)pd7,第三管脚3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三十一管脚(t1)pd6,第四管脚4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三十管脚(xck1)pd5,第五管脚5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二十九管脚(ic1)pd4,第六管脚6电连接电源vcc(即+5v电源)。第一二接口j4的第一管脚1、第二管脚2和第六管脚6为预留管脚,第三管脚3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五十八管脚pf3(adc3),第四管脚4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五十七管脚pf4(adc4/tck),第五管脚5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五十六管脚pf5(adc5/tms)。第一三接口j5的第一管脚1电连接电源vcc,第二管脚2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八管脚pg3(tosc2),第三管脚3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七管脚pb7(oc2/oc1c),第四管脚4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六管脚pb6(oc1b),第五管脚5电连接地gnd,第六管脚6电连接mcu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pb5(oc1a)。
47.如图1、图2和图8共同所示,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与第一接口电路电连接的第二接口电路,第二接口电路电连接有译码电路、d/a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和第三接口电路,译码电路、d/a转换电路和a/d转换电路均电连接第三接口电路,第三接口电路与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电连接。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一电压转换器(图中未示出),电压转换器的型号为max660,能够将+5v电压转换成-5v电压输出,因电压转换器的电路为常规技术手段,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在此不再详述。
48.如图8和图13共同所示,a/d转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和模数转换芯片u14,运算放大器u2的型号为op07,模数转换芯片u14的型号为ads1110。
49.如图8和图13共同所示,运算放大器u2的第二管脚(负输入管脚)电连接电阻r20,电阻r20电连接第三接口电路;第三管脚(正输入管脚)电连接电阻r21,电阻r21电连接地gnd;第四管脚同时电连接电容c28的一端和-5v电源,电容c28的另一端电连接地gnd;第六管脚(输出管脚)电连接电阻r24,电阻r24电连接模数转换芯片u14的输入管脚;第七管脚同时电连接有电容c27的一端和+5v电源,电容c27的另一端电连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2的第二管脚(负输入管脚)与第六管脚(输出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2。
50.如图8和图13共同所示,模数转换芯片u14的第一管脚vin+(输入管脚)同时电连接电阻r24和电容c30的一端;第三管脚scl(输出管脚)同时电连接电阻r22和第二接口电路,电阻r22电连接+5v电源;第四管脚sda(输出管脚)同时电连接电阻r23和第二接口电路,电阻r23电连接+5v电源;第五管脚vcc同时电连接电容c29和+5v电源,电容c29电连接地gnd;第六管脚vin-同时电连接电容c30的另一端和电阻r25,电阻r25电连接地gnd。
51.如图8和图14共同所示,d/a转换电路包括数模转换芯片u8,数模转换芯片u8的型号为mcp4725。数模转换芯片u8的第一管脚vout同时电连接第三接口电路和电阻r26,电阻r26电连接地gnd;第二管脚vss同时电连接电容c32的一端和地gnd,第三管脚vdd同时电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和+5v电源; 第四管脚sda同时电连接电阻r28和第二接口电路,电阻
r28电连接+5v电源;第五管脚scl同时电连接电阻r27和第二接口电路,电阻r27电连接+5v电源;第六管脚ao同时电连接电容c31的一端和+5v电源,电容c31的另一端电连接地gnd。
52.如图8和图15共同所示,译码电路包括译码芯片u9,译码芯片u9的型号为74ls138。译码芯片u9的第一管脚a、第二管脚b、第三管脚c和第六管脚g1均电连接第二接口电路;译码芯片u9的第七管脚y7、第九管脚y6、第十管脚y5、第十一管脚y4、第十二管脚y3、第十三管脚y2、第十四管脚y1和第十五管脚y0均电连接第三接口电路;译码芯片u9的第八管脚gnd电连接地gnd;译码芯片u9的第十六管脚vcc同时电连接电容c33和+5v电源,电容c33电连接地gnd。
53.如图图1、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3、图14和图15共同所示,第二接口电路与第一接口电路电连接,用于电连接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与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共设有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为第二一接口p1、第二二接口p2和第二三接口p3,其中第二一接口p1通过排线与第一三接口j5电连接,第二二接口p2通过排线与第一一接口j3电连接,第二三接口p3通过排线与第一二接口j4电连接。第二一接口p1的第一管脚1电连接+5v电源,第二管脚2电连接数模转换芯片u8的第四管脚sda,第三管脚3电连接数模转换芯片u8的第五管脚scl,第四管脚4电连接模数转换芯片u14的第三管脚scl,第五管脚5电连接地gnd,第六管脚6电连接模数转换芯片u14的第四管脚sda。第二二接口p2的第一管脚1电连接地gnd,第二管脚2电连接译码芯片u9的第六管脚g1,第三管脚3电连接译码芯片u9的第三管脚c,第四管脚4电连接译码芯片u9的第二管脚b,第五管脚5电连接译码芯片u9的第一管脚a,第六管脚6为预留管脚。第二三接口p3的第一管脚1、第二管脚2和第六管脚6为预留管脚,第三管脚3、第四管脚4和第五管脚5均电连接第三接口电路。
