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天线连续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7129发布日期:2024-05-17 11:4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天线连续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波天线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波天线连续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微波产品领域中,无散射空间环境可通过理想的开阔场地来实现,但随着空间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理想的开阔场地是很难找到的。为了模拟开阔场地,依赖电大尺度微波暗室的微波成像技术应运而生。然而,传统微波暗室具有几百上千波长尺度,造价高昂、建设周期长且不便移动,同时,用于微波成像实验的装置配置复杂。微波检测暗室是吸波材料和金属屏蔽体组建的特殊空间,其能够构建出人为空旷的“自由空间”条件。在微波检测暗室内做天线、雷达等无线通讯产品和电子产品测试可以免受杂波干扰,提高被测设备的测试精度和效率,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辐射伤害。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波检测暗室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应用。微波检测暗室就是用吸波材料来制造一个封闭空间,这样就可在暗室内制造出一个纯净的电磁环境。

2、微波天线的测试经常需要在无微波反射和干扰的微波暗箱中进行,待测件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需要做一致性电性能指标测试验证,快速高效地筛选出合格的待测组合产品,为后续整机装配提供保质保量的待测件,并存储必要的测试数据留档,以便提供后期质量复查与追溯。待测件对测试环境要求较高,小型微波检测暗室用于模拟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环境,通过微波检测暗室构建屏蔽空间而避免外来电磁波干扰,避免测试设备保密频段的泄露。通过吸波材料的吸波效果模拟自由空间无反射的电磁波传输状态。

3、但是目前的微波测试暗室为了保证构建的空间的封闭性,通常需要搭建独立的箱体结构,单次检测的取放操作繁琐度大,待测天线的拆装过程占用了单个检测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由于目前生产需求不断增长,生产量大幅提升,但是传统检测结构所需要占用的检测时间较长,不便于进行批量化质检,检测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大批量天线的生产进度。此外,现有的微波检测暗室中的检测模块位置相对固定,不便于通过调节相对位置来完成待测天线的精准检测,降低了检测精度。

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实用新型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构建便于拆装的组合式微波检测暗室,使得若干间隔摆放的待测天线按照能够在发生定向步进输送过程中被周期性地转移至微波检测暗室的方式来持续进行天线检测的微波天线连续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微波检测暗室结构相对独立且拆装复杂而导致检测效率低下,不便于快速且准确地进行批量化天线检测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波天线连续检测装置,包括能够形成微波检测暗室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带动天线沿设定路径定向运动的传送组件,并且所述传送组件所输送的天线能够在升降调节组件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升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便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带动所述天线进出微波检测暗室的开口,并且所述升降调节组件所推动的插接有天线的板体能够对所述开口进行封挡,以形成封闭的微波检测暗室,其中,所述板体是间隔镶嵌在所述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体上的;在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通过多向运动机构安装有辅助检测单元。

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所述板体、所述传送带体、传送轮和驱动单元,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送轮能够支撑杆支撑在所述壳体的下方,并且所述传送轮上套设有能够跟随其进行旋转的所述传送带体,并且所述传送带体上通过磁吸的方式可拆卸地间隔镶嵌若干板体,所述传动轮能够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发生旋转,以使得处于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的所述传送带体能够带动所述板体进行平移。

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传送带体上间隔开设若干贯穿式的镶嵌槽,所述镶嵌槽按照在其槽壁开设回形台阶的方式限定所述板体在所述传送带体上镶嵌位置,并且所述回形台阶的台面以及所述板体与所述回形台阶相叠合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磁吸单元,以限定所述板体与所述传送带体之间初始相对位置。

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的上表面按照共轴线的方式间隔开设有第一回形凸台、第二回形凹槽和第三回形凸台,从而所述板体在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抬升作用下通过与所述开口的外边缘面进行凹凸卡接的方式对所述开口进行封挡,其中,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回形凸台、第二回形凹槽和第三回形凸台相匹配的第一对接棱、第二对接槽和第三对接棱。

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进行快接的插孔,并且所述板体被所述第一回形凸台所圈定的板面上设置有能够嵌入所述开口的挡板,并且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隔离层。

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液压升降柱、台座、对接插杆和门形架,其中,所述液压升降柱通过所述门形架支撑在所述传送带体的平面区段的下方,并且所述液压升降柱的轴向上端设置有台座,所述台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孔相匹配的若干对接插杆。

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通过支撑框架悬置在所述传送组件的上方,并且其下表面与所述传送带体的平面区段相互平行;所述壳体的内腔壁上设置有能够进行环境杂波进行屏蔽的隔离层。

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向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柱、环体轨道和径向平移件,其中,所述升降柱的轴向上端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顶面上,并且所述升降柱的轴向下端通过圆盘与所述环体轨道连接;所述环体轨道的运动端与所述径向平移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径向平移件在所述环体轨道所限定的环线上进行旋转。

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径向平移件是按照其所限定的导轨方向与所述环体轨道所限定的环面的径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的,以使得设置在所述径向平移件的运动端上的所述辅助检测单元能够沿导轨方向进行径向移动。

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门形架、支撑框架均设置在能够可调节地进行平移运动的平移台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通过开设开口,使得被升降调节组件可调节地推动进行升降运动的板体能够在对开口进行封挡的同时将其表面安置的待测天线置入微波检测暗室中,从而完成待测天线的生产检测。本技术通过在壳体的下表面环绕开口设置分别与第一回形凸台、第二回形凹槽和第三回形凸台相匹配的第一对接棱、第二对接槽和第三对接棱,以提升板体对开口的密封性,保证两者对接后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微波检测暗室。

14、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传送结构,使得板体能够持续的安装待测天线,并且在升降调节组件的控制下,板体周期性地完成与传送带体的分离和嵌合,以使得板体能够携带待测天线与壳体内完成检测,从而实现装置的连续性检测,并且板体与壳体相配合构建的微波检测暗室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的同时实现了快速开合的功能,减少了待测天线在独立结构的微波检测暗室进行拆装操作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单个检测周期的总时长,使得检测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以便于满足工业批量化生产的质检需求,加快了微波天线大批量生产进度。

15、本技术所设置的升降调节组件能够周期性地发生升降运动,从而带动板体周期性地对开口进行封挡的同时使得待测天线同步运动至板体与壳体相配合所构建的微波检测暗室中完成检测,从而传送组件和升降调节组件相配合的间隙工作实现了对大批量天线的连续性检测,提升检测效率,简化了天线在进行暗室拆装的繁琐度。

16、本技术通过设置多项运动机构来使得辅助检测单元能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多向和多点位运动,从而根据需求将辅助检测单元定位在待测天线的任意周边点位,从而实现辅助检测单元与待测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控性调节,从而利用位置变动所产生的差异来实现待测天线的精准检测,提升天线检测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