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628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土壤溶质是指土壤中的无机离子、有机离子、聚合离子以及他们的盐类。土壤溶液组成与土壤的成土母质、水分条件、施肥耕作情况以及农作物品种等密切相关,还能反映土壤受污染情况。农田作物根际的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养分及其他物质的载体。采集监测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对于了解土壤水分、养分供应情况及污染物在土壤中迀移赋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技术中有关土壤溶液的原位采样装置已有不少。例如,名为“一种土壤水分采集装置”(申请号:200520110649.5,公开号:CN2809625Y)的专利,采用陶土管测头、采样瓶、连接部件和抽气泵组合而成,其所述陶土管测头对土壤溶液中的溶质有明显的吸附截留作用,不能反映土壤溶液的原始状态,同时采用陶土管并配置抽气泵使装置的制作成本高。名为“一种用于土壤溶液取样的系统与方法”(申请号:201210276150.6,公开号:CN 102759463A)的专利,由取样器、样品收集管和集液瓶组成,其所述取样器的材料由质地坚硬、水与溶质透过性能良好的聚四氟乙烯或其混合物(聚四氟乙烯和石英粉或不锈钢粉)组成,该材料取材不便,制作不易,成本高。名为“一种水稻高效栽培用土壤溶液采集系统,,(申请号:201220599578.X,公开号:CN 202916127U)的专利,由真空控制器、缓冲瓶、真空泵、压力感应器、样品收集器和土壤溶液采样器组成,整个装置的制作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制作成本高。现阶段开发出的这些装置虽然可用于采集土壤溶液,但大多结构复杂,取材和装配不易,制作成本高,部分装置使用操作繁琐,即使是专业人员也很难掌握,限制了土壤溶液原位采集的监测研宄。因此,开发出一套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适用的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对于不同农田作物、不同根际深度土壤溶液的监测研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并适用于不同农田作物、不同根际深度的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包括土壤溶液收集管、导液管、注射器和换气管,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主体为PVC管,PVC管中段四周钻有渗水孔,并用塑料纱网将渗水孔处管壁包裹扎牢,PVC管两侧开口端用胶塞密封,所述胶塞设有通孔,导液管和换气管分别通过胶塞的通孔与土壤溶液收集管连接,导液管的出口与注射器连接。
[0006]如上所述的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根据作物根系分布情况水平埋入农田土壤的预设深度。
[0007]如上所述的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所述导液管和换气管为白色半透明聚乙烯软管,内径相同,开口端均配有塑料堵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采样装置结构复杂,取材和装配不易,制作成本高,使用操作繁琐等问题,对我国现阶段土壤溶液采样,特别是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土壤溶液收集管,2—导液管,3—注射器,4—换气管,11—渗水孔,12—塑料纱网,13—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包括土壤溶液收集管1、导液管2、注射器3和换气管
4。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I主体为PVC管,PVC管中段四周钻有渗水孔11,并用塑料纱网12将渗水孔11处管壁包裹扎牢,PVC管两侧开口端用胶塞13密封。所述胶塞13设有通孔,导液管2和换气管4通过分别通过胶塞13的通孔与土壤溶液收集管I连接。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I根据作物根系分布情况埋入农田土壤的预设深度,水平埋置。所述注射器3为普通医用注射器,与导液管2连接,用于吸取土壤溶液收集管I中的土壤溶液。所述导液管2和换气管4为白色半透明聚乙烯软管,内径相同,开口端均配有塑料堵头。
[0014]使用过程中,将土壤溶液收集管I水平放置以及采用可弯曲的导液管2和换气管4是为有效避免降雨或灌溉的水分沿垂直管壁向下入渗造成的边缘效应。
[0015]土壤溶液收集管I的管径大小和长短视需要收集的农田土壤溶液体积而定。土壤溶液收集管I的埋设深度视农作物及其根系分布情况而定。注射器3容量大小视溶液采样量需求而定,导液管2和换气管4内径需与注射器3相匹配。
[0016]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I)根据目标农田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情况,在农田作物根系附近开挖预定深度的长条形坑槽。将提前采用PVC管制作的土壤溶液收集管I及与之相连的导液管2和换气管3整体平放于坑槽内,将导液管2和换气管3开口端托起至土壤表土以上,再回填土壤,然后用塑料堵头将导液管2和换气管3的开口端堵住,以防止雨水及灌溉水进入土壤溶液收集管I ;
[0018]2)取样时,先拔掉导液管2和换气管4开口端的塑料堵头,将注射器3与导液管2紧密连接,通过手动连续推拉注射器3,使土壤溶液收集管I中形成负压,管内的土壤溶液即顺着导液管2被吸入注射器3 ;
[0019]3)记录注射器3吸取的土壤溶液的体积,取下注射器3,将溶液转入采样瓶。获得所需数量的水样后,将土壤溶液收集管I中的其余渗水抽出,以待下一次收集全新的土壤溶液。最后,用塑料堵头将导液管2和换气管4的开口端堵住。
[0020]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选择不同管径、长度的PVC管和不同大小的胶塞配合组装来收集不同体积的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可通过调整土壤溶液收集管的埋深来采集不同农田作物、不同根际深度的土壤溶液,可通过选择不同容量的注射器配合不同内径的导液管和换气管来采集不同数量的土壤溶液,适用于原位采集不同农田作物、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采样数量的根际土壤溶液。本实用新型所选材料均为市场上的常见材料,价格便宜;而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作成本低;在野外工作无需电源,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溶液收集管(1)、导液管(2)、注射器(3)和换气管(4),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I)主体为PVC管,PVC管中段四周钻有渗水孔(11),并用塑料纱网(12)将渗水孔(11)处管壁包裹扎牢,PVC管两侧开口端用胶塞(13)密封,所述胶塞(13)设有通孔,导液管(2)和换气管(4)分别通过胶塞(13)的通孔与土壤溶液收集管(I)连接,导液管(2)的出口与注射器(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I)根据作物根系分布情况水平埋入农田土壤的预设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2)和换气管(4)为白色半透明聚乙烯软管,内径相同,开口端均配有塑料堵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装置,包括土壤溶液收集管、导液管、注射器和换气管,所述土壤溶液收集管主体为PVC管,PVC管中段四周钻有渗水孔,并用塑料纱网将渗水孔处管壁包裹扎牢,PVC管两侧开口端用胶塞密封,所述胶塞设有通孔,导液管和换气管分别通过胶塞的通孔与土壤溶液收集管连接,导液管的出口与注射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采样装置结构复杂,取材和装配不易,制作成本高,使用操作繁琐等问题,对我国现阶段土壤溶液采样,特别是农田作物根际土壤溶液原位采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IPC分类】G01N1-14
【公开号】CN204495607
【申请号】CN201520224898
【发明人】叶玉适, 陈进, 许继军
【申请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