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8702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包括上防弯板、上垫块、下防弯板和下垫块;上防弯板设有上通孔及上加筋,所述上加筋与上防弯板的底面形成第一凹槽;下防弯板设有下通孔及下加筋,所述下加筋与下防弯板底面形成第二凹槽;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通孔部位对齐放置;右试验件置于上防弯板的凹槽内且用上垫块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一夹持端,左试验件置于下防弯板的凹槽内且与下垫块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二夹持端,右试验件与左试验件的搭接部位置于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通孔内,试验机分别夹持第一夹持端及第二夹持端进行加载。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在试验件上装夹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金属蒙皮与框缘等搭接连接接头试验件上。
【专利说明】
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飞机结构设计中,机身的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金属蒙皮与框缘等的搭接连接大量存在。在进行该类连接件静力及疲劳试验时,由于载荷作用线偏离连接区的剖面的形心位置,在试验件连接区(即右试验件I与左试验件2的连接区,如图1和图2所示)会产生附加弯矩,导致连接区发生弯曲变形,由此引起钉孔的应力分布不均而使试验件提前破坏,使试验数据失去其有效性。为解决此类问题,工程上广泛采用增厚加载端的方法,以保证载荷作用线通过连接区剖面形心。虽然这种试验设计方法保证了加载端载荷轴线与考核区剖面形心位置的一致性,但对试验件的载荷传递分析可知,在搭接接头处,仍然会引起附加的弯曲变形,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及金属蒙皮与框缘等搭接连接试验件考核区的弯曲变形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包括上防弯板、上垫块、下防弯板和下垫块;上防弯板一端设有上通孔,另一端边缘设有上加筋,所述上加筋与上防弯板的底面形成第一凹槽;下防弯板一端设有下通孔,另一端边缘设有下加筋,所述下加筋与下防弯板底面形成第二凹槽;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通孔部位对齐放置,且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凹槽反向放置;右试验件与左试验件搭接连接后,右试验件置于上防弯板的凹槽内且用上垫块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一夹持端,左试验件置于下防弯板的凹槽内且与下垫块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二夹持端,右试验件与左试验件的搭接部位置于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通孔内,试验机分别夹持第一夹持端及第二夹持端进行加载。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相同。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垫块和下垫块相同。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在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金属蒙皮与框缘等搭接连接试验件上应用该防弯夹具,有效的消除了试验件的弯曲变形。在上防弯板及下防弯板与试验件连接区对应位置设置开孔,防止因试验件加载变形使连接紧固件与防弯板发生干涉。在限制试验件弯曲变形后,试验件连接区的钉孔载荷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试验件在非考核区破坏,获得了理想的试验件破坏形式,由此得到的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合理。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设计简单,在试验件上装夹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金属蒙皮与框缘等搭接连接接头试验件上。
【附图说明】
[000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09]图1为现有技术的搭接连接试验件正视图;
[0010]图2为现有技术的搭接连接试验件侧视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正视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A-A剖视图;
[0014]其中,1-右试验件,2-左试验件,3-上防弯板,4-上垫块,5-下防弯板,
[0015]6-下垫块,31-上通孔,32-上加筋,33-第一凹槽,51-下通孔,52-下加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型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型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沮围的限制。
[0018]如图3至图5所示为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包括上防弯板3、上垫块4、下防弯板5和下垫块6;上防弯板3—端设有上通孔31,另一端边缘设有上加筋32,上加筋与上防弯板的底面形成第一凹槽33;下防弯板5—端设有下通孔51,另一端边缘设有下加筋52,下加筋与下防弯板底面形成第二凹槽;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通孔部位对齐放置,且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凹槽反向放置;右试验件I与左试验件2搭接连接后,右试验件I置于上防弯板的第一凹槽33内且用上垫块4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一夹持端,左试验件2置于下防弯板的第二凹槽内且与下垫块6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二夹持端,右试验件I与左试验件2的搭接部位(即图5中所示的螺栓连接部位)置于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的通孔内,试验机分别夹持第一夹持端及第二夹持端进行加载。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相同,上垫块4和下垫块6相同,所谓相同是指材料、结构、尺寸等均一样。
[0020]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采用钢制材料加工而成,截面采用厚截面设计,以提供足够的抗弯特性。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都为一带凹槽及开孔的结构(即包括通孔、加筋及凹槽的结构),通过上垫板4和下垫板6分别扣入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的凹槽中来夹紧试验件的加载端面,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的另一端抵住试验件的表面。
[0021]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上的凹槽宽度根据试验件夹持端的宽度来确定,上防弯板的第一凹槽33的厚度为试验件夹持端厚度与上垫板4厚度之和,下防弯板5凹槽的厚度为试验件另一夹持端厚度与下垫板6厚度之和。上垫板4和下垫板6的厚度根据试验件装夹后两夹持端的形心在一条直线上。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在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金属蒙皮与框缘等搭接连接试验件上应用该防弯夹具,有效的消除了试验件的弯曲变形。在上防弯板及下防弯板与试验件连接区对应位置设置开孔,防止因试验件加载变形使连接紧固件与防弯板发生干涉。在限制试验件弯曲变形后,试验件连接区的钉孔载荷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试验件在非考核区破坏,获得了理想的试验件破坏形式,由此得到的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合理。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设计简单,在试验件上装夹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壁板与框缘、金属蒙皮与框缘等搭接连接接头试验件上。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防弯板(3)、上垫块(4)、下防弯板(5)和下垫块(6);上防弯板(3) —端设有上通孔(31),另一端边缘设有上加筋(32),所述上加筋与上防弯板(3)的底面形成第一凹槽(33);下防弯板(5) —端设有下通孔(51),另一端边缘设有下加筋(52),所述下加筋与下防弯板底面形成第二凹槽;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通孔部位对齐放置,且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凹槽反向放置;右试验件(I)与左试验件(2)搭接连接后,右试验件(I)置于上防弯板的第一凹槽(33)内且用上垫块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一夹持端,左试验件(2)置于下防弯板的第二凹槽内且与下垫块压紧形成三层的第二夹持端,右试验件(I)与左试验件(2)的搭接部位置于上防弯板和下防弯板的通孔内,试验机分别夹持第一夹持端及第二夹持端进行加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防弯板(3)和下防弯板(5)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连接试验件用防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垫块(4)和下垫块(6)相同。
【文档编号】G01N3/04GK205679472SQ201620512869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公开号201620512869.9, CN 201620512869, CN 205679472 U, CN 205679472U, CN-U-205679472, CN201620512869, CN201620512869.9, CN205679472 U, CN205679472U
【发明人】杜正兴, 刘洪权, 李晓娜, 王锦丽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