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9438发布日期:2023-03-24 23:4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像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主要用于研发、工业检测、配件检测与设备维护中,在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也有广泛应用。
3.在游戏机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常通过热像仪检测其电路板等配件在运行时的热量特征,现有公告号为cn21308932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红外热成像仪用支撑调整装置,该红外热成像仪用支撑调整装置,利用卡接机构将红外热成像仪卡固在旋转座上,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方便使用者调整红外热成像仪的角度,使用较为方便,且通过卡固的方式对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安装,安装较为简单,且后序拆卸也较为方便。
4.上述红外热成像仪用支撑调整装置,虽然通过旋转座实现红外热成像仪的水平角度调节,但是旋转座容易因检测人员手滑或碰撞导致红外热像仪偏位的现象,进而对后续红外热成像仪检测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机构,通过左右调角件和上下调角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热像仪本体的左右角度和上下角度调节,且能够对调节后的热像仪本体进行锁止作业,进而提高了热像仪本体的使用灵活性与稳定性。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7.一种调节机构,包括:
8.底座和用于检测游戏配件运行时热量特征的热像仪本体,所述底座和热像仪本体之间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能够夹持固定热像仪本体的卡接件,所述安装座和底座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左右角度调节的左右调角件和上下角度调节的上下调角件;
9.其中,所述左右调角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底部的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与上下调角件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环,所述齿环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等距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滑动插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调角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两侧的一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之间活动设有转板,所述齿轮的底部与转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导杆的底部与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齿环的底部与转板的顶部接触,所述转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支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活动贯穿至另一个支板的外侧,所述螺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支板上开设有以螺柱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凸柱远离凸块的一端贯穿至弧形槽的内腔。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柱的表面与齿轮其中一个齿牙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支板和转板上分别设有与指针相适配的角度刻度线。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柱远离转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挡片,所述挡片的直径大于螺母的孔径。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板与螺母之间设有橡胶圈垫,所述橡胶圈垫套设于螺柱的表面。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扳杆。
16.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和安装座之间增设左右调角件和上下调角件,利用左右调角件能够实现热像仪本体的左右角度调节,利用上下调角件能够实现热像仪本体的上下角度调节,且能够对调节后的热像仪本体进行锁止作业,有效防止工作人员手滑或碰撞导致红外热像仪偏位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热像仪本体的使用灵活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机构的左右调角件与上下调角件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机构的左右调角件与上下调角件的连接结构立体爆炸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机构的螺柱与螺母的连接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热像仪本体;3、安装座;4、卡接件;5、左右调角件;501、支柱;502、齿轮;503、齿环;504、通孔;505、导杆;506、环形槽;6、上下调角件;601、支板;602、转板;603、螺柱;604、螺母;605、凸块;606、凸柱;607、弧形槽;608、挡片;609、橡胶圈垫;610、扳杆;7、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用于检测游戏配件运行时热量特征的热像仪本体2、用于支撑热像仪本体2的安装座3、用于夹持固定热像仪本体2的卡接件4、用于对热像仪本体2进行左右角度调节的左右调角件5以及用于对热像仪本体2进行上下角度调节的上下调角件6,热像仪本体2设于底座1的正上方,安装座3、左右调角件5以及上下调角件6从上至下依次设于底座1和热像仪本体2之间,卡接件4设
于安装座3上;左右调角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3底部的支柱501,支柱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502,齿轮502的底部与上下调角件6的顶部活动连接,齿轮502的表面啮合有齿环503,齿环503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等距分布的通孔504,通孔504的内腔滑动插设有导杆505,导杆505的顶端与安装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
2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装座3和卡接件4在工作原理上均与现有技术一致,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就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26.其中,上下调角件6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两侧的一支板601,两个支板601之间活动设有转板602,齿轮502的底部与转板602的顶部转动连接,导杆505的底部与转板602的顶部固定连接,齿环503的底部与转板602的顶部接触,转板602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支板601的表面转动连接,转板6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柱603,螺柱603的一端活动贯穿至另一个支板601的外侧,螺柱60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604,螺母604可以将螺柱603锁住。通过拧松螺母604能够即可对转板602解锁,进而能够对热像仪本体2进行上下角度调节。
27.其中,为保证齿环503的定位效果,在齿环503的底部设有吸铁石,转板602的顶部设有与吸铁石相适配的铁块。
28.其中,转板60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605,凸块6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柱606,支板601上开设有以螺柱603为圆心的弧形槽607,凸柱606远离凸块605的一端贯穿至弧形槽607的内腔。利用凸块605、凸柱606以及弧形槽607的配合使用,能够对转板602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转板602能够稳定地以螺柱603为轴心上下转动。
29.其中,凸柱606的表面与齿轮502其中一个齿牙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指针7,支板601和转板602上分别设有与指针7相适配的角度刻度线。利用指针7和角度刻度线的配合使用,实现精准调节角度的目的。
30.其中,齿环503的底部开设有与齿轮502齿牙上指针7相适配的环形槽507。利用环形槽507能够保证齿轮502齿牙上的指针7转动至任意角度后齿环503任然能够与齿轮502相啮合。
31.其中,螺柱603远离转板60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挡片608,挡片608的直径大于螺母604的孔径。利用挡片608能够有效防止螺母604移动过度从螺柱603的表面脱落造成丢失的现象。
32.其中,支板601与螺母604之间设有橡胶圈垫609,橡胶圈垫609套设于螺柱603的表面。利用橡胶圈垫609既能够增大螺母604与支板60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螺母604的锁紧效果,又能够对支板601的表面起到防护作用,有效避免螺母604因作用力过大对支板601的表面造成磨损的现象。
33.其中,螺母6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扳杆610。利用扳杆610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母604。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左右角度调节:将齿环503向上移动,齿环503带动通孔504同步移动,使得导杆505在通孔504的内腔滑动,直至齿环503上移至最大限度,即可从齿轮502的表面脱离,此时左右转动热像仪本体2,热像仪本体2带动卡接件4、安装座3、支柱501以及齿轮502同步转动,通过齿轮502齿牙上的指针7可直观地了解到热像仪本体2左右转动的角度,将热像仪本体2调节至所需角度后,松开齿环503,齿环503在重力作用下滑落
至齿轮502的表面,并与齿轮502相啮合,进而完成热像仪本体2的左右角度调节;上下角度调节:利用扳杆610拧松螺母604,即可对螺柱603解锁,此时上下转动热像仪本体2,热像仪本体2带动卡接件4、安装座3、左右调角件5以及转板602同步以螺柱603为轴心同步转动,转板602带动凸块605和凸柱606同步以螺柱603为轴心转动,凸柱606在弧形槽607的内腔滑动,通过凸柱606表面的指针7可直观地了解到热像仪本体2上下转动的角度,将热像仪本体2调节至所需角度后,再利用扳杆610拧紧螺母604,使得螺母604紧抵与橡胶圈垫609的表面,从而完成对热像仪本体2的上下角度调节,有效防止工作人员手滑或碰撞导致红外热像仪偏位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热像仪本体2的使用灵活性与稳定性。
35.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