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及使用该表进行评价的方法

文档序号:613400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及使用该表进行评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以及使用该表评价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方法;通过测量血液中含有的表示人体健康状况以及老化过程程度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并将其数值化,将该数值记入评价表中,并且与从健康对象得到的正常的数值进行比较,以便获知被试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否过剩或者不足。过去在健康检查中虽然往往测定特殊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B1,B2,C等等)和矿物质(例如铁)含量,但是很少评价其过剩或不足,而且即使评价也仅限于在食物摄取方面提供建议。在临床检查中,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等往往测定血液中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指标物质,根据相对于标准值的多寡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检查健康状况或者疾病状况,按照上述常规方法根据对于健康状况和疾病的把握程度虽然能够在诊断和治疗上发挥对症治疗的效果,但是却不能综合分析评价健康状况和老化程度,因此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不能赋予有关健康状况的维持和改善以及控制老化方面的指标。而且,尽管在对症治疗的场合下能够根据症状比较准确地治疗,但是该方法却不能进行老化控制和成人病的病前预防。尤其是现在尚未提出一种能够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表或图。本发明通过测量被试者血液中所含的,与人体健康状况、老化程度具有一定关系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指标物质含量,将其数字化,记入评价表中或者制成图,进而将该数值与健康人的各种指标物质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可以方便地掌握维生素和矿物质指标物质的过量或不足程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此外,由其还可以容易地进行老化控制方面的评价。也就是说,本发明为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的评价表,其特征在于以横轴依次表示与血液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指标物质相应的代表人体健康状况的项目,以纵轴表示代表在上述各项目指标物质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过剩或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纵轴上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标准值相对应的数值,并且以与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其上下各设置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区域。在上述的人体健康状况中,除了通常综合人体健康状况以外,还包括老化的进行状况以及成人疾病的进行状况。上述的标准区域可以被上限标准值和下限标准值确定,此二标准值分别与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相对应,而各指标物质的正常范围是指将与各指标物质正常值相对应的数值调整得与上述标准值相对应的数值一致,并且包括这些数值。本发明提出另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的评价表,其特征在于该表用横轴依次地表示与血液中表示人体健康状况的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指标物质相对应的项目,以纵轴表示表明上述各项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纵轴上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标准值对应的数值,调节与各指标物质正常值对应的数值使之与上述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一致,将调整的数值插入,确定包括这些数值的各指标物质的正常范围,利用与该正常范围下限对应的下限标准值和与正常范围上限对应的上限标准值画出标准区域,使之处于以与各指标物质的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分别画出水溶性维生素的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异常范围。上述的正常值,是指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指标物质临床检查中心公布的正常范围的平均值。因此,上述标准区域相当于在评价表上使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指标物质临床检查中心公布的正常范围,处于以标准值为中心的上下范围的区域。由于各指标物质分别具有固有的正常范围,所以在评价表上既有以标准值为中心具有上下较宽标准区域的指标物质,也有具有上下较窄标准区域的指标物质。如上所述,由于标准区域相当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指标物质临床检查中心公布的正常范围,所以可以说是健康人的标准区域的数值。另一方面,上述的异常范围,往往与标准区域之间的差别极高或极低,所以是考察对于疾病具有影响的范围。此外,虽然安全范围与标准数值之间的差别有时也很大,但是据认为此范围内不存在疾病的问题。如上所述,虽然仅对水溶性维生素定义了安全范围,但是水溶性维生素即使过剩,由于也能从人体自然排出,所以被试者即使查出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超过标准区域的结果也没有病理学上的问题。因此,可以仅对水溶性维生素定义超过标准区域的安全范围。作为表明人体健康状况的血液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可以采用下述物质。即,维生素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烟酸,生物素和肌醇。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生物素和肌醇为水溶性维生素,而剩余的为脂溶性维生素。此外,矿物质采用钠,钾,钙,镁,磷,镍,硅,铝,铁,锌,铜,锰,硼,钼,钴,铬,碘,氟,硒和矾。迄今知道,抗氧化性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与人体健康状况,老化和成人疾病关系密切。但是,老化以及成人病的进行状况却不能仅根据单独的维生素或者矿物质状态进行评价,而应当综合评价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发明,借助于以上述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定义为指标物质,可以综合把握老化、成人疾病的进行状况和健康状况。下面将描述使用本发明的维生素、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来评价被试者维生素、矿物质分布状况的方法。