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能耗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3695发布日期:2023-03-25 00:4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能耗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能耗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能耗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直饮水(direct drinking water),又称为健康活水,指的是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含有人体相近的有益矿质元素),ph值呈弱碱性这三个条件的可直接饮用的水。
3.主要采用分离膜装置等进行过滤,杀死病毒和细菌,过滤水中异色,异味,余氯,臭氧硫化氢,细菌,病毒,重金属,阻挡悬浮颗粒改善水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用离子交换体软化水质,在最后通过高能量生化陶瓷的作用将水体能量化,矿化,达到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直接饮用健康水的标准。
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在不断升级,直饮水作为改善生活的必备品也势在必得。传统的直饮水设备因监管不力,维护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尤其是水质保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更多的人担心水质安全,怀疑喝的水是否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5.现有技术中,直饮水设备能起到过滤作用,将自来水或其他水通过膜过滤出来,再通过杀菌处理达到饮水的标准,但是缺少对直饮水设备的电量消耗的检测以及监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能耗监测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直饮水设备能起到过滤作用,将自来水或其他水通过膜过滤出来,再通过杀菌处理达到饮水的标准,但是缺少对直饮水设备的电量消耗的检测以及监管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以及直饮水净化系统;其中,控制终端与直饮水净化系统电连接,控制终端用于采集并显示直饮水净化系统的流量和电量数据;
9.直饮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端、出水端以及浓水排放端;进水端与涡轮流量计的一端连接,涡轮流量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的一端连接;第一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滤器连接,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的进水端连接,高压泵的进水端与超滤膜进水口连接,高压泵的出水端与反渗透膜进水口连接;
10.超滤膜出水口分别与出水端以及浓水排放端连接,在超滤膜出水口与出水端之间连接有超滤产水流量计,在超滤膜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之间连接有超滤浓水流量计;反渗透膜出水口分别与出水端以及浓水排放端连接,反渗透膜出水口与出水端之间连接有反渗透产水流量计;反渗透膜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之间连接有反渗透浓水流量计。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器包括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涡轮流量计与第一过滤器之间还连接有电动阀。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连接有阻垢剂。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手动截止阀,第一手动截止阀与高压泵并联。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超滤膜出水口与出水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手动截止阀,第二手动截止阀的一端与超滤产水流量计连接,第二手动截止阀的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反渗透膜出水口与出水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手动截止阀,第三手动截止阀的一端与反渗透产水流量计连接,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超滤膜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之间还连接有超滤浓水电动阀和第五手动截止阀;
18.其中,超滤浓水电动阀和第五手动截止阀并联,超滤浓水电动阀和第五手动截止阀的一公共端与超滤浓水流量计连接,超滤浓水电动阀和第五手动截止阀的另一公共端与浓水排放端连接。
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反渗透膜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之间还连接有反渗透浓水电动阀和第四手动截止阀;
20.其中,反渗透浓水电动阀和第四手动截止阀并联,且反渗透浓水电动阀和第四手动截止阀的一公共端与反渗透浓水流量计连接,反渗透浓水电动阀和第四手动截止阀的另一公共端与浓水排放端连接。
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终端分别与涡轮流量计、反渗透产水流量计、超滤产水流量计、反渗透浓水流量计和超滤浓水流量计电连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终端采集流量和电量数据,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该设备的运行工况。掌握这些数据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应用本设备,管理本设备,实现错峰用电调节,更好指导调节产水浓水调节比例,更好的指导设备设计选型,使设备的有效能耗提高,节约电量。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之一。
