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叠前地震信号同相轴拉平方法_2

文档序号:9431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3为本发明步骤S3的分步骤流程图。
[0056] 图4为相似度与移动量关系图。
[0057] 图5为本发明步骤S35的分步骤流程图。
[0058] 图6为未拉平的道集剖面图。
[0059] 图7为未进行种子点移动量优化的拉平的道集剖面图。
[0060] 图8为对种子点移动量进行全局优化后的道集拉平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6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叠前地震信号同相轴拉平方法,如图1所示, 包括W下步骤:
[0063]S1、初始化道集拉平参数。
[0064] 道集拉平参数包括叠前道集时窗大小N"、窗口移动量心捜索半径(小于窗口移动 量)Nf和相似度矩阵分位数阔值Toi。
[0065] 通常叠前道集在时间方向上的数据样点数为几千个样点,在时间方向上取时窗, 窗口可W上下移动,时窗内包含的数据点数记为时窗大小N。。的大小取道集波形的两个 周期,可W任意抽取道集的一道做傅里叶变换,估算主频确定一个周期内数据点数。
[0066] 窗口上下移动的范围不超过窗口移动量化。窗口移动量成通常取一个周期数据 量大小。
[0067] 捜索半径(小于窗口移动量)是指时窗上下滑动时的最大移动量。
[0068] 相似度矩阵分位数阔值Toi,在介绍如何设置该参数前先简单介绍下分位数,分位 数来自数据集合中每隔相等间隔的点,在求分位数之前都需要将数据集合中的数进行由大 到小的排序。如2-分位数,就是将数据分成两部分,小于和大于2-分位数对应的数据点的 数据量各占整个数据集合的一半,同理可知,4-分位数对应3个数据点,运3个数据点将数 据集合分成相等的四个部分,使得每部分数据表示整个数据分布的四分之一。相似度矩阵 分位数阔值Toi通常取相似度矩阵的第=个4-分位数值,即取值0. 75,对于道集质量较差 的叠前道集,Toi可W取到0. 8-0. 9之间。
[0069]S2、选取基准道。
[0070] 在进行道集拉平前,首先需要确定参考的道集,在叠前道集中剖面中,一个剖面通 常有几十道,需要从运几十道中选择一道作为基准道。
[0071] 基准道选取依靠道集与道集之间相似性的计算,采用近邻相似传播迭代求取基准 道,如图2所示,包括W下步骤:
[0072]S21、对叠前道集剖面的每一道从时间0ms起,W时窗大小N".为长度截取大小,根 据公式(8)计算任意两个道集之间的相似度:
[0073]
(8)
[0074] 其中ji和j2代表不同道的标号,取值范围为1-N,N是道集的道数。计算得到的 矩阵C就是相似度矩阵。
[00巧]S22、W相似度矩阵C作为基础,定义吸引度矩阵R(i,k)和归属度矩阵A(i,k)表 示道集之间的两类信息,其中R(i,k)是从道集i指向候选基准道k,它反映了道集k适合 作为道集i的基准道集的合适程度;A(i,k)是从候选基准道k指向道集i,它反映了道集i 选择k作为其基准道的合适程度。
[0076] 为了便于计算将矩阵C中的每个元素取负号,定义吸引度矩阵R(i,k)和归属度矩 阵A(i,k)两个目标函数,迭代求解R(i,k)和A(i,k)。吸引度和归属度矩阵的大小和相似 度矩阵C大小一致,都是NXN,将运两个矩阵初始化为0矩阵,定义吸引度目标函数和归属 度目标函数进行迭代更新,定义函数由公式巧)、(10)、(11)、(12)表示:
[00引]其中,P似取矩阵C的均值。
[0082] S23、通过公式(13)迭代更新吸引度矩阵与归属度矩阵:
[0083]
(13)
