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S比色/电学传感器及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

文档序号:36997842发布日期:2024-02-09 1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h2s比色/电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h2s敏感纳米纤维膜和pet柔性叉指电极,所述h2s敏感纳米纤维膜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固定在pet柔性叉指电极上,所述敏感纳米纤维膜为pb(ch3co2)2/pva纳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2s比色/电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2s敏感纳米纤维膜为纳米纤维交错形成的致密网状结构,所述纳米纤维直径为250-400nm,所述h2s敏感纳米纤维膜厚度为0.5-0.7m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h2s比色/电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水合乙酸铅:naf: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8-1.2) g:(25-35) mg:(10-20) mg:(2.2-2.6) g,所述步骤(2)中加热搅拌温度为80-90℃,时间为8-10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静电纺丝过程为:使用20、22或24号金属针头,在针头处施加20±1.5kv静电压,微量注射泵的推进速度为1±0.2ml/h,接收器距离针头10±0.5cm;纺丝过程中环境湿度为35%±5%,温度为25±2℃;纺丝时间为8~10h。

6.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h2s比色/电学传感器、电阻响应模块、变色监控平台、分析模块以及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监控平台包括补光单元、采集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补光单元为led补光灯,所述采集单元为集成的摄像头模组,用于实时采集传感器输出的颜色变化信号,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采集到的颜色变化信号,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颜色变化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利用颜色分割算法对变色监控平台采集到的颜色变化信号分割,通过引入cie色差公式计算颜色变化信号的色差值δe,基于多层感知机算法预测模型给出h2s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利用电阻响应模块,形成比色-电学双功能一体化传感系统,可以同时检测h2s比色/电学传感器的电阻响应值变化进而检测h2s气体,在强光干扰及黑暗无光的环境下能够避免检测工作停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的检测范围为0-100ppm,检测限和分辨率为0.1ppm,比色响应时间小于4s,并且在180天内保持性能稳定,且强光干扰、黑暗无光场景下也能正常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H<subgt;2</subgt;S比色/电学传感器及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采用H<subgt;2</subgt;S敏感纳米纤维膜结合PET柔性叉指电极合成H<subgt;2</subgt;S比色/电学传感器,可同时拥有比色与电阻变化两种响应特征。结合变色监控平台及电阻响应模块得到直观展现视觉响应以及同时记录电阻响应的深度学习比色/电学双传感系统,达到“即拍即测”,快速、精准检测气体浓度的效果,通过双传感响应互补机制,得以实现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可视化、高精度的检测优势,能够实现大范围浓度H<subgt;2</subgt;S的检测,分辨率高,响应时间短,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具有0.1ppm的低检测限,并且稳定性好、浓度检测准确率可达99.8%。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至,陈雅婧,张昊,唐明聪,刘希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