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4095发布日期:2023-12-27 08:0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激光器检测。


背景技术:

1、cos芯片(cos指chip on submount,是封装在热沉上的激光器),属于半导体激光器内的芯片。随着技术的发展,cos芯片的功率越来越高,通过的电流也随之升高,从几毫安培到几安培再到十几安培,发展到50安培以上,对老化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老化方法是采用单个芯片老化,单个cos芯片固定在夹具上,在把夹具串联在一起老化,操作繁琐,效率低。虽然也有整体设计,但是cos芯片固定还是单个紧固,然后分别通电测试,和单个夹具老化cos芯片类似,综合看来,都是属于单个cos芯片老化,大批量老化操作不便,用时长,效率低。

2、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件cn105988069b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测试和老化装置,包括测试部和器件待测部;测试部包括有弹簧片、驱动弹簧片上下位移的固定块;弹簧片包括有开口回形弯曲段和l形测试段;在l形测试段的末端连接有绝缘块;在绝缘块上设置有两个彼此绝缘的弹簧针,分别将激光器cos或器件的正、负极接出;固定块包括c形开口,弹簧片的开口回形弯曲段设置在所述c形开口内,并通过贯穿于c形开口的螺钉对开口回形弯曲段挤压或释放,实现所述l形测试段与器件待测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该装置虽然也是用于对cos的批量老化,但采用弹簧针进行通电测试,受限于弹簧针的大小限制,其无法通过大电流,也就无法适用大电流老化,为匹配大电流,需要对cos的通电接触部件及相关按压设备进行重新设计,为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采用整体设计,对cos的通电接触部件及相关按压设备进行了改进,可以批量老化,而且保证cos芯片受力均匀,操作简单,有效的提升了老化效率。

2、本发明还提供上述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的使用方法。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包括水冷板、中继板、绝缘块、电极弹片、芯片限位板、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和绝缘板,其中,

5、水冷板上设置有中继板,中继板一侧设置有绝缘板,另一侧设置有芯片限位板,中继板两端均设置有立柱,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上横梁,立柱中部滑动设置有下横梁,下横梁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绝缘块,绝缘块内设置有2根弹簧插针,弹簧插针下方设置有固定于绝缘板的电极弹片,电极弹片连接有电源线。

6、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电极弹片一侧设置有焊接孔和固定孔,焊接孔用于连接电源线,固定孔用于固定于绝缘板,电极弹片中部为弧形连接部,中部设置为弧形可以增大弹力,便于弹片回弹,电极弹片另一侧为倾斜状的压头,方便按压接触cos芯片,电极弹片整体为片状,接触面积大,可通过大电流,满足大电流老化需求。

7、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中继板材质为铜,表面镀金,导热性好,将cos芯片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水冷板,由水冷板将热量散掉,电极弹片材质为铍铜,表面镀金,导电性好、弹性好。

8、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弹簧插针包括插针、外壳和弹簧,外壳设置于绝缘块内,外壳为柱状壳体,外壳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内设置有插针。

9、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上横梁和水冷板中间位置设置有至少2个限位柱,限位柱贯穿下横梁,通过限位柱限制下横梁位置,而且2个及以上的限位柱可以保证下横梁两侧同步下移,进而保证cos芯片受力均匀。

10、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限位柱包括底座、滑块和螺柱,底座底端固定设置有螺栓,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水冷板,底座中部为矩形中空,底座外侧套装有滑块,滑块一侧设置有拧紧螺栓,滑块可在底座上滑动,通过调节滑块高度限制下横梁的下行距离,滑块位置调整后向内旋转拧紧螺栓,实现滑块与底座的相对固定,通过设置滑块避免下横梁下移太多损伤cos芯片,螺柱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上侧的螺柱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螺柱底部贯穿底座顶端后置于矩形中空内,凹槽内设置弹簧卡子,通过弹簧卡子和定位凸起配合实现螺柱与底座的相对固定,螺柱螺纹连接下横梁,螺柱顶部贯穿上横梁。

11、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螺柱顶部设置有手轮,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螺柱旋转,进而带动下横梁上下运动。

12、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芯片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芯片固定孔,芯片固定孔数量和绝缘块数量相同,芯片固定孔位于绝缘块下方。

13、上述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4、(1)将cos芯片依次放置于芯片限位板上,然后电源线通电;

15、(2)同步转动手轮,螺柱旋转,带动下横梁下移,进而带动所有的绝缘块和弹簧插针下移,弹簧插针下移至电极弹片位置时,减少手轮转动速度,使电极弹片缓慢接触cos芯片的接电位置,对cos芯片进行供电,开始老化;

16、(3)老化结束后,反向转动手轮,带动电极弹片脱离cos芯片,然后依次取下cos芯片进行后续检验。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发明采用整体设计,对cos的通电接触部件及相关按压设备进行了改进,可以批量老化,而且保证cos芯片受力均匀,操作简单,有效的提升了老化效率。

19、2、本发明的电极弹片整体设计为片状,接触面积大,可通过大电流,满足大电流老化需求。

20、3、本发明设置有限位柱,通过限位柱限制下横梁位置,而且2个及以上的限位柱可以保证下横梁两侧同步下移,进而保证cos芯片受力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板、中继板、绝缘块、电极弹片、芯片限位板、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和绝缘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电极弹片一侧设置有焊接孔和固定孔,焊接孔用于连接电源线,固定孔用于固定于绝缘板,电极弹片中部为弧形连接部,电极弹片另一侧为倾斜状的压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中继板材质为铜,表面镀金,电极弹片材质为铍铜,表面镀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弹簧插针包括插针、外壳和弹簧,外壳设置于绝缘块内,外壳为柱状壳体,外壳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内设置有插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上横梁和水冷板中间位置设置有至少2个限位柱,限位柱贯穿下横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限位柱包括底座、滑块和螺柱,底座底端固定设置有螺栓,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水冷板,底座中部为矩形中空,底座外侧套装有滑块,滑块一侧设置有拧紧螺栓,螺柱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上侧的螺柱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螺柱底部贯穿底座顶端后置于矩形中空内,凹槽内设置弹簧卡子,螺柱螺纹连接下横梁,螺柱顶部贯穿上横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螺柱顶部设置有手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其特征在于,芯片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芯片固定孔,芯片固定孔数量和绝缘块数量相同,芯片固定孔位于绝缘块下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COS芯片大电流老化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激光器检测技术领域。工装包括水冷板、中继板、绝缘块、电极弹片、芯片限位板、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和绝缘板,其中,水冷板上设置有中继板,中继板一侧设置有绝缘板,另一侧设置有芯片限位板,中继板两端均设置有立柱,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上横梁,立柱中部滑动设置有下横梁,下横梁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绝缘块,绝缘块内设置有2根弹簧插针,弹簧插针下方设置有固定于绝缘板的电极弹片,电极弹片连接有电源线。本发明采用整体设计,对COS的通电接触部件及相关按压设备进行了改进,可以批量老化,而且保证COS芯片受力均匀,操作简单,有效的提升了老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明,李奎青,毕振鑫,赵志鹏,李海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