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9757发布日期:2024-04-01 14:1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1、大规模储能系统一般由成千上百个电池模块串并联组成,导致其直流侧电压等级非常的高,且随着储能产业的发展,该电压平台从700v系统,到1000v系统,然后到现今主流的1500v系统,呈现出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该电压等级远远高于安全工作电压,出于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考虑,结合gb/t 34131、gb/t 36276、gb/t 7251.1、gb/t 16935.1等国标的要求,当储能系统集成后,往往需要对电池系统施加一个更大的绝缘电压或介质电压,以检验系统是否合格。由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由大量的电池组成,电池和大地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寄生电容和杂散电容,且该容值还容易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当在电池系统和大地之间施加高电压的电压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导致放电现象的发生,在采集芯片上出现瞬态负压,导致采集芯片的损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2、根据gb/t 34131的要求,一般会对电压采集端口进行放电试验,但是该放电试验的工作场景和储能系统实际运行的场景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放电的路径,由于目前大部分bms厂家的采集端子都是半封闭的,静电放电时,静电导通的路径不是由采集线束到大地的路径,而绝缘或介质试验时,导通的路径一般是采集(动力)线束到大地,路径不同导致的结果自然差异很大。目前1500v系统的大规模储能系统上出现的绝缘放电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且较普遍,且国内还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对工程现场出现的这种放电问题进行模拟测试,更无法有效评估电池管理系统防护的可靠性。

3、因此,现有技术中评估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绝缘放电的防护性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评估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绝缘放电的防护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源,电池管理系统包括采集端口,电源包括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第一电源的一端连接采集端口另一端连接放电极柱,其中,放电极柱裸露,放电极柱呈直线排列;金属板以及数字可控双导轨,金属板滑动连接在数字可控双导轨上,其中,数字可控双导轨与放电极柱排列的直线垂直。

4、进一步设置为:第二电源的一端连接金属板,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的输出线。

5、进一步设置为:数字可控双导轨包括导轨控制系统,数字可控双导轨的两条导轨平行。

6、进一步设置为:金属板与两条导轨滑动连接。

7、进一步设置为:放电极极柱设置在两条导轨之间,其中,金属板在数字可控双导轨上滑动时,金属板与放电极柱接触。

8、进一步设置为:金属板连接有地线。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技术:

10、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701,启动电池管理系统,启动第一电源;步骤s702,使金属板靠近放电极柱,启动第二电源;步骤s703,第一次检测电池管理系统是否损坏;步骤s704,当第一次检测电池管理系统未损坏时,检测金属板与放电极柱之间是否为最小距离;步骤s705,当金属板与放电极柱之间为最小距离时,增大第二电源的电压;步骤s706,第二次检测电池管理系统是否损坏;步骤s707,当第二次检测电池管理系统损坏时,停机检查。

11、进一步设置为:当第一次检测电池管理系统损坏时,停机检查。

12、进一步设置为:当金属板与放电极柱之间不是最小距离时,执行步骤s702。

13、进一步设置为:当第二次检测电池管理系统未损坏时,执行步骤s705。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5、通过数字可控双导轨控制导轨上的金属板移动,当金属板靠近放电极柱的时候,经过第二电源进行多次放电来进行放电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检测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损坏的时,通过金属板与放电极柱的距离以及第二电源的电压情况来判断电池管理系统的防护水平。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压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检测平台用于评估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疲劳强度(试验次数)、电压等级、绝缘距离等,搭建该平台后根据电池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采用两种或以上的关键因素作为可调节对象,通过关键因素变量法依次评估电池管理系统的防护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端口防护能力的测试平台。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源,电池管理系统包括采集端口,电源包括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第一电源的一端连接采集端口另一端连接放电极柱,其中,放电极柱裸露,放电极柱呈直线排列;金属板以及数字可控双导轨,金属板滑动连接在数字可控双导轨上,其中,数字可控双导轨与放电极柱排列的直线垂直。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评估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绝缘放电的防护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司付庆,杨全军,张柳丽,胡玮,陈龙,李娟,白亚平,陈晨,周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