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

文档序号:35420861发布日期:2023-09-13 02: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机,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精密,对于一些易氧化的电子产品配件来说,一般包装防护性较差,储存周期较短,易导致配件损坏,因此,在特殊电子配件中,一般要求其包装的气密性良好,在包装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在进行使用时,针对不同的工件的检测,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检测模具,但现有的气密性检测机对于模具的固定很不方便,固定的方式较为繁琐,并且现有的气密性检测机不具备移动的能力,不利于气密性检测机的使用,同时现有的气密性检测机在长时间的使用时,机器的控制器内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散出,将会造成的机器的固定,降低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包括气密检测机,所述气密检测机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侧设置有检测模具,所述气密检测机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气密检测机的右侧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

4、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气密检测机的内侧底端,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

5、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在控制器的后端,所述散热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散热箱的内部中心开设有排热槽,所述散热箱的内部两侧开设有进气槽,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环,所述导热铜环设置在进气槽的内部,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换热片,所述换热片的一端延伸至排热槽的内部。

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支架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插杆。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滑动板、滑动插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连接柱的转动进行控制。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所述连接柱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滑动插杆延伸至环形滑槽的内部。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顶紧弹簧、环形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滑动插杆在环形滑槽中的滑动,能够带动连接柱进行转动。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部侧面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固定连接在冷却管的侧面。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架、第二电机、转动轴、密封环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控制器的散热进行控制。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右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导风扇,所述导风扇设置在排热槽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左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扇,所述导流扇设置在冷却管的内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导风扇、导流扇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同时带动空气和冷却液的流动。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活动连接在气密检测机的侧面,所述驱动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活动连接在气密检测机的内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驱动手柄、蜗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装置的移动进行控制。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蜗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推板,所述滑动推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推杆。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蜗轮、转动块、滑动推板、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支撑轮的伸出进行控制。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活动连接在气密检测机底端,所述支撑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腿、移动轮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了对装置进行移动。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1、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通过固定柱、第一电机、螺纹杆、滑动支架、连接柱、固定压板、固定卡块、滑动板、滑动插杆、顶紧弹簧、环形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对模具进行固定时,将模具放置在固定柱的侧面,通过启动第一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并能够带动滑动支架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带动连接柱进行移动,并通过顶紧弹簧能够顶动滑动板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带动滑动插杆在环形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能够带动连接柱进行转动,使得固定压板转动至模具的顶部,从而通过固定卡块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使得对检测模具的安装更加方便,方便了气密性检测机的使用。

22、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通过散热箱、防尘网、排热槽、进气槽、冷却管、导热铜环、换热片、支撑架、第二电机、转动轴、密封环、导风扇、导流扇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从而能够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并能够通过导流扇带动控制器内部的热量,从排热槽进行排出,之后通过进气槽会进入新的空气,同时转动轴还能够带动导流扇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冷却管中的冷却液进行流动,并能够通过导热铜环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对控制器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了控制器的故障,提高了气密性检测机的使用寿命。

23、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通过驱动手柄、蜗轮、蜗杆、转动块、滑动推板、推杆、支撑腿、移动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在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对驱动手柄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蜗杆进行转动,并能够带动蜗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转动块进行转动,并能够带动滑动推板进行滑动, 从而能够通过推杆推动支撑腿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移动轮进行伸出,方便了通过移动轮对装置进行移动,使得气密性检测机的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包括气密检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检测机(1)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侧设置有检测模具(3),所述气密检测机(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5),所述气密检测机(1)的右侧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24)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8),所述滑动板(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插杆(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210),所述连接柱(25)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滑槽(211),所述滑动插杆(29)延伸至环形滑槽(2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槽(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8),所述支撑架(5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9),所述第二电机(5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10),所述转动轴(510)的中部侧面设置有密封环(511),所述密封环(511)固定连接在冷却管(55)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510)的右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导风扇(512),所述导风扇(512)设置在排热槽(53)的内部,所述转动轴(510)的左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扇(513),所述导流扇(513)设置在冷却管(5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驱动手柄(61),所述驱动手柄(61)活动连接在气密检测机(1)的侧面,所述驱动手柄(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62),所述蜗杆(62)活动连接在气密检测机(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2)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蜗轮(63),所述蜗轮(6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64),所述转动块(64)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推板(65),所述滑动推板(65)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推杆(6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腿(67),所述支撑腿(67)活动连接在气密检测机(1)底端,所述支撑腿(6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6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作方便的非标自动化气密性检测机,涉及气密性检测机技术领域,包括气密检测机,所述气密检测机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侧设置有检测模具,所述气密检测机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在对模具进行固定时,将模具放置在固定柱的侧面,通过启动第一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并能够带动滑动支架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带动连接柱进行移动,并通过顶紧弹簧能够顶动滑动板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带动滑动插杆在环形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能够带动连接柱进行转动,使得固定压板转动至模具的顶部,从而通过固定卡块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使得对检测模具的安装更加方便,方便了气密性检测机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饶应明,李杨,罗玉江,张武,张越,王星,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