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

文档序号:37635639发布日期:2024-04-18 17:5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面波探测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2年4月12日网络首发了王天等“rayleigh波椭圆极化在盾构隧道地层扰动探测中的模拟和应用研究”,介绍了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将椭圆率方法引入到主动源面波探测中。首先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实际地层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其波场传播、速度频散和椭圆率频散特征。其次结合工程实例,椭圆率方法和传统速度频散方法结果表明,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具有与速度频散方法类似的探测效果。

2、《中南大学学报》2022年第8期公开了王天等“rayleigh波椭圆极化与地震映像在城市地层扰动探测中的数值模拟和应用”,介绍了两种对城市地层扰动探测方法,一是传统地震映像方法;二是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通过分析盾构隧道开挖前后的地震映像及椭圆率频散特征,结果表明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场地的介质属性及地质界面。

3、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现有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准确反映场地的介质属性,但主动源探测和监测深度范围有限,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处理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

2、本发明的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主动源和被动源数据采集。

4、步骤2:主动源数据分析,将傅里叶变换应用于水平分量x和垂直分量z地震记录,将结果进行频谱比得到rayleigh波椭圆率。

5、步骤3:通过频率、rayleigh波速度及波长之间的关系,将椭圆率映射至深度域得到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频散剖面图,进行特征分析。

6、步骤4:被动源数据分析,读入地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均值、去趋势、带通滤波操作。

7、步骤5:通过给定时窗长度,基于rayleigh波相位差特点构建选窗算法,选择地震数据中rayleigh波占优分段。

8、步骤6:采用极化滤波滤除分段中体波及各种散射波,保留rayleigh波成分。

9、步骤7:采用与步骤2-步骤3的处理方式,获得被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频散剖面图。

10、步骤8:综合主动源和被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频散特征,全面地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实现对地表扰动的全面监测和探测。

11、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2、本发明采用了主动源和被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进行联合探测监测,解决了主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方法探测和监测深度范围有限问题,提高了对地表扰动的探测与监测的深度及精度需求;两种方法的联合探测,能够相互验证,减少了采用其他方法相互验证的工作量问题;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实现对地表扰动的全面监测和探测。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ayleigh波椭圆率的地表扰动探测和监测方法,具体为:采集主动源和被动源数据;将傅里叶变换应用于水平分量X和垂直分量Z地震记录,将结果进行频谱比得到Rayleigh波椭圆率;将椭圆率映射至深度域得到主动源和被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频散剖面图,进行特征分析;通过给定时窗长度,基于Rayleigh波相位差特点构建选窗算法,选择地震数据中Rayleigh波占优分段;采用极化滤波滤除分段中体波及各种散射波,保留Rayleigh波成分;综合主动源和被动源Rayleigh波椭圆率频散特征,全面地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实现对地表扰动的全面监测和探测。本发明更全面地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提高了对地表扰动的探测与监测的深度及精度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卢柱峰,蒋吉佑,游朝亮,钟学礼,胡昊晟,廖礼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