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式无触点测风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2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桨式无触点测风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气象测量仪器。它适合于对风向风速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之前,一般的螺旋桨式测风仪有两种一种的风速信号发生装置因不在该仪器的旋转中心上,所以均有触点,当机身随风向转动时摩擦力较大。风速为1.5米/秒时的风向不感应角只能在±22.5°以内,且触点式结构本身的工作可靠性较低。风向信号发生装置为平面编码盘,光电器件的排列为径向单列,因尺寸限制而无法选用较大直径的光电器件,因而也使该仪器的工作可靠性较低。另一种的风速信号发生装置虽置于该仪器的旋转中心上,去掉了触点,但该仪器的外形尺寸明显加大,对风速的测量精确度有所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有触点的螺旋桨式测风仪的外形尺寸不加大的条件下,去掉触点,改进编码盘,使风向不感应角明显减小,工作可靠性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由附图给出附图是螺旋桨无触点测风仪的示意图。螺旋桨〔1〕是风速信号感应部件,它通过风速轴〔2〕带动齿筒〔3〕同步转动,使风速线圈〔4〕产生信号,风速线圈〔4〕固定在该仪器的旋转中心上。尾翼〔5〕和机身〔6〕是风向信号感应部件,它通过风向轴〔8〕带动筒式编码盘〔10〕转动。光电器件〔12〕以双列轴向排列在底盘〔11〕上,双列间的相位差为180±5°。导线筒〔9〕和支架〔7〕分别固定在底盘〔11〕上,各转动轴均有轴承〔13〕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尺寸为仪器高度≤310mm、机身〔6〕外径≤54mm、支架〔7〕外径≤30mm、底盘〔11〕外径≤90mm,当风速≤1米/秒时,其向风不感应角在±5°以内,且所选用的光电器件〔12〕,直径相对较大,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由风速、风向信号感应和发生装置及辅件组成的螺旋桨式测风仪,所述的风速信号感应和发生装置包括螺旋桨[1]、风速轴[2]、齿筒[3]、风速线圈[4],所述的风向信号感应和发生装置包括尾翼[5]机身[6]、风向轴[8]、光电编码装置,所述的辅件包括支架[7]、底盘[11]、轴承[13],其特征在于该仪器在外形尺寸为总高度≤310mm、机身[6]外径≤54mm、支架[7]外径≤30mm、底盘[11]外径≤90mm条件下,齿筒[3]和风速线圈[4]设置在该仪器的旋转中心上,使该仪器全无触点。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螺旋桨式测风仪,其特征在于有筒式编码盘〔10〕,光电器件〔12〕为轴向双列排列在底盘〔11〕上。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螺旋桨式测风仪,其特征在于双列光电器件〔12〕间的相位差为180±5°。
专利摘要
一种螺旋桨式无触点测风仪,它适合于对风速、风向的测量。该仪器由风向、风速信号感应和发生装置及辅件组成。由于风速信号发生装置设在该仪器的旋转中心上,因而不用触点,当机身随风向转动时摩擦力较小,在风速<1米/秒时,其风向不感应角在±5°以内,而原来有触点的螺旋桨式测风仪在风速为1.5米/秒时,其风向不感应角只能在±22.5°以内。由于风向信号发生装置中是筒式编码盘,光电器件轴向双列排列,因而所选用的光电器件直径较大,使该仪器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G01W1/02GK86205269SQ86205269
公开日1987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11日
发明者朱平, 崔玖河 申请人: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