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0481发布日期:2023-04-22 11:0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壤墒情监测,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1、墒,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100%。也可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人们一般会用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54154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农业土壤墒情监测仪,包括检测箱、固定柱,所述检测箱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还包括底座箱、深度探测螺钉,所述固定柱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深度探测螺钉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底座箱固定在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面上,所述深度探测螺钉通过螺纹贯穿于所述底座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底座箱上设有安装通孔、旋转电机,所述安装通孔贯穿于所述底座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3、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4、由于其未设置防雨防潮设施,受雨雪天气侵袭时,装置电性器件易受影响,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未设置防雨防潮设施,受雨雪天气侵袭时,装置电性器件易受影响,降低使用寿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包括土地,所述土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监测组件。

4、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备支撑机构和设备供电机构,所述设备供电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设备支撑机构的外围靠上一端。

5、所述防雨组件包括监测防雨机构和监测防潮机构,所述监测防潮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监测防雨机构的内壁。

6、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数据传输机构和土壤监测机构,所述土壤检测机构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数据传输机构的下端。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设备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面设置在土地的上端,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四角设置有扎地插钉,所述扎地插钉的钉杆端插接在土地的内部一端。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设备供电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外围靠上一端,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测防雨机构包括尖顶防雨箱,所述尖顶防雨箱的后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中部,所述尖顶防雨箱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箱门,所述尖顶防雨箱的底侧开设有孔。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测防潮机构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尖顶防雨箱的内壁左右两端,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吸湿棉板。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机构包括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的一端设置在尖顶防雨箱的内部中侧,所述数据采集仪的后侧一端与太阳能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的内部一端电性安装有gprs无线模块。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土壤监测机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上端电性连接在数据采集仪的下侧一端,所述数据采集仪的下侧另一端电性连接有ph传感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防雨组件通过尖顶防雨箱和箱门对监测组件进行包裹保护,其尖顶状设计可使雨水流向两侧,避免侵入内部对监测组件造成影响,且底部的多组孔洞可利用空气流动,使监测组件热量散出,通过将吸湿棉板放于放置架内,可将尖顶防雨箱内的潮湿空气吸收,保持内部干燥,可解决现有技术未设置防雨防潮设施,受雨雪天气侵袭时,装置电性器件易受影响,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组件通过将温湿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置于土地内,可检测该区域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ph值(酸碱度),很好的反映出土壤墒情,并可将多项数据传入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将数据接收储存,并经过gprs模块连接网络,可将土壤墒情数据网络共享,用户可远程查看数据,具有方便智能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包括土地(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防雨组件(3),所述防雨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监测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底面设置在土地(1)的上端,所述支撑架(21)的下端四角设置有扎地插钉(22),所述扎地插钉(22)的钉杆端插接在土地(1)的内部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供电机构包括固定架(23),所述固定架(23)的后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的外围靠上一端,所述固定架(2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防雨机构包括尖顶防雨箱(31),所述尖顶防雨箱(31)的后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的中部,所述尖顶防雨箱(3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箱门(32),所述尖顶防雨箱(31)的底侧开设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防潮机构包括放置架(33),所述放置架(3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尖顶防雨箱(31)的内壁左右两端,所述放置架(33)的内部设置有吸湿棉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机构包括数据采集仪(41),所述数据采集仪(41)的一端设置在尖顶防雨箱(31)的内部中侧,所述数据采集仪(41)的后侧一端与太阳能板(2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41)的内部一端电性安装有gprs无线模块(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机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43),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3)的上端电性连接在数据采集仪(41)的下侧一端,所述数据采集仪(41)的下侧另一端电性连接有ph传感器(4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式智能土壤墒情监测设备,涉及土壤墒情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土地,所述土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监测组件。本技术通过支撑组件使扎地插钉将支撑架下端扎入地面可进行本监测装置的地面固定,且利用太阳能板可为监测组件提供电力支持,防止野外作业取电不便影响设备使用,防雨组件通过尖顶防雨箱和箱门对监测组件进行包裹保护,其尖顶状设计可使雨水流向两侧,避免侵入内部对监测组件造成影响,且底部的多组孔洞可利用空气流动,使监测组件热量散出,通过将吸湿棉板放于放置架内,可将尖顶防雨箱内的潮湿空气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国信云位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