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_3

文档序号:93737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参数,对PP波与PS波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建 模。
[0093]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装置的另一方块图。所述转换波 偏移速度建模装置300包括抽取模块202、第一分析模块204、第二分析模块206、第一计算 模块208、获取模块210、第二计算模块212、校正模块214、第三分析模块216、第四分析模块 218、第三计算模块220、建模模块222、判断模块302与控制模块304。其中,抽取模块202、 第一分析模块204、第二分析模块206、第一计算模块208、获取模块210、第二计算模块212、 校正模块214、第三分析模块216、第四分析模块218、第三计算模块220、建模模块222的连 接关系及操作,可参考图2的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
[0094] 所述判断模块302连接所述第三分析模块216与分析第四模块218,判断当前的所 述第三与第四偏移速度与前一个所述第三与第四偏移速度的差异是否小于预设值,以产生 判断结果。
[0095] 所述控制模块304连接所述判断模块302、抽取模块202、第一分析模块204、第二 分析模块206、第一计算模块208、获取模块210、第二计算模块212、校正模块214、第三分析 模块216、第四分析模块218、第三计算模块220、建模模块222,以当判断结果为所述差异小 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取模块202、第一分析模块204、第二分析模块206、第一计算 模块208、获取模块210、第二计算模块212、校正模块214、第三分析模块216、第四分析模块 218、第三计算模块220、建模模块222停止运作,亦即已完成各向异性偏移速度建模。
[0096] 当判断结果为所述差异未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模块304控制所述抽取模块 202、第一分析模块204、第二分析模块206、第一计算模块208、获取模块210、第二计算模块 212、校正模块214、第三分析模块216、第四分析模块218、第三计算模块220、建模模块222 重新启动通过,以通过多次迭代修改前述所述参数,使得所述差异小于所述预设值为止。
[0097]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
[0098]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0099] 步骤S402,抽取并输出PP波的CIG道集。
[0100] 步骤S404,以第一偏移距段对PP波的CIG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第一偏移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近偏移距段〇~X1。
[0101] 步骤S406,以第二偏移距段分析P波的偏移速度,得到第二偏移速度。其中,所述 第二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远偏移距段 Xl~X 2。
[0102] 步骤S408,以所述第一与第二偏移速度,计算P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其中,计算P 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如根据公式(1. 13)进行求解。
[0103] 步骤S410,以第一纵横波偏移速度比将P波偏移速度转换至PS波时间,且用各向 同性双平方根时距偏移,以得到PS波的CIG道集。
[0104] 步骤S412,平移PS波的炮点与检波点至对称位置,且以所述第一偏移距段分析PS 波的CIG道集,以换算出第二纵横波速度比,并以第二纵横波速度比将P波的偏移速度与各 向异性参数转换至PS波时间。
[0105] 步骤S414,将S波的各向异性参数置为0,用PS波的时距曲线偏移得到PS波的 CIG道集,将PS波CIG道集的时距曲线校正成双曲时距曲线。
[0106] 步骤S416,以所述第一偏移距段对PS波的CIG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第三偏移 速度。其中,所述第一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近偏移距段〇~ Xl。
[0107] 步骤S418,以所述第二偏移距段对PS波的CIG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第四偏移 速度。其中,所述第二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远偏移距段 Xl~X 2。
[0108] 步骤S420,以所述第三与第四偏移速度,计算S波的各向异性参数。计算P波的各 向异性参数如根据公式(1. 19)进行求解。
[0109] 步骤S422,以更新后的P波偏移速度、P波各向异性参数、S波偏移速度、S波各向 异性参数,对PP波与PS波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建模。
[0110]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111] 步骤S402,抽取并输出PP波的CIG道集。
[0112] 步骤S404,以第一偏移距段对PP波的CIG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第一偏移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近偏移距段〇~X 1。
[0113] 步骤S406,以第二偏移距段分析P波的偏移速度,得到第二偏移速度。其中,所述 第二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远偏移距段 Xl~X 2。
[0114] 步骤S408,以所述第一与第二偏移速度,计算P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其中,计算P 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如根据公式(1. 13)进行求解。
[0115] 步骤S410,以第一纵横波偏移速度比将P波偏移速度转换至PS波时间,且用各向 同性双平方根时距偏移,以得到PS波的CIG道集。
[0116] 步骤S412,平移PS波的炮点与检波点至对称位置,且以所述第一偏移距段分析PS 波的CIG道集,以换算出第二纵横波速度比,并以第二纵横波速度比将P波的偏移速度与各 向异性参数转换至PS波时间。
[0117] 步骤S414,将S波的各向异性参数置为0,用PS波的时距曲线偏移得到PS波的 CIG道集,将PS波CIG道集的时距曲线校正成双曲时距曲线。
[0118] 步骤S416,以所述第一偏移距段对PS波的CIG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第三偏移 速度。其中,所述第一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近偏移距段〇~Xi。
[0119] 步骤S418,以所述第二偏移距段对PS波的CIG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第四偏移 速度。其中,所述第二偏移距段例如为前述远偏移距段 Xl~X 2。
[0120] 步骤S420,以所述第三与第四偏移速度,计算S波的各向异性参数。计算P波的各 向异性参数如根据公式(1. 19)进行求解。
[0121] 步骤S422,以更新后的P波偏移速度、P波各向异性参数、S波偏移速度、S波各向 异性参数,对PP波与PS波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建模。
[0122] 步骤S502,判断当前的所述第三与第四偏移速度与前一个所述第三与第四偏移速 度的差异是否小于预设值,以产生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可利用公式(1. 3)进行求 解。
[0123] 步骤S504,当判断结果为所述差异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取模块、第一分 析模块、第二分析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校正模块、第三分析模块、第四分析 模块、第三计算模块、建模模块停止运作,亦即已完成各向异性偏移速度建模。
[0124] 步骤S506,当判断结果为所述差异未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回到步骤S402,以控制 所述抽取模块、第一分析模块、第二分析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校正模块、第 三分析模块、第四分析模块、第三计算模块、建模模块重新起动运作,通过多次迭代修改前 述所述参数,使得所述差异小于所述预设值为止。
[0125] 以下,将本发明用到的时距曲线公式与其它公式的对比进行说明。
[0126] 1.描述PP波时距曲线的几种方程
[0127] I. 1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双曲时距方程
[0128] 在近垂直处,反射波旅行时的平方可由Taylor级数来近似表示(Taner等,1969 ; Hake等,1984),如公式(1. 20)所示:
[0129] t2= A 0+A2x2+A4x4+… (1.20)
[0130] 其中,4
[0131] t。为双程垂直旅行时,X为炮检距,t指在炮检距为X时对应的反射波旅行时间。 在传统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双曲近似,仅取Taylor级数展开式的前两项,即如公 式(1.21)所示:
[0132]
(1.21) r nmo
[0133] 其中,在水平层状各向同性介质中,V_等于均方根速度。
[0134] 1. 2弱各向异性介质中的非双曲时距方程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