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

文档序号:35128072发布日期:2023-08-14 21:3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开发,尤其是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页岩储层中存在大量微孔隙,而这些微纳米孔隙结构导致流体在页岩孔隙中流动使会发生气体吸附;与此同时,由于气体分子流动较快,在孔隙与气体分子接触的壁面会发生滑脱。另外,真实页岩的孔隙系统十分复杂,气体分子的流动路径远大于样品的尺寸,导致气体分子传输能力降低。目前,测试页岩渗透率的方法有稳态法和非稳态法。其中,非稳态法包括孔隙压力振荡法、脱气测试法、岩石复电阻率法、格子boltzmann法、压汞法、核磁共振法、压力脉冲衰减法。但这些方法都是直接利用岩心样品进行测试,未考虑样品内部不可见的微裂缝、孔隙迂曲度和测试过程中的气体吸附和滑脱对渗透率的影响。同时,现有测试方法多属于流体注入法,但由于页岩非常致密,页岩中的孔隙均处于微纳米级,实验流体难以注入样品内部,强行注入也会导致样品孔隙结构遭到破坏,得出错误的测试结果。

2、例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9100278a、名称为一种考虑页岩孔径分布特征的表观渗透率计算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其通过对压汞曲线进行处理,对孔径大小进行离散化处理,分别获得各个孔隙区间的渗透率贡献率,再叠加获得样品渗透率,同时考虑了单根毛细管中自由气、游离气存在连续流、滑脱流等多种流态问题。但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并未直接使用孔径分布,而是利用各个孔隙区间对渗透率的贡献率。

3、再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114136862a、名称为:一种双润湿性页岩的液体表观渗透率计算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其通过氮气和二氧化碳吸附获取有机质孔径分布和无机质孔径分布,然后取孔径分布峰值对应的孔径作为有机质孔隙和无机质孔隙的半径。

4、再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114609010a、名称为:一种页岩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井方法及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其通过低温氮气吸附确定页岩的孔径分布,然后用于页岩孔隙网络结构校正和获取页岩平均孔隙半径。

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也未将真实样品的孔隙大小变化(孔径分布)直接用于样品渗透率的计算,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加入描述孔隙结构的系数或直接使用平均孔隙半径,并不能真实反应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导致结算结果误差较大。

6、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逻辑简单、准确可靠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油气藏储层渗透率测试方法在页岩渗透率测试与计算是,存在由于未考虑样品中微裂缝对页岩基质渗透率的影响,导致页岩基质渗透率测试结果偏高,同时未将样品的真实孔径分布应用到样品渗透率计算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页岩基质渗透率测试计算精度,且能够将孔径分布直接应用到页岩渗透率计算过程中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待检测的目标区的高演化的页岩样品,并烘干;利用孔隙度和氮气吸附测试求得页岩氮气吸附系数fa;

4、截取页岩样品,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拍摄获得扫描电镜照片,并进行拼接;

5、对拼接后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识别,并获得有机孔和无机孔,并进行标注,求得页岩样品的孔隙面积ai;

6、根据孔隙面积ai求得页岩孔隙等效圆半径ri,建立拟连续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

7、根据连续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求得页岩的孔径分布密度函数f(ri);

8、根据毛细管理论、页岩的孔径分布密度函数f(ri)建立基质渗透率模型,求得页岩基质渗透率k,其表达式为:

9、

10、其中,表示页岩的孔隙度;τ表示页岩孔隙的迂曲度;rmin表示页岩的最小孔隙半径;rmax表示页岩的最大孔隙半径;c表示常数,取值为0.9;λ表示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11、进一步地,利用孔隙度和氮气吸附测试测得页岩样品的基质孔隙度langmuir压力pl和langmuir体积vl。

12、进一步地,所述页岩氮气吸附系数fa的表达式为:

13、

14、其中,ρr表示页岩密度;vstd表示气体摩尔体积;cg表示气体压缩系数;ρg表示气体密度;m表示气体相对分子质量;p表示模拟测试压力。

15、进一步地,所述孔径分布密度函数f(ri)的表达式为:

16、

17、其中,a、b、c表示常数。

18、进一步地,所述常数a、常数b和常数c的推导过程如下:

19、对孔径分布密度函数f(ri)的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20、

21、令:

22、f(ri)=ln(f(ri)),

23、则:

24、

25、其中,a0、a1、a2表示中间参数,m表示数据组的数量;

26、建立数据组(ri,f(ri)),并求得数据组(ri,f(ri));

27、求得系数和

28、建立参数矩阵,得出中间参数a0、a1和a2;

29、

30、将中间参数a0、a1和a2代入常数a、常数b和常数c的表达式,得到拟合后的常数a、常数b和常数c;

31、

32、进一步地,所述页岩孔隙的迂曲度τ的表达式为:

33、

34、其中,表示页岩的孔隙度。

35、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λ的表达式为:

36、

37、其中,μ表示气体粘度;z表示气体压缩因子;p表示模拟测试压力;r表示通用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38、进一步地,所述气体粘度μ的表达式为:

39、μ=6×10-6p2+0.0002p+0.0176(t=293.15k)。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1、本发明通过对页岩岩心进行孔隙度和氮气吸附测试,获得样品孔隙度和吸附系数;基于毛细管理论,建立基于不同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计算模型,将离散化的孔径分布转化为拟连续的孔径分布,并直接应用到页岩渗透率的计算中,同时考虑了孔隙迂曲度、气体吸附和滑脱效应,且能够消除微裂缝对样品渗透率的影响,获得真实、准确的样品基质渗透率。



技术特征:

1.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孔隙度和氮气吸附测试测得页岩样品的基质孔隙度langmuir压力pl和langmuir体积v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氮气吸附系数fa的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分布密度函数f(ri)的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数a、常数b和常数c的推导过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孔隙的迂曲度τ的表达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λ的表达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粘度μ的表达式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孔径分布的页岩基质渗透率确定方法,包括:利用孔隙度和氮气吸附测试求得页岩氮气吸附系数;拍摄获得扫描电镜照片并拼接;对拼接后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识别,并获得有机孔和无机孔,求得页岩样品的孔隙面积;求得页岩孔隙等效圆半径,建立拟连续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根据连续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求得页岩的孔径分布密度函数;求得页岩基质渗透率。本发明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相结合,解决了页岩渗透率测试过程中裂缝对渗透率的影响,同时将实测的样品真实孔径分布直接应用到页岩基质渗透率的计算中,考虑了孔隙迂曲度、气体吸附和滑脱效应,使计算结果更能反应页岩的基质渗透率,提高了页岩基质渗透率测试和计算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蒋柯,周文,唐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