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0116发布日期:2023-08-06 03:2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回弹法作为检测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主要是依据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硬度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推定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10909672.x公开了一种组合回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回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本方法使用两种冲击能量的回弹仪进行检测,分别为冲击能量4.5j高强回弹仪和冲击能量2.207j中型回弹仪,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待测混凝土构件上建立中型回弹仪测点和高强回弹仪测点的矩阵;步骤2,对所述矩阵的高强回弹仪测点和中型回弹仪测点进行数据检测;步骤3,对检测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筛选;步骤4,根据筛选的数据建立适用于强度范围在20.0mpa~100.0mpa的结构混凝土组合回弹法测强曲线;本发明采用中型回弹仪和高强回弹仪组合回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仅实现了用两种能量的回弹仪在同一测区内进行回弹法检测,而且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精度;由此可见,所述组合回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过程中采用同一标准导致测得的混凝土的强度的精度不足,与实际强度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过程中采用同一标准导致测得的混凝土的强度的精度不足,与实际强度存在偏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

3、步骤s1、将待测混凝土放置于预设位置,并在待测混凝土表面标记若干待测点位,超声检测仪检测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并在判定混凝土内裂纹分布密度合格时使用强度回弹仪对该混凝土上的各待测点位的强度进行检测;

4、步骤s2、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强度回弹仪中的重锤依次敲击各所述待测点位并分别记录重锤在敲击各待测点位后的回弹距离,对于单个待测点位,中控模块控制重锤对该待测点位进行多次敲击以获取若干针对该待测点位的回弹距离并根据各回弹距离判定混凝土在该待测点位处的强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5、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混凝土中的单个所述待测点位的强度符合预设标准时计算针对该待测点位的多个方差以判定是否更换具有对应弹性系数的用以驱动所述重锤的弹簧,并在完成对弹簧的更换时重新判定混凝土在该待测点位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

6、步骤s4、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混凝土中的单个所述待测点位的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测得的针对该待测点位的平均回弹距离判定是否对预设回弹距离进行修正或重新选取待测点位以重新判定混凝土表面对应点位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

7、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完成针对各所述混凝土中各点位的强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判定后,结合各判定结果对混凝土的综合强度进行确定并在确定完成后输出针对该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

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各所述待测点位的回弹距离的获取时依次计算针对各所述待测点位的回弹距离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平均值计算针对混凝土的强度评价值,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强度评价值初步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的初步判定方式,其中:

9、第一初步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合格,计算获取的的各所述回弹距离的方差并根据求得的方差判定是否调节所述强度回弹仪中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对该待测点位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一初步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大于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

10、第二初步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并根据所述回弹距离的平均值c将所述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和第二预设强度评价值s2调节至对应值以对该待测点位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初步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评价值s2;

11、第三初步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并根据所述强度评价值s和所述第二预设强度评价值s3的差值对各待测点位的分布距离进行调节并根据调节后重新求得的强度评价值判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所述第三初步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评价值s2且大于第三预设强度评价值s3;

12、第四初步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标准;所述第四初步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强度评价值s3。

13、进一步地,当所述超声检测仪检测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并且所述中控模块分别记录重锤在敲击各待测点位后的回弹距离完成时,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超声检测仪测得的单个待测点位处的回弹距离c与所述超声检测仪测得的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p确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评价值s,设定s=a×c+b×p,其中a为回弹距离权重系数,b为裂纹分布密度权重系数,设定0.1<a<0.6,0.4<b<0.9,且a+b=1。

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初步判定方式下计算针对所述待测点位的各所述回弹距离的方差q,中控模块根据该方差q判定对强度回弹仪的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调节的调节方式,其中:

15、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一调节系数α1对所述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调节,中控模块将调节后的弹簧的弹性系数记为k1,设定k1=k0×α1,其中,k0为弹簧的初始弹性系数;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方差q大于等于预设方差q0;

16、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二调节系数α2对所述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调节,中控模块将调节后的弹簧的弹性系数记为k2,设定k2=k0×α2;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方差q小于预设方差q0;

17、所述中控模块在完成对所述弹簧的弹性系数的调节时选用具有对应弹性系数的弹簧更换所述强度回弹仪内原有的弹簧。

1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强度回弹仪在更换对应弹性系数的弹簧完成时对待测点位重新进行检测以根据测得的回弹距离计算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评价值s’,并根据所述强度评价值判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的合格判定方式,其中:

19、第一合格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合格,并对所述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进行超声检测;所述第一合格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

20、第二合格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并根据强度评价值确定针对混凝土的初步判定方式;所述第二合格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

2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对所述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进行超声检测完成时,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所述裂纹分布密度的变化量z,设定z=p1-p,其中,p1为使用强度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检测后混凝土内部的裂纹分布密度,p为使用强度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检测前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变化量z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其中:

22、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合格;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变化量z小于等于预设变化量z0;

23、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标准;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变化量z大于预设变化量z0。

2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初步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强度评价值s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评价值s2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一级强度差值△s,设定△s=s-s2,中控模块根据一级强度差值判定选用对应的标准调节系数以调节各预设强度标准的选用方式,其中:

25、第一选用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一标准调节系数β1调节各预设强度标准;所述第一更换方式满足一级强度差值△s大于等于预设强度差值△s0;

26、第二选用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选用第二标准调节系数β2调节各预设强度标准;所述第二更换方式满足一级强度差值△s小于预设强度差值△s0。

27、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第i标准调节系数βi调节第j预设强度评价值sj时,设定i=1,2,j=1,2,3,中控模块将调节后的所述第j预设强度评价值记为sj’,设定sj’=sj×(1-(sj-s)/sj)×βi,并对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二次判定。

2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初步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强度评价值s和所述第三预设强度评价值s3的差值对各待测点位的分布距离进行调节,设定调节后的分布距离为l=l0×(1+(s-s3)/s),其中,l0为所述各待测点位的初始分布距离,中控模块在对所述各待测点位的分布距离调节完成时控制所述强度回弹仪重新冲击所述待测点位以获取针对该待测点位的平均回弹距离,并根据所述平均回弹距离重新计算强度评价值s!以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的标准判定方式,其中:

29、第一标准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合格,所述第一标准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

30、第二标准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并对所述强度回弹仪的重锤的质量进行调节,设定调节后的重锤质量为m=c/c5×m0,其中m0为重锤初始质量,中控模块在对所述强度回弹仪的重锤的质量进行调节完成后控制强度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的强度重新进行检测并对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标准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评价值s!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评价值s1。

3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强度回弹仪检测所述回弹距离完成时,计算混凝土检测面与垂直方向平面的夹角w以对回弹距离进行修正,设定修正后的回弹距离l=l0/cosw。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根据强度回弹仪针对混凝土表面各待测点位的回弹距离及裂缝分布密度求得针对混凝土的强度评价值并根据强度评价值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混凝土的强度符合预设标准时判定是否对强度回弹仪的弹簧进行更换或检测混凝土内部裂纹分布密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在初步判定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求得的强度评价值判定是否对评价标准或待测点位的分布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环境及操作失误导致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在有效提高了本方法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

33、进一步地,本发明综合测得的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与各待测点位的回弹距离计算混凝土的强度评价值,提高了对测得的混凝土强度的结果的控制精度,根据强度评价值判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从而缩短了检测混凝土强度完成后判定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的工作效率。

34、进一步地,本发明根据强度评价值与预设评价值的比对结果判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并在判定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时对预设强度评价值进行调节或对各待测点位的分布距离进行调节,有效避免了因外部环境影响及操作失误导致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法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精度。

35、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强度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检测面完成时根据混凝土检测面的垂直度对回弹距离进行修正,避免了因混凝土检测面与强度回弹仪检测时不垂直导致的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本方法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

36、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初步判定混凝土的强度合格时计算强度回弹仪测得的各回弹距离的方差,并根据该方差使用相应的调节系数对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调节,避免了在对混凝土的强度检测过程中采用同一标准导致测得的混凝土的强度的精度不足的情况,在有效提高了本方法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

37、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对弹簧的弹性系数调节完成时,在判定混凝土的强度合格时对混凝土内的裂纹分布密度进行超声检测,避免了混凝土内外表面强度不一致导致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在有效提高了本方法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

38、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初步判定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时采用相应的标准调节系数对各预设强度评价值进行调节,提高了对混凝土的强度的控制精度,有效缩短了对混凝土的强度判定过程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

39、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初步判定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时对强度回弹仪的重锤的质量进行调节,避免了在调节弹簧的弹性系数达到上限时待测混凝土的强度仍未达到精度的情况,在有效提高了本方法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有效提高了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