更具体地讲,在被试者血液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得到表示该人体健康状况的血液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数字化后,将该数值记入本发明的维生素、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中,根据数字把握各种指标物质的过剩或缺乏程度,或者利用视觉把握被试者的维生素、矿物质状况。其中,根据被试者血液测定所评价的数据,是指各指标物质进行的常规血液检查得到的测定值。当将此数值,即测定值换算成记入本发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中的数值时,应当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换算。1.当被试者的血液测试测得的测定值超过该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上限时(测定值-正常范围的上限值)÷正常范围的上限2值×100+1002.当被试者的血液测试测得的测定值低于该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下限时100-[(正常范围的下限值-测定值)÷正常范围的下限值×100]上述换算公式,是以与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的评价表中纵轴定义的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值,即正常值相对应的数值为100情况下的换算式。更具体地讲,当把与纵轴定义的标准值,即正常值相对应的数值定为50时,换算公式(1)改成(测定值-正常范围的上限值)÷正常范围的上限值×100+50,换算公式(2)改成50-(正常范围的下限值-测定值)÷正常范围的下限值×100。因为对应于正常值上限或者下限的测定值大小是以百分数表示的,所以把纵轴表示的、与标准值、即正常值对应的数值规定为100较为方便。如上所述,换算测定值的理由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具体地讲,在评价人体健康状况、老化和成人病的进行程度时,指标物质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即测定值与正常范围相比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该含量最好在正常范围以内。测定值偏离正常范围越多,老化的进行或者病情程度就越重。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当水溶性维生素过剩时,虽然由于人体的自然排出而不会有特殊问题,但是当与正常范围相比过少时,从老化和成人疾病的进行来看也是不可取的。如上所述,为了便于把握从被试者得到的测定值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把测定值分为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和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两种情况,分别使用导出相应数值的换算式。在本发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表中,横轴依次表示与血液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指标物质对应的项目,作为人体健康状况以及老化进展程度的指标,而纵轴表示说明上述各项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而且在纵轴上还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量的标准值相对应的数值,并且将与各指标物质的正常值对应的数值调整得与上述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一致,将调整后的数值插入,设置由下限标准和上限标准界定的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区域,所说的下限标准相当于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下限,所说的上限标准相当于该正常范围的上限。随后通过按照前述换算公式把从被试者得到的各指标物质的测定值数值化,记录在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的评价表中,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各指标物质的过剩或者缺乏。如果各指标物质的数值除了以点简单表示之外,还以图形表示的话,则可以更容易地判断各指标物质的过剩或者缺乏。此外,在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中,以横轴依次表示作为人体健康状况和老化进行程度指标的、与血液中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指标物质对应的项目,而在纵轴上表示说明上述各项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数量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纵轴上还标明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量的标准值对应的数值。再把与各指标物质的正常值对应的数值调节得与上述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一致,将调整后的数值插入,并且以与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在其上下设置由相当于各指标物质正常值下限的下限标准和相当于正常范围上限的上限标准界定的标准区域,同时还分别划分水溶性维生素的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异常范围。然后把从被试者得到的各指标物质的测定值按照换算公式数值化,并且将其记录在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中,于是一眼便能够得知关于被试者各指标物质状况的信息,即是否处于标准区域的状态下,是否处于在异常范围状态下,或者是否处于安全范围状态下等信息。根据使用这种维生素、矿物质状况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可以确定被试者的综合健康状况,检查老化控制和成人疾病预防等工作中的治疗效果,适当地改进该治疗方法。此外,还可以进行健康状况以及老化控制方面的定量测量。本发明的评价表,通过以图形方式记入由被试者血液测量得到的信息,可以综合分析评价被试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缺乏,能够获得适于有效治疗的信息。尤其可以获得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不足方面的数据,同时借助于此表可以在显态或非显态下适当得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过剩或者缺乏对于身体所产生的影响,其进行状况的阶段,以及具有能够结合其进行状况采取适当对策等效果。图1是在本发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评价表上用图形描述测量得到数据的平面图;图2是划分有标准区域、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的本发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表。