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7522发布日期:2023-11-17 15:2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属于工程车辆试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公司生产底盘改装车辆,需要外购底盘,然后在底盘上加装线束、电器元件、仓体类上装等。整机在调试阶段,通常天气晴朗,调试缺少模拟淋雨环境,无法进行淋雨试验,导致整机上加装的电器元件、线束等的防水特性,得不到有效的验证;同时仓体类车辆的密封性,是否存在渗漏等情况也得不到有效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模拟强降雨条件下工程车辆的淋雨试验,能对电器元件、线束等的防水特性及仓体类车辆的密封性进行有效验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包括:

3、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设有工程车辆进出口,主体框架的底部设有防水地面,主体框架上安装有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上安装有若干喷嘴;

4、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呈环形布置在防水地面周围的过滤水槽、设置在过滤水槽一侧的蓄水池,所述过滤水槽的上方安装有一级过滤板,过滤水槽的一侧设有二级过滤板,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二级过滤板的一侧;

5、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水管的进水端伸至蓄水池内,水管上安装有所述水泵和过滤器,水管的出水端与供水管道连接。

6、作为改进的,所述喷嘴为扇形喷嘴,喷嘴均匀分布在主体框架的两侧和上方。

7、作为改进的,所述水泵采用大流量离心水泵,水泵与变频电机连接,由变频电机控制水泵转速。

8、作为改进的,所述过滤器采用y型精密过滤器。

9、作为改进的,所述一级过滤板采用间隙为20mm过滤板;所述二级过滤板采用间隙10mm过滤板。

10、作为改进的,所述主体框架呈方形。

11、作为改进的,所述过滤水槽的顶面不高于防水地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能够对车辆模拟淋雨试验,便于验证电器元件、线束等的防水特性及仓体类车辆的密封性,降低车辆进入市场后出现因电器元件等进水导致的故障,避免仓体类车辆漏水、渗水重大故障;同时该试验装置的试验用水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无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为扇形喷嘴,喷嘴(1)均匀分布在主体框架的两侧和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5)采用大流量离心水泵,水泵(5)与变频电机连接,由变频电机控制水泵(5)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采用y型精密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板(7)采用间隙为20mm过滤板;所述二级过滤板(8)采用间隙10mm过滤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呈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槽(4)的顶面不高于防水地面(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工程车辆可循环淋雨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设有工程车辆进出口,主体框架的底部设有防水地面,主体框架上安装有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上安装有若干喷嘴;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呈环形布置在防水地面周围的过滤水槽、设置在过滤水槽一侧的蓄水池,所述过滤水槽的上方安装有一级过滤板,过滤水槽的一侧设有二级过滤板,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二级过滤板的一侧;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水管的进水端伸至蓄水池内,水管上安装有所述水泵和过滤器,水管的出水端与供水管道连接。本技术能够对车辆模拟淋雨试验,便于验证电器元件、线束等的防水特性及仓体类车辆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刚,杜文涛,姚馨海,史志颖,王炎,姚勇,孟祥帅,李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养护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