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85073发布日期:2023-05-27 16:4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机车性能检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的辅助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机车能否发挥正常功率以及能否实现机车性能。而辅助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由供电电源通过辅助接触器和断路器对其供电的,因此,辅助接触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机车的性能实现。

2、目前的辅助接触器在检修后仅进行耐压试验和接触器动作试验,缺乏检测辅助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得电与失电的同步性试验,辅助接触器的检测试验是不完整的,可能导致辅助接触器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不利于机车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能够对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得电与失电的同步性进行检测,减小接触器的故障隐患,有利于提高机车的安全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包括:

3、第一直流电压源,用于向控制器提供第一直流电源电压;

4、第二直流电压源,用于向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和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提供第二直流电源电压;

5、所述控制器,用于生成所述待测接触器的动作指令;

6、待测接触器电路,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动作指令,导通或断开所述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向所述控制器提供第一动作信号;并闭合或断开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向所述控制器提供第二动作信号,以使得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动作信号和所述第二动作信号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动作同步性;

7、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导通或断开的时间;所述第二动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闭合或断开的时间。

8、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包括:

9、向待测接触器电路发送待测接触器的动作指令;

10、接收所述待测接触器电路发送的第一动作信号和第二动作信号;所述第一动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导通或断开的时间;所述第二动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闭合或断开的时间;

11、根据所述第一动作信号和所述第二动作信号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动作同步性。

12、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直流电压源向控制器提供第一直流电源电压,第二直流电压源向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和待测接触器的触头提供第二直流电源电压,通过控制器生成待测接触器的动作指令,待测接触器电路接收并根据动作指令导通或断开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向控制器提供第一动作信号,闭合或断开待测接触器的触头,向控制器提供第二动作信号,以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动作信号和第二动作信号确定待测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同步性,实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同步性检测。从而可以减小接触器的故障隐患,有利于提高机车的安全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接触器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反馈回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反馈回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上位机;

8.一种接触器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如权1至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动作信号和所述第二动作信号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动作同步性,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属于机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该接触器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直流电压源,用于向控制器提供第一直流电源电压;第二直流电压源,用于向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和待测接触器的触头提供第二直流电源电压;控制器,用于生成待测接触器的动作指令;接触器电路,用于接收并根据动作指令,导通或断开待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向控制器提供第一动作信号;并闭合或断开待测接触器的触头,向控制器提供第二动作信号,以使得控制器根据第一动作信号和第二动作信号确定待测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与电磁系统的动作同步性。从而可以减小接触器的故障隐患,有利于提高机车的安全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