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球沉降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140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球沉降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快速又符合卫生标准的血球沉降测定仪。
在农业社会中,由于经济及医疗设施的不足,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状况,似乎不太重视。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状况的改变,工业化及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由此,人们发展了形形色色的医疗器材及仪器,以检测身体的健康状况,并防患于未然,其中血球沉降测定仪是众多仪器中的一种,根据抗凝固剂处理后,血球的沉降速度,来检测病情,以便于控制病情。
一般传统的血球沉降测定仪如

图1所示,是由一个架体和数根吸量管组成,在架体(4)底座(5)挖设数个圆槽,并在槽内设置有橡胶塞(6),供插设吸量管(3);在架体(4)的顶端横设一个横杆(7),横杆上伸设有数个略微向下倾斜的顶片(8),以顶住吸量管(3),避免摇晃;这种常用的血球沉降测定仪虽然结构简单,却有许多缺点。
(1)在测试时,必须用嘴部吸取血液,不但不卫生,且若医疗人员操作稍有不慎,即会被缰菌感染。
(2)吸量管底端会有血液泄漏现象发生,这是因为吸量管底端开口是插在圆槽内的塑胶塞中,若拔起插入的动作过于频繁,塑胶塞的密合度会越来越差,自然会有泄漏,影响测量的精确性。
(3)由于吸量管不能摆成倾斜状,以致于横切面积小,表面张力和吸附力大,延长了红血球的沉降时间,即测量时间加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能缩短测量时间的血球沉降测定仪。
实现上述目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测定仪由一框架(2)、一仪架(1)和数根吸量管(3)构成,其中仪架(1)由底板(11)和支撑杆(12)组成,支撑杆(12)顶端侧延设有托块(13);框架(2)包括外框(21)和底座(22),外框两旁凸设方形卡块,正好卡合在托块的方形凹槽(131)内,在底座的适当间隔处挖设数个圆形槽(221),以插置吸量管(3),吸量管的顶端套在横设于外框的管套(31)中。仪架设有托块,可供支撑框架。框架下端形成一底座,可用来放置吸量管,吸量管的顶端由一排横架于框架上的管套扶持;另外,底座上分设有数条圆形槽,分别塞插入塞柱,每个塞柱的底下有注射接头,而塞柱的另一头则与吸量管相接。
使用时,可将血注注入吸量管内,并将框架旋转至60度角,如此放置数分钟,经抗凝固剂处理的红血球就会迅速沉降,进而可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图1是现有的血球沉降测定仪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仪架(1),一框架(2)和数根吸量管(3)。其中仪架(1)可分成两部分,一为底板(11),另一部分为支撑杆(12),共有两根,均垂直附设在底板(11)上,同时,各支撑杆(12)的顶端延设有托块(13);用于撑托框架(2),其中,托块(13)开设两条方形凹槽(131),其中一条成垂直状,另一条与水平线呈60度倾斜角,以便变换框架(2)的角度。
另外,框架(2)主要包含一个外框(21),外框两侧分别架在方形凹槽(131)上,底端延接到底座(22),在底座上,以适当间隔挖成数个圆形槽(221),各圆形槽下端延设一鸠尾槽(222),而个各圆形槽(221)和鸠尾槽(222)之间开设有一条通槽(223),并在各个圆形槽(221)内装设注射接头(23),注射接头(23)由铜球(231)和针筒套(234)连接在一起组成,在其内部设有夹角形通道(233),其中注射接头(23)的一端为一圆球状铜球(231),其朝鸠尾槽(222)的方向延伸出一根凸杆(232),从铜球(231)与凸杆(232)垂直的一端,贯设一条通道(233)至铜球(231)之中心后转折30度角,直通延伸到铜球(231)的针筒套(234)。
此外,在圆形槽(221)内塞放一个两端向内微凹,且中央处贯穿一条通道(241)的塞柱(24)。其中,塞柱(24)的通道(241)在针套(234)呈30度倾斜角时,与注射接头(23)内的通道(233)形成一条连续的通路。另外,塞柱(24)上端插入吸量管(3),其上下两端皆为开口状,且下端略呈倒锥形倾斜,以便于插入塞柱(24)的通道(241)。另外,吸量管的上端套合在横设在外框(21)的管套(31)中,其中,管套(31)分叉形成一供手指拨动的把手(311)和用来套住吸量管的套头(312),这样可避免吸量管(3)晃动,二来可防止在倾斜状态下血液自管内流失,同时,套头内有一道缝隙,保持空气流通,以利于血液的注入。
在测试过程中,先用注射筒抽取抗凝固剂(3.8%灭菌SODIUM CITRATE溶液)0.4ml,随后注射筒装上经灭菌处理的注射针,抽取患者血液直到刻度读数为2ml(包括抗凝固剂)。然后摇动,使血液与抗凝固剂混合均匀,再拨掉针头,并将注射筒插入注射接头(23)的针筒套(234),此时,针筒套(234)应保持30度,以使塞柱(24),吸量管(3)和注射接头(23)保持相通,进而能够让混合血液流入管中。待注射完后,将针筒套(234)拨到水平位置,这样,注射接头(23)与塞柱(24)之间的通路就会断绝,血液因而不会逆流。然后,把外框(21)两侧自垂直方位的方形凹槽(131)移到成60度倾角的方形凹槽内,使框架(2)呈60度倾斜状,过6分钟后,就可测定第一小时的读数,再等3分钟即可测第二小时读数,到达测定时间时,把框架摆放到原来的垂直状态,即可读出红血球的沉降数,从而检测出体内病情的发展情况,以供医疗上参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测定时间缩短因为在测定过程中,吸量管成一倾斜状,因而增加其横切面积,同时附着力减少,使血球能迅速沉降。
(2)符合卫生因为从血液的抽取到吸量管内的整修过程,都由注射筒来完成,不需用嘴吸取,这样一来可免除感染,确保医疗人员的健康。
(3)不会发生血液泄漏现象由于用于吸量管上下端在测定过程中皆被密封。
(4)在用传统方法(2小时方法)的DISPOSABLEPIPETTE时,把DISPOSABLE PIPETTE用钢丝小夹子夹住,原来的血沉棒就可测定血液沉降数的时间缩短,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血球沉降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球沉降测定仪由一框架(2)、一仪架(1)和数根吸量管(3)构成,其中仪架(1)由底板(11)和支撑杆(12)组成,支撑杆(12)顶端侧延设有托块(13);框架(2)包括外框(21)和底座(22),外框两旁凸设方形卡块,正好卡合在托块的方形凹槽(131)内,在底座的适当间隔处挖设数个圆形槽(221),以插置吸量管(3),吸量管的顶端套在横设于外框的管套(3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球沉降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托块(13)内开设两条方形凹槽(131),一条呈垂直方位,另一条与水平线呈60度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球沉降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底座(22)每个圆形槽(221)的底端都弄成鸠尾槽(222),并在鸠尾槽与圆形槽间开设一条通槽(223),正好可放注射接头(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球沉降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注射接头(23)由铜球(231)和针筒套(234)连接在一起组成,在其内部挖设有夹角形通道(2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血球沉降测定仪,它能够快速测出红血球经抗凝剂处理中,在血液中沉降速度。它主要由一仪架支撑一框架,其中框架上摆设有数根吸量管,吸量管底端套合一塞柱,塞柱的另一端则压接一注射接头,在倾斜30度角的状态下,其和吸量管及塞柱形成一通道,以便将血液注入吸量管内测量;反之,当注射接头成水平状态时,通路被切断,使血液无法流出。
文档编号G01N33/53GK2152216SQ9320449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日
发明者魏秋华 申请人:魏秋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