以下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1基于附图1和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附图中,在纵轴上的刻度表示维生素和矿物质数量的过剩或不足的数值;在横轴上的刻度是与维生素和矿物质单个指标物质对应的项目号。在纵轴上,将与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值,即正常值(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平均值)对应的数值规定为数值100。然后,同样按照把正常值规定为标准值100的方式,用数字表示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把与各指标物质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应的数值,分别记入对应于标准值、即正常值所规定的数值(100)之上和之下,连接这些数值画出标准区域。在图1中,由100-α至100+α的范围表示标准区域,对于各指标物质来说宽窄不同,而且单位也不同,所以与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对应的的标准区域的下限和上限不能用直线规定。例如,维生素C的正常范围为1.9μg/ml至15.0μg/ml(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差为13.1μg/ml);烟酸的正常范围为4.7μg/ml至7.9μg/ml(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差为3.2μg/ml)。因此对于处于标准值(100)之上或之下的标准区域而言,维生素C具有比烟酸更宽的标准区域。更具体地讲在图1中,为了简单地表示标准区域,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均以直线表示,但在实际上该标准区域从顶部到底部的宽度是随着各指标物质标准区域的宽度而发生变化的。如果给这些标准区域染上颜色,或者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把标准区域的上限和下限连接在一起,便可以提供一种易于观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而且,如图1所示,纵轴不仅表示过剩或不足数值,而且还可以记入“非常低”~“非常高”等便于观测。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表中,使用下面表1中记载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指标物质。表1中图号栏中所标示的号码,与图1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的横轴上记载的指标物质项目编号对应。表1中表示的正常范围,是健康检查中心公布的健康人的检查结果,是有关各指标物质的标准范围数字。如上所述,各指标物质的正常范围的平均值,即正常值对应于图1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纵轴上记载的标准值(100);然后按照如上所述,同样按照正常值对应到标准值(100)的方式,用数字表示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随后,把与各指标物质的正常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对应的标准区域的下限和上限记录在该表中,以便于设置该标准区域。使用本实施例说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评价被试者的维生素、矿物质分布状况时,使用上述的换算公式将被试者血液测量得到的数值数值化,并将其记录在评价表中。在图1中,不仅以简单的点表示而且还以棒状图表示上述数值。与简单用点表示上述数值的情况相比,这种方式更容易掌握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表1指标物质</tables>实施例2图2表示本发明另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在图2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中,横轴依次表示作为人体老化进行程度指标的、与血液中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相应的项目,纵轴表示说明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而且在纵轴上把相当于维生素和矿物质标准值的数值规定为数值100。然后,把与各指标物质正常值对应的数值调节到与上述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一致,将调节后的数值插入,并且在以与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的上或下设置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区域,所说的标准区域是由与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下限对应的下限和与正常范围上限对应的上限界定的。如实施例1所述,这种连接上限标准值和下限标准值的连线虽然不是直线,但为了简化描述,图2中作成直线。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分别设置了水溶性维生素的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异常范围。标准区域、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的定义如上。而且仅仅画出水溶性维生素安全范围的原因也如上述。使用本发明说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来评价被试者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时,根据换算公式把从被试者血液测量得到的数值换算成用数字表示的数值,进而记录在评价表中。或者采用这样的方法事先把本实施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印在一张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图纸上,然后把该透明纸重叠在图1所表示的、记载有被试者测定值的换算值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上。这种方式可以立即得知与被试者各指标物质有关的数值是否处于标准区域、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应用实施例以下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分析被试者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的方法。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的制作以及在该表中记录从被试者得到的数值的方法,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按照实施例2所述,使用实施例2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评价标准区域、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过剩或者缺乏与人体健康的状况和成年人的疾病关系密切,与老化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此,可以分五个阶段说明使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相应的阶段预防成年人疾病和控制老化。