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9976发布日期:2023-09-09 21:3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能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


背景技术:

1、电能分析仪为检测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的设备,其中电能分析仪能够检测的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等多种状况,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压暂降和中端已成为最重要的电能质量问题,电压的不稳定,对电力的使用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专利号为20212095405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他采用辅助拿持机构,可以让工作人工在对穿戴装备的状况下对分析仪进行稳定的拿持以及支撑放置,但这种对分析仪扶持使用的方式依旧需要双手操作,同时在拿持操作的过程中如发生手滑就会导致分析仪脱落。

3、因此,需要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用于解决上述辅助拿持装置无法保证分析仪操作使用稳定且牢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包括分析仪本体,还包括:

3、绑带,所述分析仪本体位于绑带一侧,所述绑带靠近分析仪本体的一段外壁固定有直立驱块,所述分析仪本体一端铰接于直立驱块顶端内侧;

4、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于直立驱块底面中心处;

5、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设于直立驱块底部中心处内侧,所述螺纹杆与螺纹杆传动连接;

6、支撑传动杆,所述支撑传动杆内嵌于直立驱块底面外壁中部,所述支撑传动杆位于螺纹杆正上方,所述支撑传动杆两端分别与分析仪本体外壁中部铰接和螺纹杆外壁铰接。

7、优选的,所述直立驱块外壁底部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与驱动马达电连接,所述直立驱块外壁固定有三驱开关,所述三驱开关与电池槽电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池槽内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外侧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嵌于电池槽内壁。

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外壁连接支撑传动杆的位置套合有与其啮合的螺纹移动套,所述支撑传动杆一端铰接于螺纹移动套外壁中部。

10、优选的,所述绑带顶端两侧固定有对称的两组背带扣,所述背带扣顶部内侧穿设有收缩背带。

11、优选的,所述背带扣底部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背带穿设于收缩槽内侧。

12、优选的,所述绑带外壁中部套合有松紧扣,所述绑带两端穿设于松紧扣内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在分析仪本体的背面设有有绑带,并在绑带与分析仪之间增设有直立驱块与分析仪本体铰接,让分析仪本体在使用操作时,能够通过直立驱块带动分析仪本体进行旋转,让分析仪本体与人体处于垂直状态,使工作人员可以稳定操作分析仪本体进行工作,同时分析仪本体牢固的固定在绑带外侧,保证了分析仪本体在任何状态下的安全性,让分析仪本体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操作使用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包括分析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驱块(3)外壁底部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电池槽(7),所述电池槽(7)与驱动马达(4)电连接,所述直立驱块(3)外壁固定有三驱开关(15),所述三驱开关(15)与电池槽(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7)内侧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外侧设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内嵌于电池槽(7)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外壁连接支撑传动杆(6)的位置套合有与其啮合的螺纹移动套(10),所述支撑传动杆(6)一端铰接于螺纹移动套(10)外壁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2)顶端两侧固定有对称的两组背带扣(11),所述背带扣(11)顶部内侧穿设有收缩背带(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扣(11)底部开设有收缩槽(13),所述收缩背带(12)穿设于收缩槽(13)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2)外壁中部套合有松紧扣(14),所述绑带(2)两端穿设于松紧扣(14)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其技术方案包括分析仪本体,还包括:绑带,分析仪本体位于绑带一侧,绑带靠近分析仪本体的一段外壁固定有直立驱块,分析仪本体一端铰接于直立驱块顶端内侧;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固定于直立驱块底面中心处;螺纹杆,螺纹杆穿设于直立驱块底部中心处内侧,螺纹杆与螺纹杆传动连接;支撑传动杆,支撑传动杆内嵌于直立驱块底面外壁中部,支撑传动杆位于螺纹杆正上方,支撑传动杆两端分别与分析仪本体外壁中部铰接和螺纹杆外壁铰接;本技术保证了分析仪本体在任何状态下的安全性,让分析仪本体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操作使用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史路遥,卫晟,熊海军,潘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