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

文档序号:35377131发布日期:2023-09-08 19:4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特别是一种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血液检测就是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对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进行检查,同时也对血液中的各种溶质成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血液检测可以反映人体各脏器的机能状况,可以针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有的血液检测设备只能针对检测项目相同的多个样本同时进行检测,无法针对多个样本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导致检测方式比较机械,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血液检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准备区、检测等待区和检测区,存储有血液样本的无菌干燥试管放置于支撑座,所述无菌干燥试管在所述支撑座的带动下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座包括rfid电子标签;

2、所述检测准备区包括信息录入装置和天线,通过所述信息录入装置和所述天线将血液样本的编号写入所述rfid电子标签;

3、所述检测等待区包括自动取样滴管、摄像头和信息读取装置,用于存放血液样本,对选择的血液样本进行取样;

4、所述检测区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多个检测单元,多个检测单元呈阵列排布,所述检测单元中的检测项目可以进行配置调整;

5、所述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还包括总控制模块,所述总控制模块将血液样本的编号、检测顺序和检测项目作为一组数据存储起来,用于后续的控制。

6、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样本处理模块、分流模块、血浆分析模块、血细胞分析模块、废液通道和蓝牙通信模块。

7、优选的,所述样本处理模块包括血浆腔和血细胞腔,所述血浆腔上设置有进样孔,所述血浆腔和所述血细胞腔之间设置有3d微流阀,所述血浆腔的底部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旋转电机。

8、优选的,所述分流模块包括血细胞通道、血浆通道、血浆阀门、血细胞阀门、血浆输送泵、血细胞输送泵、血浆输送伸缩管、血细胞输送伸缩管、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所述血浆阀门设置于所述血浆腔的底部,所述血细胞阀门设置于所述血细胞腔的底部,所述血浆输送伸缩管对应所述血浆阀门设置,连接所述血浆通道,所述血细胞输送伸缩管对应所述血细胞阀门设置,连接所述血细胞通道,所述血细胞通道和所述血浆通道均连接所述废液通道,所述血浆输送泵贯通连接所述血浆腔,所述血细胞输送泵贯通连接所述血细胞腔,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紧邻所述血浆阀门设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血浆通道的外壁与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对应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血浆分析模块包括甲肝分析平台、乙肝分析平台、关节炎分析平台以及心肌梗死分析平台。

10、优选的,在所述甲肝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甲肝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甲肝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一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甲肝分析时,打开所述甲肝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甲肝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门。

11、优选的,在所述乙肝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乙肝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乙肝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二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乙肝分析时,打开所述乙肝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乙肝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门。

12、优选的,在所述关节炎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三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关节炎分析时,打开所述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门。

13、优选的,在所述心肌梗死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四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心肌梗死分析时,打开所述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四控制阀门。

14、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析模块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台、红细胞计数平台、血红蛋白分析平台、白细胞计数平台以及血型分析平台,所述血小板计数平台连接红细胞计数平台,所述红细胞计数平台分别连接所述血红蛋白分析平台和所述白细胞计数平台,所述白细胞计数平台连接所述血型分析平台,所述血红蛋白分析平台和所述血型分析平台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血细胞分析模块连接所述血细胞通道的端口分别设置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细胞通道中在两个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五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血细胞分析时,打开所述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五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五控制阀门。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通过总控制模块存储血液样本的检测顺序,可以实现检测顺序的实时灵活调整,并且,通过相互独立的检测单元进行血液检测,检测单元中的检测项目可以灵活调整,能够实现针对多个血液样本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准备区、检测等待区和检测区,存储有血液样本的无菌干燥试管放置于支撑座,所述无菌干燥试管在所述支撑座的带动下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座包括rfid电子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样本处理模块、分流模块、血浆分析模块、血细胞分析模块、废液通道和蓝牙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处理模块包括血浆腔和血细胞腔,所述血浆腔上设置有进样孔,所述血浆腔和所述血细胞腔之间设置有3d微流阀,所述血浆腔的底部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旋转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块包括血细胞通道、血浆通道、血浆阀门、血细胞阀门、血浆输送泵、血细胞输送泵、血浆输送伸缩管、血细胞输送伸缩管、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所述血浆阀门设置于所述血浆腔的底部,所述血细胞阀门设置于所述血细胞腔的底部,所述血浆输送伸缩管对应所述血浆阀门设置,连接所述血浆通道,所述血细胞输送伸缩管对应所述血细胞阀门设置,连接所述血细胞通道,所述血细胞通道和所述血浆通道均连接所述废液通道,所述血浆输送泵贯通连接所述血浆腔,所述血细胞输送泵贯通连接所述血细胞腔,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紧邻所述血浆阀门设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血浆通道的外壁与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分析模块包括甲肝分析平台、乙肝分析平台、关节炎分析平台以及心肌梗死分析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甲肝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甲肝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甲肝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一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甲肝分析时,打开所述甲肝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甲肝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乙肝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乙肝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乙肝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二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乙肝分析时,打开所述乙肝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乙肝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节炎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三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关节炎分析时,打开所述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关节炎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心肌梗死分析平台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设置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浆通道中在两个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四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心肌梗死分析时,打开所述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心肌梗死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四控制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细胞分析模块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台、红细胞计数平台、血红蛋白分析平台、白细胞计数平台以及血型分析平台,所述血小板计数平台连接红细胞计数平台,所述红细胞计数平台分别连接所述血红蛋白分析平台和所述白细胞计数平台,所述白细胞计数平台连接所述血型分析平台,所述血红蛋白分析平台和所述血型分析平台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血细胞分析模块连接所述血细胞通道的端口分别设置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所述血细胞通道中在两个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之间设置第五控制阀门,当需要进行血细胞分析时,打开所述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关闭所述第五控制阀门,否则,关闭所述血细胞分析启动阀门,打开所述第五控制阀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准备区、检测等待区和检测区,检测准备区包括信息录入装置和天线,检测等待区包括自动取样滴管、摄像头和信息读取装置,检测区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多个检测单元,多个检测单元呈阵列排布,检测单元中的检测项目可以进行配置调整,自动化血液检测系统还包括总控制模块,总控制模块将血液样本的编号、检测顺序和检测项目作为一组数据存储起来。本发明通过总控制模块存储血液样本的检测顺序,可以实现检测顺序的实时灵活调整,并且,通过相互独立的检测单元进行血液检测,检测单元中的检测项目可以灵活调整,能够实现针对多个血液样本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黄渠思,俸蔚,杨柳,田野,郭小华,李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