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料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3623发布日期:2023-12-27 06:4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肥料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肥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肥料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复合肥料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肥料。在复合肥料生产过程中,原料有可能采用氯化铵、氯化钾等,氯是微量营养元素,作物需要的量非常少,而氯的含量过高,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和造成土壤的板结、盐渍化等,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

2、目前,氯离子检测方法主要有:滴定法、显色法、浊度法、电位值法等等。在现有技术中,检测效果相对较好的有(1)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试料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转化成为氯化银沉淀,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但该方法需要将样品加热、煮沸、冷却,且需要试剂较多;(2)前处理进行超声处理,虽然简化了前处理,但增加了设备投入且后续仍需要滴定,耗时较长;(3)将试液和标准氯离子溶液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对比浊度来判断样品氯离子含量,未考虑氯化银沉淀絮凝、聚团对浊度的影响;(4)先将磷酸铁样品在硫酸和磷酸的混合酸溶液中溶解,将磷酸样品中的氯离子全部溶出,然后在氯离子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银形成的氯化银浊液,并加入含有明胶和多羟基醇的稳定剂对氯化银体系进行稳定,通过分光光度法测试磷酸铁样品中的氯离子含量;该方法未考虑其他阴离子、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沉淀的影响,稳定剂使用种类多,用量大,且会用到浓硫酸、浓磷酸等危险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滴定法、显色法、浊度法、电位值法等方法检测,是一种基于终点吸光值计算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样品溶液反应后的吸光值带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氯离子含量。该方法中将样品稀释后的滤液与硝酸银反应,该体系中还加入硝酸,排除了其他阴离子对沉淀反应的影响,同时,加入特定稳定剂,起到分散、悬浮作用,解决了氯化银沉淀结团絮凝造成吸光值不稳定的问题。

2、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复合肥料中氯离子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氯离子系列标准溶液,与硝酸银-硝酸-聚氧化乙烯混合溶液或硝酸银-硝酸-聚乙二醇混合溶液反应后测定吸光值,制得标准曲线;基于样品与硝酸银-硝酸-聚氧化乙烯混合溶液或硝酸银-硝酸-聚乙二醇混合溶液反应后的终点吸光值计算氯离子含量;

4、该方法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6-108%。

5、优选的,上述检测方法中可以选择聚氧化乙烯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6、优选的,该检测方法中选择50-400万分子量聚氧化乙烯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7、优选的,该检测方法中选择50-300万分子量聚氧化乙烯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8、优选的,该检测方法中选择50-200万分子量聚氧化乙烯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9、优选的,选择50万分子量、100万分子量、200万分子量聚氧化乙烯中的任一种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10、优选的,上述检测方法中还可以选择聚乙二醇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11、优选的,上述检测方法中选择分子量为4000-8000的聚乙二醇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12、优选的,上述检测方法中选择分子量为4000、6000、8000的聚乙二醇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13、优选的,上述检测方法中选择分子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14、优选的,该检测方法以基准氯化钾或基准氯化钠配制氯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

15、优选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6、(1)配制氯离子系列标准溶液:将样品进行不同倍数稀释,制成系列浓度的氯离子标准溶液;

17、(2)配制如下任一种混合溶液:

18、a硝酸银溶液+硝酸溶液+聚氧化乙烯混合溶液;

19、b硝酸银溶液+硝酸溶液+聚乙二醇混合溶液;

20、其中,a混合溶液选择50-400万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b混合溶液选择选择分子量为4000-8000的聚乙二醇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

21、(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后置于棕色瓶中,加入(1)中各浓度氯离子标准溶液,70-85℃水浴静置恒温反应5-30min,冷却至40-60℃,于680nm处测定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22、(4)按照gb/t 8571对不含氯、低氯、中氯样品的复合肥料样品分别进行制备;

23、(5)将未标含氯称量、标识“含氯-低氯”及“含氯-中氯”的产品各取样至容量瓶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各稀释100倍、500倍、1000倍,过滤;

24、(6)准确吸取步骤(5)中滤液至装有步骤(2)硝酸银-硝酸-聚氧化乙烯混合液的棕色瓶中,70-85℃水浴静置恒温反应5-30min,冷却至40-60℃,于680nm处测定吸光值;

25、(7)将步骤(6)测得的吸光值带入步骤(3)的曲线方程,计算氯离子含量。

26、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样品为基准氯化钾或基准氯化钠。

27、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5-0.1m,硝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0-50%,聚氧化乙烯质量浓度为0.1-5%,聚乙二醇质量浓度为2-20%。

28、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5m,硝酸溶液浓度为30%,聚氧化乙烯质量浓度为1%。

29、聚氧化乙烯(peo)的规格很多,都是以平均分子量作为区分标准的,常见的有:5万、10万、20万、50万、100万、200万、400万、500万、600万、800万。随着分子量的增大,peo溶液粘度逐渐增大。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格50万、100万、200万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做稳定剂时在本发明中能更好的起到分散、悬浮作用,此时的吸光值稳定性非常高。不过,本发明尚未进一步探究对于聚氧化乙烯规格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规律。

30、此外,本发明人还发现在聚乙二醇众多规格中,分子量为4000-8000时做稳定剂能够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分散、悬浮作用,此时的吸光值稳定性非常高。不过,本发明尚未进一步探究对于聚乙二醇规格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规律。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2、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氯离子测定时氯化银沉淀絮凝、聚团对浊度的影响,仅通过加入聚氧化乙烯或聚乙二醇中一种稳定剂,就起到很好的分散、悬浮作用,解决了氯化银沉淀结团絮凝造成吸光值不稳定的问题;且用量小,耗材量少;

33、2.本发明基于终点吸光值计算氯离子含量;具体含量通过样品与硝酸银-硝酸-聚氧化乙烯溶液反应后测定吸光值,带入标准曲线中即可获得;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试剂用量少、无需较高的仪器配置;

34、此外,该方法重现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回收率的测定值能够达到96-108%,验证了该方法的高准确性和高可靠性;

35、3.本发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硝酸,排除了其他阴离子对沉淀反应的影响;此外,检测过程中始终未用到浓硫酸等危险品,安全性极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