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

文档序号:36819231发布日期:2024-01-26 16: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装置、压力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和可视化显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显示装置包括:工业相机、显微镜和计算机,所述工业相机用于记录所述地下污染物在所述水非饱和环境中迁移变化的图像数据,所述显微镜用于辅助所述工业相机进行图像数据放大,所述计算机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在所述水非饱和环境中显示所述地下污染物的反应迁移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水非饱和环境中所述地下污染物的迁移变化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在微观尺度下显示非饱和带中污染物的反应迁移特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度值处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度计算基于比尔定律和菲涅耳定律量化多孔介质总厚度下不同相之间的光吸收和界面折射,通过光强度量化不同物质饱和度和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度计算方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地下污染物的水非饱和条件下的光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度计算方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地下污染物的油非饱和条件下的光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度计算方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污染物在所述水非饱和环境下中通过如下公式运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注射泵和第二注射泵,所述第一注射泵基于第一注入速率注入溶液和空气至所述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第二注射泵基于第二注入速率注入溶液和空气至所述微流控芯片中,通过所述第一注射泵和所述第二注射泵模拟所述地下污染物形成水非饱和环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均质芯片和非均质芯片,基于预设颗粒半径设计所述均质芯片,所述非均质芯片通过孔隙尺度无序性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模拟所述地下污染物形成水非饱和环境的实验过程中,所选用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或过硫酸盐或过氧化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拟地下非饱和介质中污染物反应迁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污染物反应迁移的微流模拟控制系统,包括:注射装置、压力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和可视化显示装置;其中,可视化显示装置显示水非饱和环境中地下污染物的迁移变化的图像数据,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在水非饱和环境中显示地下污染物的反应迁移特征,将微观下的多孔介质设计光刻在微流控芯片上,通过注射装置注入溶液和气体模拟非饱和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无需测量浓度变化,通过图象处理污染物颜色变化得出浓度变化,即可视化观测污染物的降解反应和迁移,了解微观条件反应迁移的机理。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林祥,蒲生彦,王晓光,张雯,刘世宾,李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