25.图中标记:100-控制终端,200-反渗透浓水流量计,300-超滤浓水流量计,400-反渗透浓水电动阀,500-第四手动截止阀,600-超滤浓水电动阀,700-浓水排放端,800-第五手动截止阀,900-出水端,110-第二手动截止阀,111-第三手动截止阀,112-超滤产水流量计,113-反渗透产水流量计,114-超滤膜,115-反渗透膜,116-高压泵,117-第一手动截止阀,118-阻垢剂,119-活性炭过滤器,120-石英砂过滤器,121-电动阀,122-涡轮流量计,123-第二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所示,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终端100以及直饮水净化系统;其中,控制终端100与直饮水净化系统电连接,控制终端100用于采集并显示直饮水净化系统的流量和电量数据;
29.直饮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端、出水端900以及浓水排放端700;进水端与涡轮流量计122的一端连接,涡轮流量计122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的一端连接;第一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滤器123连接,第二过滤器123与高压泵116的进水端连接,高压泵116的进水端与超滤膜114进水口连接,高压泵116的出水端900与反渗透膜115进水口连接;
30.超滤膜114出水口分别与出水端900以及浓水排放端700连接,在超滤膜114出水口与出水端900之间连接有超滤产水流量计112,在超滤膜114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700之间连接有超滤浓水流量计300;反渗透膜115出水口分别与出水端900以及浓水排放端700连接,反渗透膜115出水口与出水端900之间连接有反渗透产水流量计113;反渗透膜115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700之间连接有反渗透浓水流量计200。
31.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终端100采集流量和电量数据,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该设备的运行工况。掌握这些数据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应用本设备,管理本设备,实现错峰用电调节,更好指导调节产水浓水调节比例,更好的指导设备设计选型,使设备的有效能耗提高,节约电量。
32.实施例二
33.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细化。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器包括石英砂过滤器120和活性炭过滤器119。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器120和活性炭过滤器119来对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进行吸附,除去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35.涡轮流量计122与第一过滤器之间还连接有电动阀121。电动阀121用于控制涡轮流量计122与第一过滤器之间的截断与导通。
36.在第二过滤器123与高压泵116之间连接有阻垢剂118。
37.在第二过滤器123与高压泵116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手动截止阀117,第一手动截止阀117与高压泵116并联。
38.超滤膜114出水口与出水端900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手动截止阀110,第二手动截止阀110的一端与超滤产水流量计112连接,第二手动截止阀110的另一端与出水端900连接。
39.反渗透膜115出水口与出水端900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手动截止阀111,第三手动截止阀111的一端与反渗透产水流量计113连接,第三手动截止阀111的另一端与出水端900连接。
40.超滤膜114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700之间还连接有超滤浓水电动阀121和第五手动截止阀800;
41.其中,超滤浓水电动阀121和第五手动截止阀800并联,超滤浓水电动阀121和第五手动截止阀800的一公共端与超滤浓水流量计300连接,超滤浓水电动阀121和第五手动截止阀800的另一公共端与浓水排放端700连接。
42.反渗透膜115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端700之间还连接有反渗透浓水电动阀12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500;
43.其中,反渗透浓水电动阀12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500并联,且反渗透浓水电动阀121
和第四手动截止阀500的一公共端与反渗透浓水流量计200连接,反渗透浓水电动阀12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500的另一公共端与浓水排放端700连接。
44.控制终端100分别与涡轮流量计122、反渗透产水流量计113、超滤产水流量计112、反渗透浓水流量计200和超滤浓水流量计300电连接。
4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元器件均采用现有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通过采用控制终端100采集流量和电量数据,传输距离远;进水端设计涡轮流量计122可以读出总的用水量,再除以总的电量,可以直接得出总的能量功耗;反渗透产水流量计113总和除以总的电量得出反渗透产水的能耗;反渗透浓水流量计200总和除以总的电量得出反渗透浓水的能耗;超滤产水流量计112总和除以总的电量得出超滤产水的能耗;超滤浓水流量计300总和除以总的电量得出超滤浓水的能耗;反渗透浓水累计量加超滤浓水累计量除以总的电量得出设备浓水总的能耗
‑‑
消耗能量。
47.反渗透产水累计量加超滤产水累计量除以总的电量得出设备产水总的能耗;通过上述数据的读取,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该设备的运行工况。掌握这些数据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应用本设备,管理本设备,实现错峰用电调节,更好指导调节产水浓水调节比例,更好的指导设备设计选型,使设备的有效能耗提高,节约电量。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