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装置行走机构、取样车以及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2274发布日期:2023-12-29 22: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样装置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取样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取样装置行走机构、取样车以及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1、取样设备用于对待测目标进行取样并送检,进而判断其质量或品质是否达到要求。如在粮食入仓存储前,需要用扦样机对新粮进行取样,判断其质量是否满足入仓条件或基于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存储。

2、扦样机包括行走小车和横梁,行走小车在横梁的导轨上行走,以使与行走小车连接的悬臂和扦样杆可以在多取样点进行取样。行走小车底部通常设有导轮,通过导轮和导轨的配合,使行走小车在横梁上行走。但是,现有的行走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比如导轮或导轮的安装座与横梁其他部位发生碰触,或者行走小车的侧壁与导轨发生碰触,不仅会严重影响行走小车行走的稳定性,还会造成取样误差,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取样装置行走机构,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上连接有第一行走件和第二行走件,

2、所述第二行走件设于第一行走件的左侧和/或右侧;

3、第二行走件的下边缘不高于第一行走件的下边缘。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第一行走件的一侧设置第二行走件,使第一行走件在导轨的轨面上行走,第二行走件与导轨的侧面配合,不仅能够防止导轨或横梁与行走机构发生碰撞导致取样车左右晃动,还可以减小导轨与行走机构之间的摩擦,提高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取样作业的准确性。

5、优选的,所述安装体上还连接有第三行走件,

6、所述第一行走件与第三行走件相对设置,第三行走件位于第一行走件的下方。

7、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行走件与第三行走件分别与导轨的上、下轨面接触,将导轨“夹持”在第一行走件与第三行走件之间,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第二行走件的上边缘不低于第三行走件的上边缘。

9、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第二行走件的高度,使其可以与导轨的侧面相配合,防止在取样车的行进过程中与导轨或横梁发生碰撞,影响稳定性和安全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件、第二行走件、第三行走件为导轮和/或滚珠。

11、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滚动式行走件,有利于减小摩擦。

12、优选的,所述安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连接有第二行走件。

13、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横梁上的导轨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将第二行走件设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能够使第二行走件与导轨的侧面像配合,防止导轨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发生碰撞,影响取样车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方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一行走件与顶板连接。

15、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顶板具有承载的作用,可以用于承载或安装行走机构上方的其他部件,如扦样机的悬臂、连杆等。

16、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底板,第二侧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有通道;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

17、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横梁或导轨从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的通道处穿过,通过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能够减少行走机构与横梁或导轨之间的空隙,有利于防止空中飞尘、塑料制品等杂物进入行走机构内,保护行走机构的内部零件(如行走件、线路等)。

18、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19、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取样装置的吸粮管、线路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通过第一通孔进入行走机构,通过第二通孔离开行走机构,有利于保护吸粮管和线路,减少磨损和老化。

20、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高于第一行走件。

21、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第二通孔高于第一行走件,能够防止吸粮管、线路等与第一行走件发生干涉和缠绕。

22、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另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通孔连通。

23、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导向管可以对吸粮管和线路起到导向和集束的作用,防止吸粮管、线路发生缠绕。

24、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第二通孔与第一行走件之间,更优选的,所述挡板竖直设置。

25、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挡板将第二通孔与第一行走件隔开,有利于防止吸粮管、线路等与第一行走件发生干涉或缠绕。

26、优选的,所述安装体后方设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27、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与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之间设有弹性件。

28、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安装电机,在支撑体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弹性件,能够为固定装置提供预紧力,使其靠近横梁上的齿条,从而提高电机的驱动齿与齿条的啮合力,防止驱动齿打转;

29、当驱动齿在转动过程中碰到齿条上的硬物时,弹性件可以为驱动齿提供缓冲,使固定装置与驱动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以适应硬物,有利于保护电机的输出轴,防止其发生弯曲或折断;另外,经过硬物后弹性件可以复位,继续使驱动齿与齿条保持啮合。

3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取样车,包括电机和上述的取样装置行走机构,所述电机与固定装置连接。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应用上述行走机构,能够防止导轨或横梁与取样车发生碰撞导致取样车左右晃动,还可以减小导轨与取样车之间的摩擦,提高取样车行走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取样作业的准确性。

32、优选的,所述顶板上方设有悬臂支撑机构,所述悬臂支撑机构与顶板之间设有回转支撑机构。

33、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悬臂支撑机构可通过回转支撑机构绕行走机构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与悬臂支撑机构连接的悬臂和取样杆旋转,以实现多个取样点进行取样。

34、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一种取样装置,包括上述的取样车。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应用上述取样车,有利于减小导轨与取样车之间的摩擦,提高取样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取样装置的工作效率。

36、优选的,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和齿条,

37、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

38、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取样车在横梁的导轨上行走,驱动齿与齿条啮合,为取样车行走提供动力。

39、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导轨,所述第一行走件与导轨的上轨面配合,第三行走件与导轨的下轨面配合,第二行走件与导轨的侧面配合。

40、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行走件、第二行走件、第三行走件,不仅能够防止取样车发生左右晃动,导致取样车与横梁发生碰撞,还可以减少导轨侧面受到的摩擦力,提高取样车的稳定性。

41、优选的,还包括悬臂和连杆,所述悬臂与悬臂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悬臂上转动连接有取样杆安装座,取样杆安装座上连接有取样杆;

42、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悬臂支撑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取样杆安装座转动连接。更优选的,所述悬臂、悬臂支撑机构、连杆、取样杆安装座组成四连杆结构。

43、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四连杆结构能够保证取样杆安装座在悬臂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从而使取样杆竖直插入粮堆中,保证取样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