54.如图1、图8、图11、图13、图14和图15共同所示,第三接口电路用于电连接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与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共同设有八个接口,分别定义第三一接口j10至第三八接口j18(图中未示出),这八个接口分别与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电连接。第三一接口j10的第一管脚1电连接第二三接口p3的第五管脚5,第二管脚2电连接地gnd,第三管脚3电连接-5v电源,第四管脚4为预留管脚,第五管脚5电连接+5v电源,第六管脚6电连接第二三接口p3的第三管脚3,第七管脚7电连接第二三接口p3的第四管脚4,第八管脚8电连接a/d转换电路的电阻r20,第九管脚9电连接译码芯片u9的第十五管脚y0,第十管脚10电连接数模转换芯片u8的第一管脚vout。因第三一接口j10至第三八接口j18的型号均相同,除第九管脚9分别电连接译码芯片u9的第十五管脚y0、第十四管脚y1、第十三管脚y2、第十二管脚y3、第十一管脚y4、第十管脚y5、第九管脚y6和第七管脚y7外,其它各管脚的连接均相同,故为了节约篇幅,仅以第三一接口j10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七个接口在此不再详述。
55.如图1、图8和图16共同所示,因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的结构均相同,故下面仅以一个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包括与第三接口电路电连接的第四接口电路,第四接口电路电连接有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有六个比色皿检测单元。六个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光强控制电路和光强采集电路,光强采集电路电连接有光电池。第一开关电路与六个光强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与六个光强采集电路电连接。
56.如图8、图16和图17共同所示,第四接口电路与第三接口电路中的一个接口电连
接,用于电连接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与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接口j20,接口j20通过排线与第三接口电路中的一个接口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一管脚1、第六管脚6、第七管脚7和第九管脚9同时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二管脚2电连接地gnd;第三管脚3同时电连接-5v电源和电容c34的负极,电容c34的正极电连接地gnd;第四管脚4为预留管脚;第五管脚5同时电连接+5v电源和电容c35的正极,电容c35的负极电连接地gnd;第八管脚8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第十管脚10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
57.如图16、图17和图18共同所示,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芯片u10,第一开关芯片u10的型号为cd4051,工控机主板下发的选定的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号及光强控制信号经过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传输给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经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数模转换和译码后完成八选一传输给第一开关芯片u10,再经第一开关芯片u10进行六选一后传输给工控机主板选定的比色皿检测单元的光强控制电路,从而控制该比色皿检测单元的光源,通过改变光源强度实现对不同物质的检测。第一开关芯片u10的第一管脚4、第五管脚5、第十二管脚3、第十三管脚0、第十四管脚1和第十五管脚2分别电连接六个光强控制电路,同时还分别电连接有电阻r30、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4、电阻r33和电阻r32,电阻r30、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4、电阻r33和电阻r32均电连接地gnd;第三管脚out/in电连接接口j20的第十管脚10;第六管脚inh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九管脚9;第九管脚c电连接接口j20的第六管脚6;第十管脚b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七管脚7;第十一管脚a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一管脚1;第二管脚6、第四管脚7、第七管脚vee和第八管脚gnd均电连接地gnd;第十六管脚vcc电连接+5v电源。
58.如图16、图17和图19共同所示,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芯片u11,第二开关芯片u11的型号为cd4051,光强采集电路的检测结果及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号经第二开关芯片u11传输给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经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和译码后传输给信号处理中继单元,由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上传给工控机主板。第二开关芯片u11第一管脚4、第五管脚5、第十二管脚3、第十三管脚0、第十四管脚1和第十五管脚2分别电连接六个光强采集电路;第三管脚out/in电连接接口j20的第八管脚8;第六管脚inh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九管脚9;第九管脚c电连接接口j20的第六管脚6;第十管脚b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七管脚7;第十一管脚a电连接接口j20的第一管脚1;第二管脚6、第四管脚7均电连接地gnd;第七管脚vee电连接-5v电源;第十六管脚vcc电连接+5v电源。