[0084] 式中,A(〇<A< 1)是收敛系数(阻尼系数),主要用于调节算法的收敛速度与 迭代过程的稳定性,A越大振荡现象变得越不明显,运意味着效果越好,但缺点是收敛速度 将会变慢,反之,A减小的话,虽然收敛速度很快但是震荡现象很明显。下标old和new分 别代表上一次和本次更新消息的最终结果。迭代终止条件为迭代次数大于预先设定次数或 者迭代数次之后R(i,k)与A(i,k)保持不变。
[0085] S24、通过公式(14)计算使吸引度矩阵与归属度矩阵之和最大的道集k:
(14)
[0086]
[0087] 式中若i=k,则道集i是该叠前道集剖面的基准道集;若i声k,则道集k是道集 i的基准道集。
[0088] S25、判断迭代次数是否达到指定次数,若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26。
[0089] S26、判断道集k是否与上次迭代时结果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 S23。
[0090] 为了使吸引度矩阵和归属度矩阵能够快速收敛,引入收缩因子P,P的定义如公 式(15)所示:
[0091]
115)
[0092] 其中,巧为构造函数变量。对R(i,k)与A(i,k)两个矩阵进行更新得到:
[0095] 本发明实施例中,梦取值为4. 1,因此可W计算得到P的值为0. 729。
[0096]S3、计算种子点移动量。
[0097] 在选出基准地震道后,在叠前道集剖面中选择某些数据点作为种子点并计算种子 点的移动量。W时窗大小为长度,在时间方向上开时窗,W时窗移动量Ng为大小滑动时 窗直到时窗覆盖时间上所有的样点,将每个时窗中屯、点作为种子点。
[0098] 如图3所示,计算种子点移动量主要包括W下几个步骤:
[0099]S31、记录道集间相似度最大时的移动量,定义最优移动量矩阵S,S的计算如公式 (18)所示:
[0100]
、IS
[OW] 设is=化-l)Nm,定义集合i= 六^,-1,武。,公式中邑1为定 义长度为成+1的向量,gi的第i个元素g1似=D(L+l+i-l,J'2),D是输入的叠前地震道集 数据。
[0102] 固定道集ji的时窗,上下移动道集J'2的时窗,每次的移动间隔为一个数据点,移动 的边界不超过捜索半径Nf。在捜索过程中记录下相似度最高时时窗的移动量,相似度计算 按照公式(8)进行,求得记录最大相似度的矩阵Cm。、。
[010引Sa,J'2)是一个非对称矩阵,比女日:S(2, 1)与8(1,2),8(2, 1)表示固定道集2移 动道集1得到的1道集的最优移动量,而S(1,2)表示固定1道集移动道集2得到的最优移 动量。对角线元素都为0,因为对角线上的元素代表,道集自身的自相关,显然,时窗不进行 任何移动时相似度最大。为了更形象的说明,图4展示了相似度与移动量之间的关系,其 中横坐标表示移动量,向左移动移动量为负数,向右移动移动量为正数,纵坐标是相似度系 数。从图中可W看出,道集2向上移动3个采样间隔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记录下该移动量 即就是该种子点的移动量。
[0104]S32、计算矩阵Cm。、对应分位数阔值处的值Cm,例如,假设有6道叠前道集求出Cm。、 矩阵下表所示,对于该矩阵求出的Cm= 0. 85。
[0105]
[0106]
[0107] 统计大于Cm值的道集个数,选择个数最多的行,运就意味着运一组道集相似度最 强,道集之间很相似,可W通过移动时增强道集间的相似性。对于个数最多行不唯一的情况 可W从最多的行中选择一行,根据上表中可W选择第一行,将最优移动量矩阵的第一行中 S(1,1),S(1,2),S(1,5),S(1,6)保留,其他舍弃。该行相似度所对应的移动量作为当前时窗 种子点的移动量,因此上表中1、2、5、6道种子点移动量已经确定。
[010引 S34、对于没有确定移动量的种子点根据公式(19)插值得到:
[0109]
[0110] 其中,jb代表被选中的道集的脚标,jmi。与jm。、分别表示的是移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