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SOC修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4481发布日期:2023-12-01 14:4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容量,特别涉及一种电池soc修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soc(state of charge)是电池的电荷状态,用于表示当前电池组中已经存储的电量与最大可存储电量之间的比例。

2、在对soc进行修正时,通常采用安时积分法;其中,传统安时积分法对动力电池的电流进行时间积分,得到soc估计值;但是电池在实际使用中,soc会受电池管理系统电流采样精度、电池内部化学变化和工作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soc估算会产生累计误差和工况误差。

3、此外,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很多因素相关,其中充放电倍率、环境温度的变化和电池循环次数对soc估算精度影响较大,如果一直保持电池额定容量不变,势必会造成soc估算误差变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来估算soc。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soc修正方法及系统。

2、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soc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00:对当前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分别进行一次采样,并根据一次采样结果构建第一散点图。

4、s200:根据所述第一散点图获取当前电池容量,并获取额定电池容量,以根据所述额定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容量获取修正系数。

5、s300:获取初始soc值和回路电流值,以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初始soc值、回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池容量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并进行输出。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当前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进行采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电池容量信息;修正系数的引入可以提高当前电池容量的估算精度,增加了电池容量计算的可靠性;计算并输出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可以实现对电池容量的监控和处理,进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7、所述步骤s100中,对当前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进行一次采样包括:获取电池的预设充放电循环次数,并根据所述预设充放电循环次数对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进行一次采样。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指的是一个电池所经历完整充放电的次数,可以由实际放电容量与设计容量来估计,每当累积的放电容量等于设计容量时,则循环一次,并且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的容量会逐渐降低;因此,了解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可以帮助评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健康状况,进而保证后续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的精确度。

9、所述步骤s100中,对当前电池的环境温度进行一次采样包括:选取第一温度至第二温度作为环境温度的一次采样区间;在第一温度至第三温度区间内,每第一温度间隔取一采样点;在第三温度至第二温度区间内,每第二温度间隔取一采样点。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相对容量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对电池的环境温度进行采样,可以获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电池的性能表现;并且电池相对容量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变化程度不同,对不同温度区间进行不同间隔温度的采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后续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的精确度。

11、所述步骤s200中,根据所述第一散点图获取当前电池容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散点图获取每一组一次采样数据对应的采样电池容量,并将每一组一次采样数据及其对应的采样电池容量记录成第一表格;所述一次采样数据包括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记录成表格的方式可以方便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电池容量与各个因素的关系,为后续电池容量修正提供基础;并且通过第一表格的数据可以估算出当前电池容量。

13、所述步骤s200中,根据所述第一散点图获取当前电池容量还包括:分别获取当前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所对应的第一采样点、第二采样点和第三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点、第二采样点和第三采样点从所述第一表格中获取当前电池容量。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采样点、第二采样点和第三采样点分别为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各自距离最近的采样点,已知三个采样点,即可估算出当前电池容量;当前电池容量是基于实际采样数据进行获取,可以提供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15、所述步骤s300中,获取初始soc值包括:对当前电池的初始容量百分比、环境温度和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分别进行二次采样,并根据二次采样结果构建第二散点图;根据所述第二散点图获取每一组二次采样数据对应的采样开路电压,并将每一组二次采样数据及其对应的采样开路电压记录成第二表格;所述二次采样数据包括初始容量百分比、环境温度和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受电池电压滞回特性的影响,当电池静置时间有限时,充放电后对应的开路电压是不相等的;当静置时间达到一定时间时,开路电压与soc值的关系才会趋于稳定;并且开路电压与soc值还会受环境温度和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影响,因此构建出第二散点图;此外,记录成表格的方式也是方便了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统计,进而获得更准确的采样开路电压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电池容量修正提供基础;并且通过第二表格的数据可以估算出采样开路电压。

17、所述步骤s300中,获取初始soc值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点、第三采样点和采样开路电压从所述第二表格中获取当前电池的初始容量百分比。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第二表格中的数据,结合第一采样点、第三采样点和采样开路电压的数值,可以准确地获取当前电池的初始容量百分比,这种方法基于实际采样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9、所述步骤s300中,获取初始soc值还包括:获取前一次电池系统静置第一预设时间后的静置soc值及当前电池系统的静置时间;判断所述静置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若大于,则将所述初始容量百分比作为初始soc值;否则将所述静置soc值作为初始soc值。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电池系统静置时间来确定初始soc值,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电池容量估计,有助于提供电池系统的可靠性。

21、所述步骤s300中,在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初始soc值进行初始化。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初始soc值进行初始化,可以提供准确的电池容量信息,从而保证后续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基于同一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soc修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4、构建模块:用于对当前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分别进行一次采样,并根据一次采样结果构建第一散点图。

25、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散点图获取当前电池容量,并获取额定电池容量。

26、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额定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容量获取修正系数。

27、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初始soc值和回路电流值。

28、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初始soc值、回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池容量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

29、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当前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进行采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电池容量信息;修正系数的引入可以提高当前电池容量的估算精度,增加了电池容量计算的可靠性;计算并输出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可以实现对电池容量的监控和处理,进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2、本技术通过电池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的采样结果构建第一散点图,并通过该第一散点图获取当前电池容量,然后获取到额定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容量后计算出修正系数,再进一步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和获取到的初始soc值、回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池容量计算当前电池容量百分比,并进行输出。本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电池容量信息,提高了电池容量的估算精度,并且还可以实现对电池容量的监控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安时积分法进行soc修正导致的存在累计误差和工况误差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