59.如图18和图20共同所示,因六个光强控制电路均相同,故在此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60.光强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2,运算放大器u12的型号为lm358。运算放大器u12的第一管脚1(即输出管脚)电连接电阻r35,电阻r35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1,场效应管q1的漏极3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0的正极电连接+5v电源,场效应管q1的源极2同时电连接电阻r37和第一阻容滤波电路,电阻r37电连接地gnd,第一阻容滤波电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12的第二管脚(即负输入管脚);运算放大器u12的第三管脚(即正输入管脚)电连接第一开关芯片u10的第十三管脚0,即第一开关芯片u10的六个输出管脚中的一个;运算放大器u12的第四管脚电连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12的第八管脚同时电连接电容c36和+5v电源,电容c36电连接地gnd。第一阻容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阻r36和电容c37。
61.其它五个光强控制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第三管脚分别电连接第一开关芯片u10的
第十四管脚1、第十五管脚2、第十二管脚3、第一管脚4和第五管脚5。
62.如图19和图21共同所示,因六个光强采集电路均相同,故在此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63.光强采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3,运算放大器u13的型号为op07。运算放大器u13的第一管脚电连接光电池photo sen; 运算放大器u13的第二管脚同时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和第二阻容滤波电路,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电连接地gnd,第二阻容滤波电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13的第六管脚;运算放大器u13的第三管脚电连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13的第四管脚电连接-5v电源;运算放大器u13的第六管脚同时电连接第二阻容滤波电路和第二开关芯片u11的第十三管脚0,即第二开关芯片u11的六个输入管脚中的一个;运算放大器u13的第七管脚电连接+5v电源。第二阻容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38和电阻r38。
64.其它五个光强采集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第六管脚分别电连接第二开关芯片u11的第十四管脚1、第十五管脚2、第十二管脚3、第一管脚4和第五管脚5。
65.如图1、图2、图8和图16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66.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共设有四十八个比色皿检测单元,即工控机主板将选定的要进行工作的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及光强信号下发给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将工控机主板下发的信号通过接口电路传输给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中的译码电路将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进行译码,完成八选一,确定出工控机主板选定的将要进行工作的比色皿检测单元所在的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并将该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传输给该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同时d/a转换电路将工控机主板下发的光强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也发送给该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由比色皿检测单元模块中的开关电路最后确定出该编码是六个比色皿检测单元中的哪一个,完成六选一,然后将工控机主板下发的光强信号发送给该比色皿检测单元的光强控制电路;比色皿检测单元中的光强采集电路采集的检测结果信号和编码通过开关电路返回给led控制及光电池信号处理单元,检测结果信号由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由译码电路译码后一同传输给信号处理中继单元,信号处理中继单元将接收到的检测结果数字信号和比色皿检测单元的编码信息上传给工控机主板,由工控机主板上传云平台,即完成了食品的检测。因此,本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四十八个检测单元均可单独工作,从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项目,检测不同种的有害物质,实现了分时并行控制,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适宜大批量的检测工作。
67.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