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海洋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08644发布日期:2023-10-12 09:1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微塑料检测分析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检测海洋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塑料因其高稳定性、持久性和耐腐蚀性得到广泛使用,而大量的塑料使用也给环境带来日益严重的污染,其中最突出就是塑料制品在被丢弃后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会变成颗粒越来越小的塑料颗粒。通常,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被定义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微塑料具有颗粒尺寸较小、疏水能力强及比表面积较大等特征,是许多重金属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良好载体,易被生物体摄食,这种塑料颗粒不会被自然环境降解,而是一直存留在环境中,因此,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然而要明确微塑料的环境问题,准确获得生物体内微塑料含量与分布特征是明确该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

2、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采用碱性消解、酸性消解和酶消解等对鱼体样品消化道和鳃组织进行预处理,其中,采用酸碱性消解法一般使用浓度较高的酸或碱进行处理,不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同时对微塑料的性质也容易造成影响,从而采用酶,但消解价格较高,也不适于进行大样本的研究;同时部分鱼种油脂含量较高也易造成堵膜严重,影响实验效率及样品分离检测。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样品预处理中部分鱼种因油脂含量较高从而造成了检测准确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样品预处理中部分鱼种因油脂含量较高易造成的检测准确率较低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海洋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本技术通过在鱼样品中添加脱脂剂,可以有效的对部分鱼种过多的油脂进行脱脂处理,且对油脂具有很好的脱除效果,且需要的脱脂条件简单,以便于进行脱脂操作;之后再通过表面活性剂和超声处理进一步进行脱脂操作,本技术的方法脱脂效果好、且效率高,进而提高了鱼样品微塑料的检测准确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海洋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检测海洋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将低温深冻的个体大小相近的海洋鱼类的鳃组织或消化道依次清洗,沥干和称重,得到消化道或鳃组织的鲜重,即待测鱼样品的鲜重;

5、步骤二:在待测鱼样品依次加入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硫酸亚铁进行混合,在50~65℃,转速80~100r/min的条件下消解60~120min,得到消解溶液;

6、步骤三:步骤二中的鱼样品经过消解处理后,再向鱼样品中添加脱脂剂进行浸泡处理,然后再对脱脂后的鱼样品采用表面活性剂和超声处理;

7、步骤四:对脱脂后的待测鱼样品进行依次抽滤和滤膜过滤,得到微塑料。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鱼类作为水生生物的高级类群,能够客观反映水体环境的污染状况,鱼类肠道和鳃组织作为微塑料的载体,通过分析这两种载体所携带的微塑料含量,是反映微塑料污染情况的有效方法;

9、在本技术中,本技术采用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硫酸亚铁对鱼样品进行混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鱼样品中的消解效率,另外,由于部分鱼种原因,使得其部分鱼样品的消化道的油脂含量过高,影响检测效率,因此,本技术中通过添加脱脂剂来对消化道中的油脂进行脱除,本技术采用的脱脂剂具有对油脂脱脂效果好的特点,且需要的脱脂条件简单,以便于进行脱脂操作,并且,能够通过调节浸泡时间以及搅拌转速等参数来调节脱脂速度以及脱脂率,因此,获得脱脂效果好以及脱脂效率高并且脱脂操作简单的效果;

10、并且,本技术采用脱脂剂和表面活性剂以及超声处理进行结合,脱脂效果好且效率高,从而降低了鱼样品中油脂的含量,进而减少了油脂的干扰,对检测微塑料不产生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11、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硫酸亚铁的溶液体积与鱼样品体积之比为6:1。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采用本技术中的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硫酸亚铁的溶液体积与鱼样品体积之比为6:1,对鱼样品的消解效率更高,从而提高了对鱼样品中微塑料的检测准确率。

13、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脱脂剂为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且三氯甲烷和甲醇的质量分数比为2:1。

14、优选地,所述脱脂剂配置后,封口放置于恒温冰柜于2-10℃下4-5h待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当将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按照质量分数比为2:1进行配置形成混合溶液后,将其放置于恒温冰柜中,保持冰柜的温度在2-10℃,且保温处理4-5h;对脱脂剂进行低温处理,可以使得整个脱脂剂溶液处于2-10℃低温状态,该低温环境下可以有效的减少脱脂剂对鱼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仅保留其对鱼样品中油脂的脱脂功能。

16、优选地,所述脱脂剂为环己酮、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脱脂剂除了选择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按照质量分数比为2:1配置的混合溶液之外,还可以选择环己酮、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物。

18、优选地,步骤三中,浸泡时间为2-4h,搅拌转速为50-100rpm/min。

19、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卵磷脂、聚山梨酯(吐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21、优选地,所述超声处理为10~20khz,超声处理20~60min。

22、优选地,步骤四中,所述过滤采用微孔滤膜进行的过滤,且所述微孔滤膜孔径为5μm。

23、优选地,所述微塑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胺pa、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苯乙烯系塑料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的微塑料样品。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在本技术中,本技术采用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硫酸亚铁对鱼样品进行混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鱼样品中的消解效率,另外,由于部分鱼种原因,使得其部分鱼样品的消化道的油脂含量过高,影响检测效率,因此,本技术中通过添加脱脂剂来对消化道中的油脂进行脱除,本技术采用的脱脂剂具有对油脂脱脂效果好的特点,且需要的脱脂条件简单,以便于进行脱脂操作,并且,能够通过调节浸泡时间以及搅拌转速等参数来调节脱脂速度以及脱脂率,因此,获得脱脂效果好以及脱脂效率高并且脱脂操作简单的效果。

26、2、当采用本技术中的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硫酸亚铁的溶液体积与鱼样品体积之比为6:1,对鱼样品的消解效率更高,从而提高了对鱼样品中微塑料的检测准确率。

27、3、在本技术中,当将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1进行配置形成混合溶液后,将其放置于恒温冰柜中,保持冰柜的温度在2-10℃,且保温处理4-5h;对脱脂剂进行低温处理,可以使得整个脱脂剂溶液处于2-10℃低温状态,该低温环境下可以有效的减少脱脂剂对鱼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仅保留其对鱼样品中油脂的脱脂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