各阶段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分析值的趋势示于表2。表2五阶段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分析值的趋势表2中所示的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必须的对策如下。1.第一阶段维生素和矿物质往往处于低的状态下。这主要是因为相对摄取不足所致。必须尽可能充分地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2.第二阶段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已经持续一年以上并给人体带来轻微的损害,但尚未产生明显的功能障碍。其特征是某种微量矿物质缺乏。同时脂溶性维生素高也是可能的。必须尽可能多地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3.第三阶段短期内(3个月)一种或多种矿物质急剧增高,其它矿物质和维生素却明显(极大)降低。除了食物以外应当补充过量矿物质,而且必须补充大量的维生素。4.第四阶段矿物质缺乏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这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明显地出现症状,维生素也有时出现下降的趋势,即被试者处于一种半患病状态下。必须长期补充有机矿物质和维生素。5.第五阶段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特别是微量营养矿物质的缺乏,促成了成人疾病和病理老化现象。此时必须补充有机矿物质和维生素并进行治疗。如上所述,为了掌握被试者身体的健康状况、成人疾病的进展程度和老化的进行程度,根据被试者的维生素、矿物质状况区分为从第一至第五五个阶段,经过适当治疗,能够准确而迅速地改善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在每个治疗阶段中,定期(例如每隔10天)测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并且以曲线形式记录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表中,由于可以用肉眼评价治疗的效果,所以能够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权利要求1.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其特征在于以横轴依次表示与血液中作为人体健康状况指标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指标物质相对应的项目,在纵轴上表示表明上述各项目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该纵轴上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量的标准值相对应的数值,并且在以与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区域。2.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其特征在于以横轴依次表示与血液中作为人体健康状况指标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指标物质相对应的项目,在纵轴上表示表明上述各项目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该纵轴上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量的标准值相对应的数值,并且调节与各指标物质的正常值对应的数值使之与上述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一致,将调整后的数值插入,用与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下限对应的下限标准值和与正常范围上限对应的上限标准值划分标准区域,将所说的标准区域设置在以与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的上方和下方。3.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其特征在于以横轴依次表示与血液中作为人体健康状况指标的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指标物质相对应的项目,在纵轴上表示表明上述各项目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该纵轴上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量的标准值相对应的数值,并且调节与各指标物质的正常值对应的数值使之与上述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一致,将调整后的数值插入,用与各指标物质正常范围的下限对应的下限标准值和与正常范围上限对应的上限标准值划分标准区域,将所说的标准区域设置在以与各指标物质的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分别画出水溶性维生素的安全范围和异常范围,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异常范围。4.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被试者血液测定得到的、血液中作为人体健康状况指标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指标物质的数据数字化,将该数字记入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表中,用数值掌握各指标物质的过量或不足的程度。5.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被试者血液测定得到的、血液中作为人体健康状况指标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指标物质的数据数字化,将该数字记入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状况评价表中,掌握被试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状态。全文摘要制作了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该表以横轴依次表示与血液中作为人体健康状况以及老化过程程度指标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指标物质对应的项目,以纵轴表示表明上述各项目指标物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剩或者缺乏程度的数值,同时在纵轴上规定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量的标准值对应的数值,并且以与该标准值对应的数值为中心,在其上下设置各指标物质的标准区域。用数字表示经被试者的血液测定得到的各指标物质的测定值与上述标准区域之间的偏离程度,并且将其记录在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布状况评价表中,评价被试者的健康状况和老化进行程度。文档编号G01N33/82GK1181526SQ97121550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9日优先权日1996年10月30日发明者越智宏伦申请人:日研食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