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5805发布日期:2024-01-23 12: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机械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1、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对于微小型零部件的精密度要求极高,对于加工划痕或其他损伤对于后期运行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外周表面进行检测。由于该零部件体积小而且无法实现内夹持,只能采用手持单个工件旋转,以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测。采用此方法检测,因零部件微小,需要在显微镜下频繁对焦;而且,操作零部件旋转较为困难,容易出现漏检,使不良品流出,影响出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只能对单个工件操作,难以实现批量检测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包括:

3、料盘,设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储料槽,所述料盘的一侧上具有连通各个所述储料槽的多个槽口;

4、检测台,设有安装槽和用于观察工件外周面的检测部,所述料盘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检测部上设有与所述储料槽数量相同的多个检测槽,所述多个检测槽与所述料盘上的多个槽口位置对应;

5、底座,设有供人手操作用于翻滚工件的操作杆,所述检测台转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检测台的底部,且所述操作杆上的至少部分能够与所述检测槽中的工件滚动接触;

6、收集箱,用于收集从所述检测槽掉落的工件,所述收集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检测台的下方。

7、本申请提供的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利用操作杆与工件滚动接触,在检测时操作杆能够驱使工件翻滚,无需采用对工件夹持的操作,就能改变工件上被观察的外周面部位,解决需要对工件进行旋转检测的问题,有效地避免对工件的外周面造成伤害,进而提高良品率。

8、本申请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在对检测台进行操作时,能够将料盘上的工件自动往检测槽上进料,操作杆能够同步驱使位于检测槽的多个工件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批量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可将不良品从检测槽中取出,并让收集箱接收良品,快速地完成筛选操作,提高检测效率。

9、对料盘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料盘上的储料槽的一端为盲口,另一端与所述槽口连通,且所述储料槽的内底面均向所述槽口方向倾斜设置。以此,填装在储料槽中的圆形工件,能够沿着储料槽的内底面向槽口方向滚动,自动往检测槽中进料。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盘上设有用于阻挡在所述多个槽口上的挡料杆,所述料盘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槽口两侧的滑槽,所述挡料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挡料杆以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中能够滑动以放行或阻挡工件。以此,挡料杆作为挡料件,在料盘还未安装于检测台上时阻挡工件,避免工件从槽口掉出料盘外。

11、对检测台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检测台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与所述检测部相对设置于所述检测台上;所述检测台的安装槽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有滑道,所述滑道自所述侧部开口向所述检测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料盘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滑道的滑柱。以此,让料盘能够以滑柱嵌入安装槽两侧的滑道中,并沿着滑道从检测台的侧部开口嵌入检测台的安装槽内,至抵止于检测部为止。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道包括一对平行槽和连接于所述一对平行槽之间的连接槽,所述一对平行槽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一对平行槽的另一端均向所述检测台的侧部开口上延伸;所述检测部上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侧的台阶,所述料盘上的挡料杆能够搁置在所述台阶上。以此,让料盘安装到位时下沉,让检测部上的台阶抬升料盘上的挡料杆,从而打开料盘上的各个槽口放行工件。让工件能够自动向检测槽中滚动,实现自动进料。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上还设有活动腔和用于阻挡在所述料盘的槽口前方的阻料杆,所述阻料杆收容在所述活动腔,并能够在所述活动腔中平移;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台两侧的托槽,所述阻料杆的两端从所述检测台上穿出,并搁置在所述底座的托槽上。以此,在翻起检测台往收集箱进行下料时,阻料杆能够阻止后排的工件跟随处于检测槽的工件自然掉落至收集箱。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阻料杆位移行程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长条孔,所述阻料杆穿过所述限位块上的长条孔,并延伸出所述检测台外部。利用限位块修正阻料杆两端部的延伸位置,使得阻料杆的两端顺利延伸出检测台的两侧外,并准确搁置在底座两侧的托槽上,提高配合精度。另外,由于仅使用阻料杆的两端穿插限位块上的长条孔,因而让位于活动腔内部的阻料杆部分形状不受限制,能够增加该部分的厚度或制造成类似挡板的结构,进而增加对工件的阻挡面积。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上设有与所述检测槽数量相同的多个标识,所述多个标识与所述多个检测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其中,该标识可以是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或者图案等,以便在检测中根据标识直接将不良品筛选出来。

16、对操作杆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操作杆包括轴杆、套管以及轴承,所述轴杆套接在所述套管内,并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套管由阻尼材料制成,所述套管用于与位于所述检测槽中的工件滚动接触;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所述轴杆部分为操作端,所述操作端上具有防滑纹,提高操作手感及操作稳定性。一方面,操作杆利用轴承安装于底座上,有效地确保操作杆的转动顺畅性。另一方面,套管优选采用阻尼材料制成,有利于增加与工件外周面的摩擦力,提高操作杆连动各个工件同步旋转的稳定性。

17、对收集箱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收集箱内设有减震垫,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收集箱的容置槽和所述容置槽底面上的导向槽,所述收集箱上的滑轨能够嵌入所述导向槽。以此,收集箱中设置减震垫,有利于避免工件与收集箱的内底面发生碰撞造成损坏或发生声响,有效地提高对工件的保护效果及降噪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上的储料槽的一端为盲口,另一端与所述槽口连通,且所述储料槽的内底面均向所述槽口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上设有用于阻挡在所述多个槽口上的挡料杆,所述料盘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槽口两侧的滑槽,所述挡料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挡料杆以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中能够滑动以放行或阻挡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与所述检测部相对设置于所述检测台上;所述检测台的安装槽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有滑道,所述滑道自所述侧部开口向所述检测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料盘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滑道的滑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一对平行槽和连接于所述一对平行槽之间的连接槽,所述一对平行槽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一对平行槽的另一端均向所述检测台的侧部开口上延伸;所述检测部上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侧的台阶,所述料盘上的挡料杆能够搁置在所述台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上还设有活动腔和用于阻挡在所述料盘的槽口前方的阻料杆,所述阻料杆收容在所述活动腔,并能够在所述活动腔中平移;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台两侧的托槽,所述阻料杆的两端从所述检测台上穿出,并搁置在所述底座的托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阻料杆位移行程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长条孔,所述阻料杆穿过所述限位块上的长条孔,并延伸出所述检测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上设有与所述检测槽数量相同的多个标识,所述多个标识与所述多个检测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轴杆、套管以及轴承,所述轴杆套接在所述套管内,并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套管由阻尼材料制成,所述套管用于与位于所述检测槽中的工件滚动接触;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所述轴杆部分为操作端,所述操作端上具有防滑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内设有减震垫,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收集箱的容置槽和所述容置槽底面上的导向槽,所述收集箱上的滑轨能够嵌入所述导向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治具,包括料盘、检测台、底座及收集箱,料盘上设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储料槽,料盘的一侧上具有连通各个储料槽的多个槽口;检测台上设有安装槽和检测部,料盘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槽;检测部上设有多个检测槽,该多个检测槽与料盘上的多个槽口位置对应;底座上设有供人手操作翻滚工件的操作杆,检测台转轴连接于底座上;操作杆位于检测台的底部,且操作杆上的至少部分能够与检测槽中的工件滚动接触;收集箱用于收集从检测槽掉落的工件,收集箱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检测台的下方。本申请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精密零部件的外周面检测只能对单个工件操作,难以实现批量检测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财盛,杨松林,杨军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泰达鸣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